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斯巴達,古希臘城邦之一,以其嚴酷紀律、貴族統治和軍國主義聞名。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伯羅奔尼撒戰後十餘年裏,斯巴達頻頻與周邊及海外城邦交戰。公元前399至前397年,提布倫和德基裏達斯先後擴張斯巴達在希臘半島和北部的勢力範圍。此時,斯巴達的擴張已成爲一種私人擴張,不屬於斯巴達國家的政策範疇。

一、戰端開啓

至公元前396年,萊山德得知波斯正準備向拉棲代夢遠征,欲奪取斯巴達海上霸權。萊山德認爲,希臘海上勢力具有明顯的優勢,鼓動阿格西勞斯擔任遠征軍將領。阿格西勞斯同意後,便率領軍隊遠征小亞細亞。“色諾芬明確記載了萊山德此次行動的另一目的,企圖重建他原先在各個城邦建立的‘十人政府’。”

表面上,阿格西勞斯是在萊山德的慫恿下進行的遠征;實際上,阿格西勞斯遠征波斯的目的,並不像上述遠征小亞細亞那麼昭然。狄奧多魯斯聲稱:“阿格西勞斯遠征前曾到比奧提亞的奧利斯獻祭,並在此臨時招募了4000士兵,其後阿格西勞斯遂率領着10000步兵和400騎兵出發了;伴隨他們的還有一羣商人,這些商人慾收購他們在小亞細亞所獲得的戰利品。”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卡特里奇認爲,阿格西勞斯採用獻祭的方式,希冀爲制服波斯披上神聖的外衣。這次遠征亦彰顯了阿格西勞斯的傲慢抑或雄心。然而,斯巴達與波斯交惡,對斯巴達最大的影響即資金匱乏所導致的海軍士氣降低,僱傭軍的減少。相反,波斯則利用充裕的財富在希臘組建反斯巴達同盟,借他人之力以制衡斯巴達。科林斯戰爭爆發前,羅德斯曾背叛了斯巴達。

羅德斯的反叛對斯巴達來說是奇恥大辱,色諾芬對此事隻字不提,這也證實了色諾芬對斯巴達的偏愛。關於羅德斯反叛這一事件,狄奧多魯斯記載到:“雅典任命科農爲海軍指揮官,聯合法那巴佐斯,意欲奪取斯巴達在愛琴海的制海權。當科農率80艘艦隊來到科爾索奈蘇斯後,羅德斯迎接了他們,並將斯巴達從埃及運回的穀物及其同盟支援的艦船全部囊括城中,祕密背叛了斯巴達人。”

顯然,羅德斯對斯巴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斯巴達與埃及相互溝通、援助的橋樑,亦是“斯巴達非常重要的海軍基地,它是通向愛琴海的南大門,可作爲侵略卡里亞的海防前線”。然而,羅德斯的反叛,不但割斷了外界勢力對斯巴達的支援,還相對削弱了斯巴達的海上實力。

至公元前394年,法那巴佐斯和科農在克尼多斯海戰擊敗斯巴達後,遂航行至沿海城邦及附近島嶼,將斯巴達派駐的行政人員和駐防軍予以驅逐,並允許他們獨立。至此,科農掌握了愛琴海上的主動權。反之,斯巴達則喪失了愛琴海的控制權,還失去來自於該地區每年繳納的貢金。

克尼多斯海戰後,斯巴達海上霸權沒落之勢已初見端倪。法那巴佐斯和科農率艦隊揮師北上,到達科林斯地峽,並對科林斯聯盟發表演說,以激勵他們向斯巴達奮勇進攻。既而,法那巴佐斯與科林斯聯盟的成員締結了同盟,並將他攜帶的資金全部轉交給了科林斯聯盟。科林斯聯盟利用這些錢籌備了一支艦隊,意欲與斯巴達艦隊重新開展爭奪科林斯海峽的控制權;科農則趁機用波斯艦船和資金重修了長牆,還極力拉攏地中海周邊的城邦。以上這些城邦的行徑,沉重打擊了斯巴達的海上勢力。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第2張

至公元前391年,“斯巴達將領在以弗所建立作戰基地,通過對內陸的劫掠來補充軍需和錢款”,一直到公元前390年,拉棲代夢人才重新取得海上霸權。公元前389年至前388年,斯巴達與雅典的艦隊在愛琴海等地打着一些無關緊的戰役,雙方都用僱傭兵作水手,依靠劫掠和勒索取得軍費。不久,斯巴達和雅典在海陸兩線相繼進入相持階段。斯巴達爲打破僵局,再一次尋找波斯的援助,派遣海軍司令安塔爾西達與波斯進行談判。“安塔爾西達以滿足波斯對小亞細亞地區的要求及承認希臘城邦自治這兩項條款,來換取有利和平條件,希冀維護斯巴達的霸權地位。”

“波斯國王薛西斯二世因斯巴達曾援助小居魯士爭奪王位、大肆劫掠安納托利亞而拒絕議和。”安塔爾西達的提議雖未得到波斯國王的同意,但提力巴佐斯卻祕密資助斯巴達人建造艦船。隨着雅典海上實力的恢復,波斯爲維護自身在小亞細亞的利益,於公元前387年與斯巴達簽訂《大王和約敕令》。這個和約雖然暫時鞏固了斯巴達在希臘的霸權,卻激起了希臘各城邦的反對,尤其是雅典的不滿,“這一政策無疑遏制了雅典恢復昔日海上霸權的想法”。好景不長,公元前371年,斯巴達在琉克特拉海戰慘敗,“雅典要求斯巴達撤回它在其他城邦的駐防軍和總督,並解散在大陸和海上的軍隊”。琉克特拉海戰後,斯巴達海上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二、分裂和獨立

斯巴達海上霸業的衰敗不僅體現在海戰失利,還表現在幾下兩個方面。

1、盟邦內部的分崩離析

斯巴達海上勢力的崛起,促使斯巴達國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同時也加劇了同盟間的矛盾衝突,這是斯巴達海上霸業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巴達的高壓統治之下,他們的盟邦除了極少數之外,大都相繼叛離。其中,科林斯和底比斯的反叛,給予斯巴達帝國重重一擊。狄奧多魯斯聲稱,“斯巴達擔心底比斯會挑戰它在希臘事務中的領導地位,因此先發制人。”公元前395年,拉棲代夢人利用底比斯入侵佛基斯爲由向其開戰。實際上,二者嫌忌由來已有。

拉棲代夢人拒絕與底比斯一同分享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戰利品,因而底比斯推卻與拉棲代夢人一起攻打比雷埃夫斯,並說服科林斯人一同拒絕參加攻打雅典的軍事行動。甚者,底比斯公然爲雅典民主人士提供避難所。可推測,底比斯人對斯巴達權勢日增感到恐慌,拒絕攻擊雅典,希冀保持一個制衡的力量。漢密爾頓揭示,斯巴達的專橫行徑,促使希臘諸多同盟者中立甚者反叛。

作爲伯羅奔尼撒聯盟的成員——底比斯和科林斯,二者皆表現出不斷強化的獨立精神,他們以極具挑釁性的方式行事,不再承擔對伯羅奔尼撒同盟的軍事義務;科林斯亦越來越受底比斯的影響,回絕入侵阿提卡和伊利斯的計策。在希臘各邦未達成徹底地對抗斯巴達之前,伯羅奔尼撒同盟間的緊張關係已愈演愈烈。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第3張

斯巴達損盟利己、見利忘義的行徑,分化瓦解着同盟體系,很容易被同盟們憎恨,激起他們的反叛。波斯的艦船和資金援助,使反斯巴達同盟重拾希望;反斯巴達同盟更是希冀讓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人一同抗擊拉棲代夢人,但內心的恐懼卻讓它們中止了這項行動。而羅德斯的反叛,恰巧鼓舞了那些意欲反抗斯巴達,又不敢公然對抗的希臘城邦。不久,希臘本土的每個城邦幾乎都投靠了波斯。

斯巴達利用波斯的援助,鎮壓反斯巴達聯軍;反斯巴達聯軍在波斯的支持下,逼迫斯巴達放棄對希臘本土城邦的戰爭;波斯則援助希臘同室操戈,自相殘殺。“像伊索克拉底這樣的政治理論家和一般羣衆,深爲希臘這種分崩離析憂傷,尤其對斯巴達這種領頭城邦的背信棄義而傷心,它居然使希臘人自相殘殺而波斯人坐收漁翁之利。”

公元前4世紀末期,就斯巴達敗於底比斯而言,不完全是拉棲代夢人政治制度的缺陷,而是他們與其他城邦交往中的狹隘視野。斯巴達打着希臘城邦自治的幌子,努力擴張其勢力範圍。其時,斯巴達對權勢的興趣,使其無法將希臘團結在一個共同目標上。假設斯巴達的霸權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那麼這將有利於斯巴達霸權的鞏固,可事實卻背道而馳。

2、美塞尼亞的獨立

斯巴達在琉克特拉海戰失利後,“伊巴密濃達乘勝追擊,不給拉棲代夢人絲毫喘息機會,直接進攻拉哥尼亞和美塞尼亞地區”。當伊巴密濃達率領盟軍入侵拉哥尼亞後,北部許多庇裏阿西人紛紛起義,與底比斯並肩作戰。

斯巴達的海上力量衰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第4張

拉棲代夢人承諾,如果黑勞士願意拿起武器和斯巴達人一起對抗外敵,凡參加者可獲得人身自由。據說,“起初有6000名黑勞士願意加入其中”,這讓斯巴達當政者倍感恐慌。斯巴達人爲防止大量黑勞士叛亂,深夜密謀將他們殺害。公元前367年,“在伊巴密濃達的提議下,他們召回了那些流亡國外的古代美塞尼亞人,建立了新美塞尼亞城,並築有城牆加以保護,美塞尼亞國家宣佈成立。”

獨立後,這些被召回的美塞尼亞人,在伊巴密濃達的領導下開始爆發起義。色諾芬對美塞尼亞人的起義着墨不多,這件事被視爲他親斯巴達的一個例子。美塞尼亞人被斯巴達奴役數世紀之後,終於恢復了自由。

其後,斯巴達國內動盪的局勢以及與領邦的矛盾糾葛,使其無心關注對海外領地的管控。斯巴達在以後的歷史裏,始終被挾制在希臘各邦的紛爭中,斯巴達的霸權之勢已逐漸被削弱。有學者指出,“美塞尼亞問題是雅典利用斯巴達國內的社會矛盾和政治地理的特殊性,從誘導斯巴達人口逐步演變成分裂斯巴達。”無可置疑,美塞尼亞的獨立確實給斯巴達城邦的發展帶來衆多不利影響,不僅使斯巴達喪失大片領土,經濟收入和勞動力亦大量減少,還牽制了它的復興和對外發展。

結語

總體而言,外部勢力的不斷入侵和盟邦內部的分崩離析,既是斯巴達海上霸業衰敗的表現,亦是導致其海上帝國沒落的外部成因,而接連的海戰失利,則是斯巴達海上勢力被削弱的直接體現。斯巴達對其海外領地政治、經濟及軍事等方面控制的減弱,標誌其海上勢力的式微。

換言之,斯巴達海上帝國的統治是建立在武力之上,與波斯簽訂《大王和約敕令》、高舉解放希臘城邦旗幟、以及宣稱各邦獨立自主純屬權宜之策,它的見利忘義和高壓政策,已經招致希臘各邦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在底比斯人、波斯人的唆使下,反斯巴達同盟興起,動搖着斯巴達的海上霸權。就其根本而論,其時斯巴達的海上勢力已不是斯巴達及其同盟的海上勢力,而是斯巴達一國之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