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庫爾斯克會戰:五大疑問難解誰是最終勝利者?

庫爾斯克會戰:五大疑問難解誰是最終勝利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NO1:德軍坦克在庫爾斯克擁有史上最佳優勢

1943年7月爆發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是蘇德坦克對抗的關鍵轉折點。會戰中,蘇聯坦克擁有數量優勢,德軍坦克擁有性能優勢,基本上是公認的史實。但是,這種數量和質量的關係,卻往往被後人忽略了歷史變化的微妙過程。歷史真相是——庫爾斯克會戰之前,德軍沒有真正的坦克性能優勢,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軍也再沒有這麼明顯的坦克性能優勢。即使在數量方面,庫爾斯克的德軍也擁有較佳狀態——1941年-1942年德軍坦克數量常常只有蘇軍幾分之一,而在庫爾斯克卻超過了1:2的比例。

具體來講,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時,德軍坦克實際上只有性能劣勢。蘇軍的T-34中型坦克、KV-1重型坦克均已大量裝備,而德軍只有早期型的短炮管III號、IV號中型坦克,而且數量不過千輛。

1942年春夏兩季,德軍繼續戰略進攻的時候。III號和IV號坦克得到改良,分別換裝了威力較強的長管坦克炮,但也僅僅具備和T-34/76對抗的能力,而且數量也不足,投入蘇德戰場僅1000餘輛而已。真正能夠在性能上壓倒蘇聯坦克的“虎”式重型坦克,直到1942年下半年纔出現,但戰場上僅能以個位數現身。

庫爾斯克會戰:五大疑問難解誰是最終勝利者?

1941年和1942年,蘇聯先後投入了上萬輛性能擁有絕對優勢的T-34和KV-1坦克,而德國III號和IV號坦克不僅性能不及,數量也大大不及。德軍坦克部隊能夠節節勝利,主要依靠優秀指揮人才和出色駕駛人員,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蘇聯紅軍極差的指揮藝術、極差的後勤保障能力以及極不充分的坦克訓練。

但1943年就截然不同了,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開始成批現身戰場,發揮了以一當十的威力。同時,“黑豹”坦克在庫爾斯克首次現身戰場,裝甲和火力都大大優於蘇軍的T-34/76型。全面改良的後期型IV號坦克,生產數量得到極大提高,威力也超過了T-34/76。而蘇聯紅軍在庫爾斯克會戰前後,主力坦克仍爲開戰時的T-34/76和KV-1,性能改進幅度不大,主要武器76毫米炮基本無法威脅德軍這幾種新型坦克。儘管蘇聯坦克生產數量仍保持優勢,但已徹底喪失了性能優勢,而且隨着德軍坦克生產數量飆升,雙方坦克數量差距也有所減小。

庫爾斯克會戰成爲蘇聯新一代坦克研發的催化劑。戰役結束後,SU-85自行反坦克炮迅速裝備蘇軍,初步具備威脅“虎”式、“豹”式的能力。而真正剋制德軍新型坦克的T-34/85中型坦克和“斯大林”重型坦克,也在庫爾斯克會戰的半年後開始投入戰場,扭轉了蘇軍的坦克劣勢。而德軍“虎”式、“豹”式坦克乃至“虎王”坦克,在1944年難以再現“壓倒性優勢”的風光。

庫爾斯克會戰時的德軍坦克部隊,擁有整個戰爭期間最大的優勢,這個優勢是壓倒性的性能優勢,加上大大縮小的數量差距,兩者綜合而成的。此前此後,德軍坦克部隊均沒有過這個最佳狀態。

  NO2:二戰德國坦克數量爲什麼總是不如蘇聯

蘇德戰爭期間,儘管德國坦克部隊一度風光無限,打得蘇聯紅軍節節敗退。但無論是戰爭爆發初期,還是直至戰爭結束,德軍坦克卻一直處於數量劣勢。而且在德軍節節勝利的初期,德國坦克數量的劣勢更是明顯。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時,德軍坦克和蘇聯坦克的數量對比是——5500輛對25000輛。當年,德蘇坦克產量(不含自行炮)對比是3083輛對6402輛。1942年,德蘇坦克產量對比是3926輛對24643輛,1943年是5315輛對19934輛。1944年是7908輛對15201輛。1945年是1004輛對14160輛。

理論上講,德國擁有更強的人力優勢、產業技術優勢、鋼鐵產量優勢,但在坦克生產數量上一直處於下風。這一奇怪現象,和德國長期沒有實現全面總動員有很大關係。

1939年歐洲戰場全面開戰後,希特勒面對德國的壓倒性勝利,對已方的技術優勢產生盲目樂觀。而且,希特勒本身的理想主義情結太嚴重,對世界大戰的殘酷性認識不足,盲目追求“保持德國公民的正常生活”。不僅德國軍火工廠沒有實現24小時輪班倒,甚至大多數德國婦女仍在充當家庭主婦。與此相比,不僅蘇聯,就是英國和美國,在戰爭一開始就將本國的工業生產線全面開動,不僅24小時輪班倒,而且蘇聯、英國、美國將大批婦女動員到軍工生產線上。即使是長期處於困境的英國,1941-1942年的坦克飛機產量,居然都超過了德國,德國的軍工動員效率低下由此可見。

不過,德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潛力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儘管坦克飛機生產數量不足,但德國的彈藥生產量卻大大領先蘇聯。1943年前,儘管蘇聯坦克產量很大,但相關彈藥供給卻常常不足。斯大林格勒戰場上,都曾出現過上百輛打光炮彈的坦克,衝上高地虛張聲勢“唱空城計”的事情。

德國在1943年卻終於清醒,工業生產被全面動員起來。當年坦克和自行炮的總產量接近一萬輛,與蘇軍的數量差距(坦克和自行炮約2萬餘輛)大大縮小。甚至在1944年初期,坦克和自行炮總產量還一度超過了蘇聯。

但是,庫爾斯克戰役爆發時,德軍坦克生產也只是剛剛走上正軌,裝備數量仍然有所不足。會戰爆發時,雙方坦克和自行炮的對比爲2900輛對5100輛,這個比例對於德軍來說已經着實不易。考慮到蘇聯坦克已處於性能劣勢,因此德軍裝甲部隊所處態勢比1942年還要好一些。

不過,德軍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卻沒有更多後備力量,這2900輛已是德國在東線的幾乎全部機動兵力,而蘇聯紅軍卻還擁有數千輛後補的坦克大軍。

  NO3:蘇軍在庫爾斯克以五倍的坦克損失慘勝

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蘇聯紅軍儘管取得勝利,卻付出了極大損失。據西方統計,德軍開戰時擁有坦克和自行炮2900餘輛,戰役損失900餘輛,蘇軍開戰時擁有5100輛坦克和自行炮,戰役損失高達4500輛,甚至有統計稱蘇軍損失超過6000輛,比總數還要高。

蘇軍在庫爾斯克的損失數據,主要是蘇聯解體後公佈的新數據,比早先的歷史資料更誇張。據分析,蘇軍的補充能力大大超過德軍,導致實際參戰坦克數量更多;另一方面,坦克損失數據往往還要考慮修理因素,多數所謂“被擊毀”的坦克往往能夠被修復,並且二次或多次“擊毀”,導致統計數據重複,同時會對蘇聯“殘餘坦克數量”造成誤判。

但必須指出的是,蘇聯坦克的損失驚人程度是無法否認的。1943年夏季,蘇聯主力坦克仍是T-34/76和KV-1,還有相當數量的T-70輕型坦克,以及M3“李”、“丘吉爾”、“馬蒂爾達”等美英援助坦克。蘇聯的T-34/76和KV-1坦克,雖然相對於1941年也有所改良,但最關鍵的火力和裝甲性能,卻沒有本質的提高。

相比之下,德軍坦克在1943年前幾乎無法正面對抗T-34,短管50毫米炮和短管75毫米炮只能近距離或在側面進行打擊。進入1943年,“虎”式坦克和IV號後期型大批投產,“黑豹”坦克也開始現身。這些坦克裝備的88毫米坦克炮和長身管75毫米炮,能夠在1000-2000米外擊毀T-34甚至KV-1,而蘇聯坦克的76毫米炮卻在500米內也無法威脅“虎”式和“黑豹”,1000米內對IV號後期型也難以應付。此外,德軍還將裝備長身管88毫米炮的“費迪南”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投入戰場,該炮即使對付1945年的蘇聯重型坦克也具有極大威脅。

此外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就是蘇聯坦克兵訓練嚴重不足。由於前期人員損失過大,再加上不停地戰爭消耗,1943年上半年很多蘇聯坦克兵仍缺乏訓練。新出廠的坦克,未經磨合就被新培訓的坦克兵接收,無論是坦克還是人員,都缺乏真實戰場的考驗。

可以想象到,在庫爾斯克大平原上,蘇聯坦克在訓練不足的坦克手駕駛下,在缺乏地形掩護的條件下,從數千米到數百米的戰場接敵過程中,幾乎是一邊倒的被屠殺。

以往戰史中經常談到的“普羅霍夫卡坦克大戰”,聲稱雙方投入1500輛坦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坦克戰,蘇軍坦克勇敢衝鋒,接近德軍坦克給予其殲滅性打擊。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普羅霍夫卡坦克戰真實規模並不大,參戰的蘇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500輛坦克損失大部分,對面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投入200輛坦克損失不到80輛。

可見,以往戰史的一些說法有很大誤區。蘇聯儘管獲得勝利,付出了比德軍爲慘重得多的損失,坦克損失數量幾乎超過德軍的五倍。


  NO4:庫爾斯克坦克大戰 勝負由修理廠決定

1943年爆發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一些戰鬥數據常常引發困惑。蘇聯和德國宣稱擊毀對方的坦克數量,統統都超過了對方的實際數量。另一方面,德軍坦克數量並不足,但經過無數次慘烈戰鬥,最終損失卻並沒有蘇聯宣傳的那麼誇張。而蘇軍方面,坦克損失幾乎接近總數,然而且仍能繼續發起大規模反攻。

這個問題的關鍵,還要看坦克的保障和修理。事實上,真正決定坦克對抗勝敗的,是雙方後勤保障能力的高低,是雙方修理坦克速度的比拼。

以普羅霍夫卡坦克戰爲例,蘇聯近衛第五坦克集團軍的500輛坦克遭到德軍沉重打擊,幾乎全軍覆沒,“四百餘輛坦克需要大修”,事實上就是絕大部分坦克都被擊毀。但是“需要大修”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這四百多輛坦克都是能夠修理的。蘇聯儘管在庫爾斯克戰役中被“被擊毀”坦克和自行火炮先後累計達6000餘輛,超過5100輛的總數。但是經過連續搶修,反攻階段並沒有出現坦克數量不足的問題。

同樣是普羅霍夫卡坦克戰,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也遭到較大損失,200輛坦克被擊毀過半。但由於德軍裝甲部隊的修理技術更勝一籌,真正屬於完全報銷的坦克實際只有個位數。但真正決定最終勝負的,卻仍是“修理”——由於德軍在戰役後期倉皇后撤,後方坦克修理廠被反攻的蘇軍佔領,導致大約70-80輛維修中的坦克徹底損失。

相比之下,蘇聯近衛第五坦克集團軍被擊毀400餘輛坦克,但實際只有100餘輛真正徹底損失(後期反攻階段的再次損失暫時不算)。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被擊毀100餘輛,最終80餘輛徹底損失,雙方的最後戰績完全是由修理結果決定的。

庫爾斯克會戰:五大疑問難解誰是最終勝利者? 第2張

可見,決定坦克勝負的關鍵除了戰場修理能力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戰役最後誰能控制戰場。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戰場上大部分“被擊毀”的坦克,都是能夠修好的。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2萬輛坦克面對3000餘輛德軍坦克,遭到巨大損失,主要就是這兩個因素上出現了問題。由於後勤保障極差,1941年戰爭初期的蘇軍坦克,很多都是因故障而失去戰鬥力,再加上德軍迅速推進,戰場上的大量本可以被修好的新型T-34、KV坦克,都被丟給了德國人。而德國恰恰相反,不僅後勤維修技術高超,而且節節推進確保了能夠不斷控制戰場,妥善修復了大多數戰場上受損的坦克,甚至將繳獲的蘇軍坦克爲己用。德軍在1941年、1942年的坦克產量均只有3000餘輛,但經過無數次慘烈戰鬥後,東線仍能多次集中數千輛坦克,保障和修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所以,庫爾斯克坦克大戰的勝負判定,不能光看每一場戰鬥的雙方現場損失比。蘇軍的最終勝利,源自於頑強的防禦韌性和果斷的反攻,不惜代價牢牢確保了對戰場的控制,使受創坦克部隊得到寶貴的修復時機。7月12日前後幾乎全軍覆沒的近衛第五集團軍,在7月23日發起的反攻中仍再次作爲坦克部隊的兩大主力之一出擊,甚至還能再付出“數百輛坦克被擊毀”的損失。

而德軍儘管戰鬥中打得很精彩,但坦克在進攻中大量受損和故障,加上修理速度趕不上戰況變化,而且完全沒能拿到戰場控制權,大量坦克丟在戰場和撤退途中,還有更多受傷故障坦克只能不斷後運,無法及時將這些坦克恢復戰鬥力,從而失去了最後一次扭轉戰局的希望。“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裝甲兵這隻天鵝臨終前的美妙歌聲”,確實是一個絕妙的比喻。

  NO5:庫爾斯克大戰 德軍爲何最終會失敗

庫爾斯克大會戰,德軍在進攻階段重創蘇軍防禦部隊。有資料顯示,德軍統計在進攻階段——“堡壘行動”中傷亡5萬餘人,坦克和自行火炮損失300餘輛,蘇軍統計傷亡達17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損失1600餘輛。整個戰役階段蘇軍坦克和自行炮損失更是達到4500輛以上。儘管統計口徑明顯有偏差,但德軍損失大大小於蘇軍是一個事實。

既然如此,爲何德軍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反而最終卻以全線敗退而告終?

首先,統計口徑確實存在很大問題,尤其坦克的損失。德國坦克的損失數據,總是隻統計“絕對損失”,就是絕對無法再繼續修理。然而,大多數“被擊毀”的坦克實際上都是可以修理的,因此德國統計的“坦克損失”與實際的損傷相差很大。事實上,由於德軍喪失了戰場控制權,不少仍能修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丟在了戰場和敗退途中。

以“費迪南”自行火炮爲例,該自行火炮火力極強,裝甲極其厚重,蘇聯坦克從正面和側面均無法將其摧毀,多數受損的“費迪南”都是被步兵炸燬了履帶或是因故障而拋錨。理論上,幾乎所有受損的“費迪南”都可以修復,不應算作損失。然而事實上,生產總數不過90輛的“費迪南”竟然有40輛丟在了庫爾斯克,原因就是蘇軍最後控制了“費迪南”歷經鏖戰的主要戰場,沒能讓德軍將這些戰車拖走。

因此,德軍失敗的首要因素就是沒能獲得戰場控制權,加上“統計口徑”不合理,導致後人忽視了戰役的關鍵細節。

同樣是圍繞“戰場控制權”,由於蘇軍頑強抵抗,儘管付出了比德軍高出幾倍的傷亡,坦克總損失超過四五倍,但蘇軍縱深防禦的強大韌性,使德軍的進攻喪失了銳氣。從而,蘇軍確保能夠牢牢掌握最後的戰場控制權,這一點是決定坦克對抗勝負的一個關鍵。

後世有人指出,由於美英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導致希特勒被迫宣佈終止“堡壘行動”,才令蘇聯紅軍僥倖獲勝。但這完全是憑藉一些表面數字得出的空洞結論。

表面上德軍進攻中只損失了3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這只是所謂“絕對損失”的數字,實際因毀傷或故障而喪失戰鬥力的坦克已經超過大半,例如首次上陣的90輛“費迪南”和200輛“黑豹”大多數都喪失了行動能力。曼施坦因曾反對希特勒結束進攻的命令,要求繼續對蘇軍防線發起攻勢,從“控制戰場”角度講這是一個正確主張,但這個主張卻沒有考慮到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持久性。

德軍在庫爾斯克投入了29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這已經是德軍在東線的幾乎大部分家當。戰役的“字面損失”雖然不大,但上千輛受傷和故障坦克都被拖到了後方修理,已不可能再有更多坦克投入後續的戰鬥,這個事實在後半階段的蘇軍反攻過程中暴露無疑。所謂“因盟軍登陸西西里,德軍裝甲主力西調”的說法,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西調的部分德軍裝甲師,完全是由光桿人員編成,坦克幾乎全留在了捉襟見肘的東線。

另一方面,蘇軍儘管損失慘重,卻仍保持了很強大的戰略預備隊和增援兵力,在加上保障修復水平已極大進步,受重創的近衛第五坦克集團軍也迅速恢復大半戰鬥力。蘇軍反攻時投入的坦克數量達到4000輛以上(最初爲5100輛),而德軍能行動的坦克卻不超過1000輛(最初爲2900輛),雙方對比從最初的2:1變成了4:1甚至更懸殊。可見,蘇軍正確發揮了自己的數量優勢,在戰略角度上就令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