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誰讓二戰中的意大利文物最終免於毀滅?

解密:誰讓二戰中的意大利文物最終免於毀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意大利文物陷入烽火、面臨毀滅,對於二戰中加入法西斯軸心國的意大利而說,這個挑戰堪稱突如其來。納粹頭子墨索里尼深知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疲弱,後者在希臘和北非戰場接連潰敗,甚至不敵二戰前基本沒有實戰經驗的新西蘭、澳大利亞軍隊,但直到1941年,他仍認爲可以通過傍住德軍這個“大款”,瓜分大戰勝利的果實,因此執意加入了對美宣戰的行列,沒有半點本土被襲擊、作戰的思想準備。

打擊接踵而至。美英等國軍隊組成的盟軍在取得北非戰事主動後,開始空襲米蘭、都靈、熱那亞等工業城市。這些城市的另一個身份是歷史文化名城,完整分佈着古羅馬和中世紀以來每一個歷史時期建造的古建築,許多古建築裏還藏有大量的大師名畫等稀世珍品。空襲拋下的燃燒彈的破壞力,瞬間吞噬了許多木質古蹟,也讓其他材質建成或製作成的古蹟建築、藝術品被吞噬。而隨着盟軍在意大利半島及所屬的地中海多個島嶼登陸,德軍與盟軍之間從野外戰發展到巷戰,古蹟建築看上去不可避免成爲這場保衛戰、解放戰的殉葬品。

解密:誰讓二戰中的意大利文物最終免於毀滅?

德軍在意大利對盟軍作出了頑強抵抗和反擊,但戈林等納粹德國的高層顯然意識到了戰敗撤出的結局。這就使得德軍開始設法將意大利各城市分佈的、可以搬走的藝術品和古蹟建築組件,悉數運向德國,一部分預定送入希特勒擬建的林茨博物館,另一部分則擬以壽禮爲名贈送給附庸風雅的戈林元帥。二戰結束前,盟軍在進入德國境內後,就在巴伐利亞的貝希特斯加登,戈林家附近,發現了用來珍藏的大量藝術品,包括一千多幅畫作,還有傢俱和地毯。另有十五箱文物、六千多件繪畫和雕刻則被藏在阿爾特奧塞,是戈林出於個人聲名而“拒收”的,包括提香的《達娜依》和《拉維尼婭》,拉斐爾的《充滿愛意的聖母》,彼得·布魯格爾的《以盲導盲》,菲利波·利比的《天使報喜》等。這些文物戰後運回意大利等國。

可以搬走的文物,僅僅是意大利境內當時存有的藝術文化遺產的一小部分,擁有千百年歷史的橋樑、教堂、莊園、市政場所比比皆是,也是意大利作爲民族國家成立以來,意大利人自豪感的根本來源。但正如本文前面已經提到的,這些遺產極可能被全面摧毀,隨着盟軍和德軍遭遇戰、空襲戰的展開,雙方似乎都沒有顧惜文物安全的自覺。

意大利裔美籍記者伊萊利亞·達尼尼·布瑞通過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走訪在世的文物搶救親歷者等方式,還原了1942~1945年發生在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國家驚心動魄的“文物搶救戰”,寫成了《搶救維納斯:二戰時期藝術品與古建築的遭遇》一書。


這本書開篇即敘述了意大利本國的文物保護者爲達成文物搶救的目的,而做的艱苦卓越的努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文物保護者在政治立場上並不是盟國、盟軍的支持者,如前述,他們就在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任職,也很清楚即便參與文物搶救,也不可能在納粹戰敗後的戰爭審判中得到赦免。還有些人是與法西斯政府及官員針鋒相對的地下抵抗運動成員,在盟軍解放意大利之前“貿然”跑出來加入到保護文物的行列中來,很可能遭到抓捕。但這些因素都沒有妨礙不同陣營中的意大利人,在戰局形勢漸明,意大利本土成爲戰場的時候,都抱着同一個目的行動起來,各自周旋於德軍和盟軍,想盡辦法將可以移動的文物撤往戰火基本上觸及不到的農村地區等地方,遊說交戰雙方避開一些具有重大歷史文化紀念意義的建築,爲其他古蹟建築搭設防護設施。這時的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對他們的祖國意大利的文物開展保護性搶救的人。

盟軍在空襲並進入意大利本土作戰之前,美國境內的一些文化組織就開始行動起來,公開表達對歐洲藝術品在戰爭中殞滅的擔憂。到了1942年底,隨着盟軍、德軍對各自的歐洲佔領區的轟炸爲世人所知,這一問題變得迫在眉睫,美國最高法院法官與文化界名流領銜,向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建立專門的組織,以保護、保存歐洲境內的藝術品和相關古蹟、文獻,並負責在戰後將納粹德國劫掠的文物送還原主。羅斯福批准了這一倡議,1943年6月,“美國保護、搶救站區藝術文物、歷史古蹟委員會”成立。英國次年也成立了類似的組織。

解密:誰讓二戰中的意大利文物最終免於毀滅? 第2張

納粹德國可以不在意文物受損和破壞,並且當盟軍開始因爲此變得縮手縮腳,就會利用這一點來強化對盟軍的反擊,加大盟軍傷亡。盟國軍政高層的上述決議,在盟軍落實中,顯然會遭到排斥。一個偶然因素改變了這種排斥,赴意戰場的美英盟軍當中,有許多軍官擁有文化類甚至就是考古專業的教育背景。這些軍官理解保護文物的重要性,也能正確的執行相關軍令,更重要的是,他們爲了保護文物,允許原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僱員(文物專家)參與這項工作,而不是將後者們拒之門外。

盟軍保護力量的初期工作成效不佳,甚至發生了盟軍一次意義不大的空襲摧毀知名教堂的“誤炸”事件,讓納粹德國和負隅頑抗的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殘部有機會開展對盟軍的妖魔化宣傳。爲了真正落實文物保護軍令,也從根本上避免陷入同樣的輿論困境,盟軍最高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向麾下部隊提出要求,“如果得在摧毀一棟著名建築和犧牲我們弟兄性命之間抉擇,那麼我們弟兄的性命絕對較重要,建築就不得不放棄。但抉擇不盡然都是這麼判然兩分。在許多情況下,可以既保住古蹟,又不致妨礙我們的作戰需求……我不希望大家用‘軍事需要’一詞來掩飾馬虎或漠不關心。”

《搶救維納斯:二戰時期藝術品與古建築的遭遇》一書用了大量篇幅來敘述,隨着盟軍在意大利戰場的逐步深入、並時而迎來退讓反覆,一併展開的文物保衛戰在意大利各地上演的情況——從地中海濱到阿爾卑斯山麓,從那不勒斯到佛羅倫薩,大批意大利人、美國人、英國人等爲了降低戰爭對文物的破壞而作出的卓絕努力。而讓盟軍徹底驅走德軍的已解放區域,不同國籍的文物保護者又齊心協力投入到對受損乃至嚴重毀壞的藝術品、雕塑、建築等文物的修復。這些人在戰時曾被戲謔的稱之爲“維納斯維修工”,但而今來看,其作用甚至超過了百萬雄師,避免了文化大浩劫的發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