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朝鮮研發導彈起源:中東戰爭援埃抗以獲贈導彈

朝鮮研發導彈起源:中東戰爭援埃抗以獲贈導彈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朝鮮12日發射衛星在國際上引發強烈反響,美日韓認爲朝鮮是藉機測試彈道導彈技術。關於朝鮮導彈技術的研發,不少國際媒體認爲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埃及向朝鮮轉讓兩枚蘇制飛毛腿近程導彈。遠隔千山萬水的朝埃兩國是怎麼走到一起的?這要歸功於那場“冷戰中的熱戰”--中東戰爭。

1973年8月15日,以色列突然宣佈朝鮮軍人出現在埃及並投入到反以行動中,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由於埃及和朝鮮均矢口否認,外界一時難辨真僞,但不久發生的“贖罪日戰爭”證實了以色列人的說法。

1967年,以色列通過“六日戰爭”打垮了與之爲敵的埃及等國。1970年,矢志復仇的埃及總統納賽爾含恨離世,繼任者薩達特發誓奪回失地。由於不滿蘇聯一再言而無信,拒不兌現當初許諾提供給埃及的武器,1972年7月,薩達特鄭重宣佈: “結束所有蘇聯顧問和蘇聯部隊在埃及承擔的任務。”

蘇聯人撤走後,埃及空軍陷入困境,薩達特和空軍司令穆巴拉克開始尋找能提供幫助的國家,這時朝鮮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埃及人對1968年朝鮮扣留美國“普韋布洛”號偵察船和1969年擊落美國EC-121偵察機欽佩不已,況且朝鮮人民軍也從蘇聯進口先進武器。尤其是注重空軍建設,並派志願飛行員前往越南參戰。據韓國《獨立新聞》報道,1973年3月,朝鮮人民武力部部長張正恆應邀訪埃,穆巴拉克和埃及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沙茲利陪同其視察了蘇伊士運河前線,並藉機提出派朝鮮飛行員來埃及的問題。

考慮到參戰對雙方都有利,埃及空軍得到加強的同時,朝鮮飛行員也能獲得寶貴的戰鬥經驗,朝鮮國家主席金日成表示原則同意。經過磋商,張正恆與沙茲利簽署了軍事援助協議書。

朝鮮研發導彈起源:中東戰爭援埃抗以獲贈導彈

同年4月,穆巴拉克回訪朝鮮,拜會了金日成,雙方詳細討論了派飛行員的具體計劃,金日成還提出可向埃及派出一支軍事顧問團。

1973年6月,由1500人組成的朝鮮軍事顧問團祕密開赴埃及,協助埃及防空軍操作位於西開羅基地的地空導彈。由於這些人身着便服,僞裝成赴海外打工創匯的朝鮮勞工,一度騙過美國、韓國和以色列的情報機關。

而在這支龐大的顧問團啓程前,朝鮮空軍援助團一行39人早就在埃及投入戰鬥了,他們中間有20名飛行員、8名地勤引導員、5名翻譯、3名行政人員、1名政委、1名軍醫和1名炊事員,領隊是時任朝鮮空軍參謀長趙明祿。

這批提前赴埃的朝鮮飛行員大都是有2000多個飛行小時的“老油條”,作戰經驗豐富,他們一到前線就開始指導埃及友軍展開訓練,並沿蘇伊士河防線進行戰備飛行。

在擬定收復西奈半島的“白德爾”作戰計劃時,趙明祿與薩達特、穆巴拉克舉行了多次聯席會議,研究壓制佔優勢的以色列空軍的方案。趙明祿提議,借鑑“六日戰爭”時以色列空軍曾用過的奇襲方案,即埃及戰機不直接飛向蘇伊士運河東岸,而是先北上繞經地中海,從海上經低空飛行向西奈腹地滲透,這樣就能避開以軍防線的正面,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經過一番精心準備,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戰爭”打響第一天,在朝鮮顧問團的協助下,埃及空軍出動由200架戰機組成的攻擊編隊,按照計劃好的路線,成功滲透到以軍基地轟炸,猝不及防的以軍損失慘重。韓國《京鄉新聞》援引以色列國防部公報稱,駐埃及的朝鮮飛行員還駕駛8架米格-21戰鬥機,擊落了以軍多架F-4E戰機。

儘管“贖罪日戰爭”最終以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打成平局告終,但以此爲契機,埃及與朝鮮的關係上升到“血盟”的程度,穆巴拉克還與金日成建立了深厚友誼。 “贖罪日戰爭”後,埃及倒向美國一邊,並與以色列單獨媾和,得罪了蘇聯,但朝鮮依然忠誠地爲埃及軍隊建設提供幫助。作爲感謝,1977年,埃及向朝鮮轉讓了兩枚R-17E(飛毛腿-B)導彈和至少一輛9P117發射車。這些武器全是當年蘇聯援助埃及的。埃及的禮物被朝鮮貨輪運回南浦港,轉交給第二經濟委員會下屬的平壤“1月25日機械廠”(對外名稱“平壤養豬廠”)進行仿製,仿造出來的導彈被命名爲“華城一5號”,首批6枚樣彈於1984年4-9月進行操作演習,成功和失敗各爲三次。

1981年薩達特遇刺後,穆巴拉克繼任總統。在中東,埃及成爲美國的堅定盟友,但在朝鮮半島,埃及拒不承認美國的盟友韓國。穆巴拉克曾向朝鮮官員表示:‘我要堅守與金日成主席的盟約,誓死不與韓國建交。”1983年4月6日,在歡迎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訪朝的儀式上,金日成主席表示:“1973年戰爭時,朝鮮與埃及像兄弟般並肩戰鬥。”直到金日成去世後的第二年,即1995年,在等到朝鮮最大的夥伴中國與韓國建交後,穆巴拉克在與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日溝通後,才與韓國建立外交關係。(艾嘉 邱遠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