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1898年爲什麼有人建議伊藤博文擔任中國宰相?

1898年爲什麼有人建議伊藤博文擔任中國宰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和日本一衣帶水,從歷史上看,沒有哪一個國家和中國有如此深的聯繫,尤其叫中國人難忘的是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而人們不知道的是,在1898年到1907年這十年間,中日兩國卻經歷了一個相對友好的黃金十年。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之後,大清帝國敗於島國日本,促使大清帝國的士大夫們覺醒,探討爲什麼會失敗?

結論是簡單的,日本經過了明治維新,日本的強盛是改革的結果。意識到這一點的清朝開啓了自己的改革之路。

知恥近乎勇,事實上,自甲午戰爭後的近10年間,清朝知識分子不僅沒有形成強烈的仇日反日情緒,反而興起了向日本學習、借鑑的浪潮。

特別是1898年9月,剛剛辭去日本內閣首相的伊藤博文以私人身份第一次訪問中國。改變了中國的近代歷史進程。

1898年爲什麼有人建議伊藤博文擔任中國宰相?

伊藤博文是日本第一位內閣首相,曾四次組閣。作爲明治憲法之父,他還是該國第一位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在伊藤組閣期間,日本悍然發動了甲午戰爭,並一舉挫敗大清,自此成爲東亞頭號強國。

伊藤博文來到中國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伊藤博文自己描述被待如上賓的情景:“一到天津,清國朝野歡迎我的盛情實非筆墨所能形容。明日當由天津赴北京,皇帝陛下似乎早已在等我。諒必能立即接見。我在天津忙於日夜宴會,甚多中國人前來,都以援助清國爲請,實在推辭不得。”

1898年爲什麼有人建議伊藤博文擔任中國宰相? 第2張

當時戊戌變法的主持者康有爲等人,以日本爲師,把明治維新當作中國維新改良的範本。於是,伊藤博文的抵京,讓他們興奮異常,紛紛上書光緒皇帝,奏請讓伊藤留在北京,待以客卿之禮。刑部主事洪汝衝認爲,中國官場老人太多,辦事掣肘,維新人才奇缺,伊藤博文在明治維新期間,“成績昭然,信任既專,威望自重”。如能將伊藤“縻以好爵,使近在耳目,博訪周諮”,則可推動變法,進一步打開外交局面。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也認爲,“既然伊藤博文成功地把日本變成一個強國,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由中國政府請他做外國顧問”。貴州舉人傅夔甚至提出任用伊藤博文人閣拜相,用其在日本的變法經驗來改革中國製度。

在這樣的氣氛中,光緒皇帝在9月20日接見了伊藤博文。積極詢問伊藤博文,對於中國的變法,有什麼好的建議和辦法。

應該說,伊藤博文對於中國的變法持積極態度的, 伊藤博文在與李鴻章在聊天時,就大清的變法圖強,伊藤博文說:“十年前我在津時,已與中堂談及,何至今一無變更?本大臣深爲抱歉!”李鴻章惟有嘆息:“維時聞貴大臣談論及此,不勝欽佩。且深佩貴大臣力爲變革尚俗,以至於此。我國之事囿於習俗,未能如願以償。當時貴大臣相勸,雲中國地廣人衆,變革諸政應由漸而來。今轉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爲抱歉!自漸心有餘、力不足而已。貴國兵將悉照西法訓練,甚精。各項政治,日新日盛。此次本大臣進京與士大夫相論,亦有深知我國必宜改變方能自立者。”

伊藤博文說:“天道無親,惟德是親。貴國如願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助貴國如願以償。蓋天之待下民也,無所偏倚,要在各國自爲耳!”

1898年爲什麼有人建議伊藤博文擔任中國宰相? 第3張

應該說,隨着《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伊藤博文在戰略層面也不再將大清帝國作爲敵人,甚至還希望中國能變法圖強。因爲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雖積極“脫亞入歐”,但國內仍有不少“興亞”主義者。他們認爲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西方列強是日本的主要敵人,所以應聯合中國,才能對抗白種人的入侵。而日本有責任維護和協助中國,但清政府太腐敗,必須將它打痛收服,再予以結盟。伊藤博文總體上持這樣的姿態,他甚至說:“中國強,日本才能強。中國好,日本才能好。”

但是,伊藤博文熱衷支持中國變法,反而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爲首的守舊派的猜疑,特別是維新派對於伊藤博文的熱烈希望和光緒皇帝接見伊藤博文,讓慈禧太后感到無法容忍,到了第二天,戊戌政變發生,慈禧太后再次臨朝“訓政”,光緒皇帝被囚,戊戌變法最終失敗。可以說,伊藤博文的中國之行,反而成了壓垮戊戌變法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當梁啓超逃入日本使館,日本公使林權助因無東京指令,不知所措的時候,正在現場的伊藤當即表態:“就救他吧!救他逃往日本,如至日本,由我來照顧他。樑這位青年,對中國來說,實在是寶貴的人物。”

到了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再次來到了中國東北,被朝鮮義士安重根刺殺身亡,伊藤博文的中國緣也就畫上了句號。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讓我們大膽妄爲的猜想一下,如果伊藤博文真的當上了中國的宰相,情況會如何呢?亞洲的歷史和世界的歷史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