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這樣的環境,唯有投機客才能遊刃有餘,其中的翹楚正是胡雪巖,儘管他曾經在大時代的變革中賭贏無數次,可他仍然掌控不了這個謎一樣的1883年。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去年金嘉記聞因某宦提去存項二十餘萬,以至不能支持。今年泰來莊亦以票號立索存欠,以致倒閉。”(《論滬市衰象》,《申報》1883年12月6日,另注:去年、今年爲農曆年間隔,公曆未跨年)

在東亞和東南亞貿易中廣泛流通的墨西哥銀幣,國人成爲鷹洋

金嘉記是一家上海老牌絲行,泰來錢莊則是上海一家信用卓著的錢莊,他們兩家的倒閉,恰恰是今人總結的1883年上海金融危機的兩個階段性標誌。

前者倒閉於1883年1月12日,欠款總額56萬兩,涉及錢莊達40家,要知道,當時全上海只有78家錢莊,這一下子就牽連了一多半。時間點又非常“寸”,正趕在農曆年關之前,中國傳統商業講究年節結賬,農曆年就是賬期終了,所有錢莊都要收回賬款。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第2張

網絡配圖

人人催債,市面銀根愈緊,各行各業因週轉不靈而倒閉的,“相繼而起”。僅僅不到20天的時間,包括絲茶棧、什貨行、糖行、沙船號、洋布號、鐵號、棉花行等20多家商戶倒閉,涉及日用品零售、進出口、原料批發、國內運輸等多個行業。

當然,這些商戶的結局也是他們持續虧損的狀態註定的,比如《申報》2月2日報道的永安街生昌雜貨棧倒閉事件,詳細記錄了店主李俊方積欠的8000-9000兩鉅款產生的細目,整個光緒八年(1882年),他做金針茶74票、蠶繭3000兩、絲頭70擔、顛色20、30擔及鴨毛、瓜子、牛角等雜貨,全部虧本。

做啥啥賠,也不怪當時的“某宦”,也就是“金嘉記”的某位股東或者官員債主,在年關之際把20萬兩鉅款提走,或許他將錢投向了股市,又或許他只是覺得生絲貿易利潤太低,畢竟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但卻事實上拉開了1883年經濟危機的序幕。

前文中,三解已經鋪墊了許久,說明了晚清生絲海外貿易的諸多環節,其中涉及的貨幣種類就包括:銅錢、銀元、銀兩、英鎊。

複雜的貨幣體系,讓居間的錢莊,更確切地說是胡雪巖這樣擅長銀錢投機的錢商如魚得水。

怡和洋行經理波斯衛1856年從上海寫信說:

“中國人談到出口7萬包(生絲),除非缺乏銀元,迫使價格降低到殷富的中國人認爲投機買入不會吃虧,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出口更多。”(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這位外國商人揭示了一個本質——半殖民地化的上海外貿的決定者,並不是供給和需求,而是“舶來銀元”多寡決定的利潤。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第3張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第4張

網絡配圖

1895年,由於英國限制本土銀幣的流出,所以英國政府在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的造幣廠鑄造了新的貿易銀元,用於英國在亞洲的貿易,因此嚴格說來仍然屬於英國銀幣,標準稱謂爲"英國貿易銀元"。

再進一步解釋一下,是19世紀國際市場中,中國—英國(銀元兌英鎊)、上海—內地(銀元兌銀兩)、政府—民間(庫銀兌民銀)、錢莊—絲商(銀兩兌錢票)、批發商—絲戶(錢票兌銅錢),這種種盤剝關係的利潤總和才最終決定了大商人們的商業選擇。

現實生活中,當時的每一次兌換和金錢流動中,都有錢莊的盤剝空間,並向食物鏈最底端的生產者逐級轉嫁成本、吞噬利潤。儘管市場在理論上會因供需變化達到某種平衡狀態,保護商業系統不致走向自毀,但在晚清複雜的貨幣體系中,某一種貨幣完全脫離了本土金融機構的操縱時,極端的意外情況根本無法避免,平衡也只能是夢想。

現實是晚清中國的銀、銅產量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滿足市場對貨幣的需要,更不可能決定國際市場上這兩種金屬的價格和流入、流出,換言之,大清朝已經完全丟失了貨幣發行權,“鈔票印多少由英國人決定”。

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整個江南經濟區被納入世界市場,在太平天國戰爭大破壞之前,這個區域一直是中國內部貿易體系的“發動機”,當它完全轉向外貿,巨大的生產力甚至能和工業化的英國抗衡,薩繆爾亨廷頓曾引述過保羅貝羅克《1750-1980年國際工業化水平》估算的數據:

1860年中國佔世界工業生產份額是19.7%,只比英國低0.2個百分點,同期的美國只有7.2%。(《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所有在華的商人,面對的都是一個強悍的生產力與落後的制度並存的詭異環境:

1840—1854年,每兩紋銀可兌換制錢2600文以上。(官方價格從順治年間開始即800文)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第5張

大清朝首富胡雪巖爲什麼會熱衷於商業投機? 第6張

網絡配圖

1855—1865年,每兩紋銀可兌換制錢1200文左右。

1866—1873年,每兩紋銀可兌換制錢1800文以上。

1873—1904年,每兩紋銀可兌換制錢1200文左右。

1905—1911年,由1100—1400文,回漲到1800—2000文。

動輒50%,甚至100%的兌換價格變化,凸顯了清末貨幣制度在國際金融市場中隨波逐流的狀態,除了大清朝廷無論漲跌都立於不敗之地,所有商人,包括外國商人,發家破產往往都只在一念之間。

這樣的環境,唯有投機客才能遊刃有餘,其中的翹楚正是胡雪巖,儘管他曾經在大時代的變革中賭贏無數次,可他仍然掌控不了這個謎一樣的1883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