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徐霞客才華橫溢,爲什麼不去考取功名呢?

徐霞客才華橫溢,爲什麼不去考取功名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徐霞客才華橫溢,爲什麼不去考取功名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那個只有通過科舉才能出人頭地的時代,徐霞客才華橫溢,遊歷全國,最後還差點客死他鄉,背後有何淵源?

徐霞客才華橫溢,爲什麼不去考取功名呢?

在那個讀書人只有參加科舉才能發達的時代,徐霞客爲什麼會選擇與衆不同的道路?這和和他命運悲慘的高祖徐經關係密切。

1498年,徐經胸懷夢想赴京趕考,遇上了江南第一才俊唐伯虎,兩個人相遇後惺惺相惜,大有相見恨晚的感慨,兩人進京後同吃同住,那時候兩人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可又志同道合。

在一次閒聊時,許多同科考試的同學問唐伯虎會考什麼內容?唐伯虎毫不保留的將心中想法和盤托出,徐經也在一旁表示認可。萬萬想不到,果真被唐伯虎說中了,考試結束唐伯虎還自認爲自己必能高中,誰料想等來的卻是一場官司。唐伯虎以泄露考題被抓捕歸案,一時間,官府謠言四起,明孝宗聞聽後龍顏大怒,爲了平息這次考試作弊案,立即撤銷了唐伯虎和徐經的仕籍,並傳出聖旨,此二人終身不可再報名參加科舉。就這樣,徐家被唐伯虎連累。

徐霞客才華橫溢,爲什麼不去考取功名呢? 第2張

本來對官運信心滿滿的徐經,險些被此次考試作弊案連累身陷牢獄,回家後的徐經,對科舉心如死灰,並對兩個兒子的學業不管不問,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走仕途之路,自此,這也變成徐家的家訓家規,一直傳了下來。

到徐霞客父親徐有勉這一代,不但無意於科舉,反而整天遊山玩水。親朋勸他買官,他不但拒絕,而且還從來不和權貴交往。有其父必有其子。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徐霞客也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孺子不可教”的人。

徐霞客整天就看一些山川地理的閒書,從不看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在私塾唸書時,還偷着閱讀《水經注》,但是徐霞客的父親對此事不但不管還大力支持,他對兒子的要求很寬鬆,教導兒子不必在意功名,不必拘泥於聖人之言。所以徐霞客雖然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但是卻不熱衷於功名。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探險家、地理學家,陶淵明則是東晉文學家,相隔久遠。但在他們之間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他們都絕跡官場,都寄情于山水之間,都被世人稱爲“高士”,都是清高不染的文人典型。徐霞客不逐功名,不交權貴,陶淵明有祿不享,棄官歸隱,將一曲“富貴非吾願”傳名後世。正是由於這二人在精神上高度相似,纔將二人同歸於古代“高士”。

徐霞客與陶淵明雖然都遠官場,但從根本上看二人都有“大濟於蒼生”之抱負。徐霞客正是讀了陶淵明的書才發出宏願,“大丈夫應當走遍天下,朝臨煙霞而暮棲蒼梧,怎能限於一地終老此生”這話出自於獻身遠遊考察的徐霞客之口。

徐霞客的“濟蒼生”,包括揭開“多爲圖經志籍所蒙”的山川面目,更有實際含義。正因徐霞客的濟世含義豐富而廣闊,才使他在政治上難展抱負時不至於無所依託,也正因此,他的“樂山水”與陶淵明有質的區別。

雖然徐、陶二人都寄情山水,但陶淵明僅是從中追求精神安慰,而徐霞客則是求真知。徐霞客實際上是寄情科學。

從總體上看,徐霞客的處世方式與陶淵明相比,具有明顯的中庸色彩。在個人與社會的功利與道德、濟世與避世之間,陶淵明用“天命”彌補,徐霞客則走了一條折中的道路,以至於千百年來都被人們讚美。也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和精神遺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