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宰相劉羅鍋》這部影視劇中劉墉的形象是一位小老頭,並且還是駝背,這才被叫做羅鍋,但在歷史中真正的劉墉並不是此番形象,和影視劇中的形象完全相反。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劉墉出生于山東諸城。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爲“濃墨宰相”。

劉墉是山東諸城人,劉墉的出身並不貧寒。劉墉祖父劉啓官至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勳則是雍正乾隆兩朝重臣,官做到太子太傅、吏部和刑部等尚書。可以說是世家出身,也是一時的顯貴。

劉墉生於1719年,乾隆十六年(1731年)考中進士,隨後就當了侍講,也就是陪皇子讀書之類的官兒。這種官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是靠近皇帝,因此升遷的機會非常多。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剛過了四年,劉墉父親劉統勳因爲在準葛爾戰爭中措置失當,被奪官下獄治罪。劉墉受到牽連,也被奪職下獄。後來事實調查清楚,劉統勳並沒有太大過失,乾隆帝就下旨釋放了劉墉。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第2張

出獄後劉墉當了翰林編修,被外放爲督安徽學政。這個官是個肥缺,掌握着一省生員考試選拔的大事,對於營造關係網有很大用處。不過劉墉也是有操守的人,他一上任就大力糾治貢監吏員履職不力的積弊,因此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獎。

劉墉後來歷任知府、道臺等職,因爲父親的餘蔭,逐步做到按察使、巡撫、左都御史等大官,最終又回到京城,在乾隆帝身邊供職。大概正是如此豐富的任職經歷,才讓他在民間留下許多痕跡和傳說。

不過劉墉的性格並非民間傳說和影視劇中那麼耿直,也沒有與和坤搞過多麼激烈的鬥爭。《清史稿》他的本傳中,只記載了一次與和坤有關的事,就是一同到山東調查該省巡撫國泰貪污之事,還因此立了功,被授官爲工部尚書。至於和乾隆皇帝抖機靈、鬥智鬥勇的事蹟,更是半點也無。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第3張

不過翻閱史書,類似事件倒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倒是經常幹這種事。乾隆在位時,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學士張廷玉聲望如日中天,家族、親故、子弟遍佈朝野,影響非常不好。劉統勳就上書說,爲人臣者囂張成這樣,不是自保其福的方式,朝廷應該體念他的功勞,對他們家人當官稍加抑制,也好保全張家的名聲。

乾隆有一段時間非常惱怒州縣倉庫空缺,想盡數罷去當地官吏,而從在京的筆貼式中選人代之。這件事不太合乎常規,乾隆思來想去不敢貿然決斷,便叫來劉統勳詢問,說:“我考慮這件事都三天了,還拿不定主意,你看如何?”

事情牽涉重大,弄不好會引發地方官的集體抵制,但如果在這個關頭替地方官說話,又會引發乾隆的反感,劉統勳便沉默不語。乾隆焦急地責怪他不爲皇帝分憂,劉統勳巧妙地回答:“皇上如此聖明,尚且想了三天都沒有答案,老臣昏庸,哪能一時半會兒就有對策。我想回去之後好好思考,再來回覆。”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第4張

乾隆被拍了個小馬屁非常受用,也不便再多問。但是劉統勳這種方式,其實已表露了他的態度。第二天,劉統勳回來給乾隆上奏,說州縣的情況還是地方官熟……還沒等說完,乾隆就會心一笑說:“你說的對。”於是中止了這件錯事。

據記載,他身高有一米九多,在清朝,應該是巨人般的存在了。那劉墉爲何被稱爲劉羅鍋?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參加科舉考試,而想要參加科舉考試就要符合“身、言、書、判”四項標準,就是身體素質、相貌堂堂、口齒清晰、語言流暢而且頭腦清晰,思維敏捷。所以劉墉既然中了進士,就說明劉墉符合四項標準,所以劉墉並非羅鍋。而且在當時按照規定,中了舉人的,還要考試“大挑”,這一科不考文采。也不考口才,只靠相貌。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以字形來比擬身形。“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方頭大臉身體直長,“日”指高矮肥瘦適中,符合以上四個字便有入選的可能。“身”指身體歪曲,“甲”指頭大身體小,“氣”指肩膀一邊聳一邊平,“由”指頭小身體大,只要有符合這四條的,就算是中了舉人,也是要落選的。

而且清朝的官場很注重官員的相貌,在乾隆時期比其他時期更爲重視,所以劉墉既然是科舉出身,那麼一定要符合乾隆選用官員的標準,如果劉墉是羅鍋,那麼在乾隆時期一定是不可能中進士的。更不可能做到內閣大學士的職位。

宰相劉羅鍋真的駝背嗎?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子? 第5張

劉墉輔佐過的兩個皇帝,乾隆和嘉慶,身高都是一米七左右,屬於中等的身高。我們知道,古代君主很重要,君主的權力是最大的。所以,劉墉雖然身高比兩個皇帝高很多,但卻在他們面前不能展現出來,他要駝背顯得自己跟皇帝們一樣。不然,皇帝就要仰望他了。劉墉爲了在乾隆、嘉慶面前不高一節,他就低下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駝背,人也沒之前看上去那麼高了。所以,嘉慶就給他取了個“劉羅鍋”的稱號,這個稱號也就流傳了下來。

關於劉墉被稱爲“羅鍋”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爲本身劉墉常年伏案寫作、學習,駝背這個習慣也漸漸養成了。我們都知道他是文官,需要經常寫文書。文官不像武官一樣,武官要出征,要上戰場,還要操練士兵。在清朝當官,要看很多東西,文章寫得好不好,長相外貌有沒有問題,出身怎樣,這都是要看的。在選官的時候,劉墉還年輕,肯定沒有駝背的問題,等劉墉當了幾十年的官之後,長期伏案,駝背的問題日益嚴重。等他到了八十歲之後,就更加了。所以,被稱爲“劉羅鍋”也是不稀奇的事情了。

劉墉是清朝不可多得的好官,清官。在一些講述劉墉的電視劇裏,我們充分認識到了這樣一位清廉的官員。在我們的印象裏,他老是和清朝鉅貪和珅鬥智鬥勇。和珅的貪,劉墉的清廉,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都是人們茶餘飯後聊天的內容。有時候我們也要撥開雲霧,其實劉羅鍋並不“羅鍋”,相反還是一米九的高富帥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