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高慎背叛高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高慎背叛高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慎背叛高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東西魏戰爭的後半段,東魏政權內部很大的叛亂,這場叛亂也直接引發了邙山之戰,使得東西魏國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這場叛亂起於兗州刺史高慎的叛亂,引發了宇文泰和高歡兩股勢力的激烈碰撞。雖然最終以高歡方面的勝利而告終,但東魏內部也因此而發生了極大的動盪,爲後來北齊內亂埋下了隱患。很多人將這次叛亂,歸咎於高歡長子高澄調戲兗州刺史高慎的女人李昌儀,認爲這是桃色事件引發的內亂。實際上這種說法是很偏頗的,這場叛亂的緣由不在與女人爭奪,而是東魏門閥士族內部爭權奪利所致。

高慎字仲密,原北魏司空高乾的弟弟,南北朝第一猛將高敖曹的哥哥。史書上也經常寫成高仲密,尤其是在關於這段叛亂的史料之中。對於這場叛亂的起因,史書上大多直接寫了高澄調戲李昌儀的事情,然後便賺到了高慎戰局虎牢關並投靠西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親自帶兵接應,高歡則率領十萬東魏軍隊追殺,由此引發了邙山大戰。由於虎牢關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戰略重要性,這場大戰打得非常慘烈。最終雖然東魏最終奪回了北豫州和洛州,卻也損失極大。西魏軍作爲失敗的一方,宇文泰狼狽而逃,失去了東進的能力。

高慎背叛高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因爲一個女人就引發這場大戰,在小說中是非常好的材料,正好印證了紅顏禍水的古話。所以這種故事在民間都是很受歡迎的,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事實上這場戰爭並不是那麼簡單。高澄調戲李昌儀的事情並不是高慎叛亂的主要原因,而只是導火索,真正原因是東魏門閥士族內鬥引發。

這場內鬥的起因不併在高澄覬覦李昌儀的美色,而是渤海高氏和博陵崔氏的內鬥。南北朝是門閥政治的時代,北魏自從孝文帝拓跋宏漢化改革後,也走上門閥政治的路線。渤海高氏和博陵崔氏都是北方的漢族大門閥,在北魏和東魏的朝廷中後者舉足輕重的作用。

高慎最開始的老婆並不是李昌儀,而是來自於博陵崔氏的女人,是丞相長史崔暹的妹妹。從門閥士族的等級上看博陵崔氏是要高於渤海高氏的,所以這場婚事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後來高慎和趙郡李氏達成了聯姻,贏取了固安縣伯李徽伯的女兒李昌儀,便把崔暹的妹妹休掉了了。這在門閥士族中是奇恥大辱,尤其博陵崔氏的等級地位還在渤海高氏和趙郡李氏之上。因爲此事兩家便成了死敵,在東魏朝廷中針鋒相對。高慎因爲有着兩位兄弟的功績,在朝中勢力很大。而崔暹作爲高歡的心腹,得到了高澄的支持,所以鬥爭越發激烈。

古代被休棄的女子是很難再嫁的,即便是高門大閥出身,二婚女子也只能降低規格。但高澄爲了幫崔暹出頭,給崔暹的妹妹找了高門大閥再嫁,而且親自出席婚禮,造成了很大的轟動。高慎擔任御史中尉時大力提拔鄉黨當官,也被高澄阻攔下來,已任命鄉黨也被罷免。因此高慎對崔暹非常不滿,認爲他挑撥自己和高澄的關係。實際上這是因爲高澄需要在高歡面前做表現,要贏取高歡心腹崔暹及其家族的支持。由於這種內鬥的事情越來越多,火藥味越來越大,所以讓高歡非常生氣。高歡由此責備和訓斥了高慎,將其外調至北豫州作刺史。

由於在此事發生之前,正好發生了高澄調戲李昌儀的事情,兩相疊加讓高慎感到非常驚懼。於是他利用外調北豫州的機會,突然起兵佔領了戰略要地虎牢關,並且向西魏宇文泰投降。虎牢關自古以來便是軍事重地,兵家必爭之地,東西魏大戰的核心,所以雙方都出兵爭奪,由此引發了邙山大戰。

因此這場大戰的起因看似與高澄調戲李昌儀有關,實際上是這只是導火索而已,本質上是渤海高氏和博陵崔氏的矛盾爆發。由於崔暹是高歡的心腹,而高澄又是高歡的長子,所以高歡在這些爭鬥中偏向於博陵崔氏。由於高歡坐視高乾被元修賜死,高敖曹又被高長樂坑死,所以高慎便起了驚懼之心。

從門閥士族的利益關係來看,高歡偏重於博陵崔氏也是有政治考量的。他將北魏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鄴城,分裂出了東西魏的格局。而河北山東一帶門閥士族便成爲東魏的國家根基,也成了高歡權力的來源。高歡雖然也是渤海高氏,但由於祖父獲罪被髮配到北方六鎮,是在鮮卑族的地域中長大的,所以他本身難以被渤海高氏接受。趙郡李氏雖然也是高門大閥,但相對於博陵崔氏這樣的第一流門閥還是差了一點,所以高歡及其家族更傾向於博陵崔氏。這場門閥內鬥中高慎落了下風,又有兄弟的前車之鑑,自然要爲生存作準備。

這樣的門閥內鬥在東魏國內並不少見,實際上是處於非常激烈的地步。除了渤海高氏和博陵崔氏的事情外,還有很多門閥士族打着東魏皇帝的旗號給高歡製造阻礙。這一方面是不滿高歡獨攬大權,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爭取家族在朝廷中的權勢和地位。這樣的內鬥使得本來佔據優勢的東魏勢力開始虛弱,東西魏之間的戰略形勢開始改變。在高歡時期,東魏方面還是佔據優勢的,西魏大部分時間只能採取守勢。可等高歡去世後,形勢就逐漸改變了。等到高洋篡位建立北齊之後,內部鬥爭更加激烈,北齊也就很快陷入了內亂滅國的漩渦之中。

從這個事情也可以看出,門閥政治的內鬥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這個制度雖然是漢族建立的,但實際上卻不限於漢族政權內部使用。這種內鬥對於國家是非常有害的,而參與的門閥也只知家族利益,不知國家安危,更不要說老百姓的生死存亡了。這樣的內鬥中波及到的老百姓纔是最悲慘的,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渤海高氏因爲這個事情損失雖然很大,但是除了高慎一門,他的兄弟侄子並未被牽連。渤海高氏依舊是門閥大族,唐太宗長孫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就是渤海高氏的後人,因此也有着天下高氏出渤海之說。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