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那麼厲害 魏國後面爲何沒有重組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那麼厲害 魏國後面爲何沒有重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戰國和魏武卒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戰國初期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爲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

《亮劍》中,李雲龍與趙剛創造性地從團隊抽調有某項特長的戰士組成的加強連排,在關鍵時刻成爲了獨立團的強點而大顯神威,使得小日本屢次無功而返,類似的思路也體現在了魏武卒身上。

魏武卒作爲魏國戰國初期的精銳,所到之處所向披靡,爲魏國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一度曾創下72戰64勝的驕人戰績(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是其他諸侯國的夢魘。

然月滿則虧,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潰敗,自此一蹶不振,國力一落千丈,受到重創的魏武卒再也沒能重現昔日的輝煌,令人唏噓,此後之所以沒能重建一支魏武卒,與魏國缺少了兩位靈魂人物有關。

魏文侯魏斯

《荀子·議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這是選拔魏武卒的標準,也可從中看出魏武卒的裝備:

衣三屬之甲 魏武卒着的是重防護盔甲的重裝步兵;

操十二石之弩 是拉力高達12石的重弩,而負矢五十是指每次作戰的弩箭基數;置戈其上 魏武卒還得扛着銅戈,按照《吳起兵法》提及此類長戈分爲兩種,一種5.54米,一種2.77米;

冠冑帶劍 是指青銅頭盔以及佩劍,其中劍是防身的兵器,應用於近身肉搏。

可見集齊一個魏武卒“全件套”已經是個不小的國防開支了,更遑論是幾萬的魏武卒,此外爲了讓士兵適應着甲狀態下的戰術動作,吳起要求訓練時穿戴好完全盔甲,由此勢必造成“全件套”的損耗,如果對此沒什麼概念的話,知道一下1130型近防炮。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那麼厲害 魏國後面爲何沒有重組

1130型近防炮作爲我國現役主力戰艦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是採用了高射速,每分鐘可以發射11000發左右,即每秒鐘可以發射166發炮彈,其次主要使用鎢芯穿甲彈,如此這一秒的價值便高達三十萬,果真是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富國才能強兵,強大的軍事國防力量離不開強大的經濟實力。在三家分晉之時,因在滅知氏中犧牲慘重,貢獻最大,表面上趙氏得到的疆域最大卻吃了虧,趙氏(包括韓氏)的土地都較爲貧瘠,物產欠缺,分得晉國中部疆域大部的魏氏則不然。

《漢書》記載:河東土地平易,有鹽鐵之饒。

魏國的礦產非常豐富,位於河東的鹽池儲量巨大,爲當時內陸最大的鹽產地;《山海經》記載了天下29個產量較大的銅礦,河東就有兩處。同時,河東的運城盆地土地肥沃,加之有澮、汾等水系的灌溉,非常符合農業的發展。

得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繼魏桓子之後的魏文侯勵精圖治,先後任用魏成子、翟璜、李悝爲相國,尤其是李悝所主持的變法,釋放了生產力,改善生產效率,糧食得以大豐收,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才能支撐起重裝的魏武卒。

締造者吳起

戰國以前,戰爭是貴族的遊戲,平民無權參與,所以規模不大,以牧野之戰爲例,周武王3000虎賁甲士均出自貴族家庭,時移世易,照此勢必魏武卒的規模不會太大,根本滿足不了魏國的擴張。

有魏文侯作爲後盾的吳起打破成規,擴大選材面,即魏武卒不僅僅侷限於貴族,還從大量平民中選拔,並且吳起還下令免除所有賦稅,讓士兵沒有了後顧之憂。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那麼厲害 魏國後面爲何沒有重組 第2張

完成了魏武卒的組建是第一步,究竟其有什麼過人之處,可以縱橫戰國數十年:

1、機動性

魏武卒的負重標準:“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但戰爭並不是重裝步兵杵着被動防禦即可,是需要攻城略地的,對機動性要求很高。吳起要求魏武卒半日行軍百里,約爲41.5公里,當時盛行的車戰,一支標準的車戰大軍半日行軍不過30裏,可見魏武卒的機動性是車戰大軍的3倍。

2、十八般武藝

魏武卒除了拉得開12石重弩,掌握精確射擊技巧外,還得善用兩種銅戈和近身搏鬥的劍,並不是“一招鮮”,而是一種複合型兵種,除此魏武卒得熟練組成方陣,方陣的威力在長平之戰中可見一斑。當時秦軍完成了趙軍的合圍,其中堵住趙軍回城的正是一支25000人的秦軍,其抵擋住了已無退路且數倍於自己的趙軍,導致趙軍最後被坑殺,可見方陣的威力。

3、激勵機制

吳起放得下架子,與士兵同吃住,行軍時不乘坐車馬,拉近了距離的同時,還善待士兵,廣爲流傳的例子是吳起曾爲士兵吸膿,清理潰爛的傷口,此等行爲藝術一出,士兵怎能不賣命?

另外,吳起還和魏文侯唱起“雙簧”,由魏文侯在宮中設宴款待,立上等功的坐第一排,上豬牛羊三牲,使用的是金銀餐具;立中等功的坐第二排,上豬肉,使用銅餐具;寸功未立的坐第三排,只能使用陶罐不算,還得眼睜睜看着魏文侯不斷地褒獎前倆排。正是利用這一心理,公元前389年50萬秦軍壓境之時,吳起挑選了5萬寸功未立的魏武卒,結果打得秦軍鼻青臉腫。

當然了,72戰64勝的驕人戰績也離不開吳起戰場上的指揮。在吳起所著《吳子》中的《料敵》將分析敵情放在重要位置;《應變》則強調隨時根據戰況調整戰略,並論證瞭如何倉促應敵等,從中可窺知吳起指揮的方略。

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那麼厲害 魏國後面爲何沒有重組 第3張

綜上所述,魏國失去魏文侯後,繼位的魏武侯依靠“餘蔭”尚能有所建樹,但用人上較之魏文侯則有明顯差距,也導致了吳起出走楚國;繼魏武侯後的魏惠王執政期間,不僅在馬陵之戰大敗,魏國元氣大傷,連經營多年的河西都落入了秦軍手中,爲暫避秦國鋒芒,將都城遷到了大梁,魏惠王之後是魏襄王,孟子直呼其“望之不似人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與此同時,其他諸侯開始效仿魏國實行變法,國力迅速提升,紛紛組建精銳,如秦國銳士、齊國技擊等,由此魏國不僅不再是一枝獨秀的同時,生存空間還被大大擠壓,國力漸漸衰落,加之已無“靈魂人物”魏文侯和吳起,故而魏武卒再也未能恢復往日的榮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