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毛遂自薦成功後,最後下場有多慘?

毛遂自薦成功後,最後下場有多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毛遂自薦成功後,最後下場有多慘?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中國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各種成語典故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成語故事人們從小都要聽大人講述自然是耳熟能詳,其中的一些成語,還蘊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經常被人們口口相傳,教育給後代要求後代學習成語中的精神。

而在衆多成語當中有一則故事最爲不同那就是毛遂自薦。一個窮苦孩子爲了成功立業向別人推薦自己的故事,可是大部分人們只知道它表面的故事,他背後隱藏的寓意卻鮮爲人知,學校裏的老師也只會把這個故事的表面講述出來,而毛遂自薦成功後死的有多慘誰也不會說。

實際上的毛遂並不像課本里講述的那麼厲害,他確實有幾分本事,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也確實有膽量敢當着衆人的面前要挾楚王。可是他的缺點遠遠的要大於優點,歷史上的毛遂是個貪圖功名的人,他非常的渴望名垂千古揚名立萬,而正是這個缺點讓他走向滅亡。

邯鄲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而趙國作爲燕國的老仇人了,在這種時候自然是受到了燕國的針對,燕國的國君早就想吞併趙國,正巧此時的趙國,正處於準備薄弱之時。對於燕國來說這實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兩軍的氣氛一下子劍拔弩張,緊張了起來。

毛遂自薦成功後,最後下場有多慘?

面對燕國的虎視眈眈趙王心急如焚,可是一時手裏竟然拿不出一個好的將領來做抵抗,而就在這個時候毛遂站出來了。有人推薦毛遂作爲將領跟燕國戰鬥。趙王恍然大悟,他想着毛遂既然可以勸退秦軍那必然對於領兵打仗也是十分有造詣的,讓他做將領肯定能大勝!

別人把毛遂捧得高高的,可毛遂自己卻知道自己是幾斤幾兩。他只是個文官!耍耍嘴皮子跟別國談判還行,讓他領兵打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假如此時毛遂能夠認清自己即使向趙王解釋清楚,可能還會有個善終得到一個好結局,可是毛遂沒有。

剛剛經歷了一次成功的毛遂有些飄飄然,正享受着衆人追捧的他可不想讓別人失望,認爲他不行。而且這次趙王派他出徵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如果成功了感覺自己的名氣,可就是真真正正的打出來了那時自己必將揚名立萬,被世人傳頌稱讚。

一想到這裏,毛遂便咬着牙狠下的心,接下了這個任務。還信誓旦旦的跟趙王說,自己必將不負衆望,拿得最終的勝利歸來。而趙王也非常信任毛遂承諾當他得勝歸來之後,必定親自爲他接風洗塵,還要賞他黃金百兩,爲他加官進爵。

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就像毛遂自認爲自己可以再次獲勝可還是被殘酷的現實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與人辯論和領兵打仗,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真正的到戰場上和敵軍廝殺時毛遂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弱小可憐和無助。

面對將士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毛遂手足無措。他根本就搞不懂軍營裏的事,更不清楚面對敵軍要用什麼作戰方法,以誰爲將如何擊破。在毛遂半吊子的指揮下趙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被燕軍打的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原本的燕軍將領聽說自己的對手是曾經憑藉一張嘴便擊退秦軍的毛遂時,還有些忌憚害怕。可是真正到戰場之上,兩人交手了幾輪下來以後才突然明白,原來這個毛遂只長了一張巧嘴對於治理軍隊指揮戰鬥這些事情是一竅不通。

儘管毛遂拼盡全力使盡了渾身解數,但是他也只不過是區區一介文生怎麼可能打得過真槍實學過的將軍呢?最終還是落了個慘敗,只能帶着一衆殘兵慌忙逃離。這一場戰鬥最後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從趙王任命毛遂爲趙軍將領的時候就必敗無疑。

兵敗如山倒,毛遂怎麼也沒想到前一陣子還春風得意馬蹄疾,正處於人生巔峯的他,纔不過短短几日就被人打的落花流水只能狼狽逃離。更讓他接受不了的,還有手下將士們的責備和埋怨,毛遂也從擊退秦軍的功臣一下子成了打了敗仗的沒用將軍。

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毛遂還是沒能撐住,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更接受不了回國之後還要面對人們的譴責和質疑。毛遂認爲自己有愧於趙王的信任,有愧於趙國的百姓。在百般思慮之後毛遂做出了自刎的決定,他在一片樹林裏自刎而亡慘死在了荒郊野外。

毛遂第一次在趙王面前露臉,還是在那次談判上,毛遂作爲平原君的門客說服楚王的時候。當時的毛遂還是平原君手下一個極其不顯眼的門客,甚至就連平原君自己都不清楚毛遂真正的本事剛開始還很輕視他,認爲毛遂不可能有什麼大的作爲帶他前去談判也是無奈之舉。

可是當時的楚王既分不清局勢又十分自傲,打心眼裏瞧不起這些門客,面對趙國的求援更是怠慢。面對如此情形毛遂坐不住了,他不顧衆人的阻攔持刀對着楚王,講述了全局的形式讓楚王徹底意識到了,如果自己不跟趙國合作,那麼楚國也遲早會被秦國而吞併。

也是多虧了毛遂的勇敢和果斷,趙國和楚國最後才能聯手共同對付秦國。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不僅是平原君對毛遂禮敬有加,就連趙王也聽說了毛遂的大名,專門面見他還對他大加讚賞。也正是因此才流傳下來了毛遂自薦的歷史典故。

由這個故事,不難看出毛遂確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外交官,如果他能夠堅持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不跑去帶兵打仗,或許趙國會在他的幫助之下變得更爲強大,而他也能夠真正的名垂千古。

毛遂的結局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其實這個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毛遂明明頭腦那麼靈活,明明有機會可以勸服趙王讓他另闢賢才領兵打仗,可是他貪圖功名並沒有這麼做。趙王也是不識人才,沒有自己的主觀判斷直接就相信了毛遂讓他擔此重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不擅長的領域,對於那些不擅長的地方應該做的是儘量學習,而不是因爲各種原因就不懂裝懂,強撐着,讓自己去做。毛遂是如此,人們也應是如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