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爲何沒有除掉劉禪身邊的小人黃皓呢?

諸葛亮爲何沒有除掉劉禪身邊的小人黃皓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沒有走隆中時出就將自己與“管仲、樂毅”,下頂決心要做出將入相的人物,最後的歷史也表明他也往着自己說的去做,從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千古對開始,一路上幫助劉備先得荊州再得益州,最後創造了蜀漢政權,實現了他的初步構想,雖然最終沒能統一三國,實現匡扶漢室得意願,但執掌蜀漢十多年間,南平蠻夷,六出祁山,接着五伐中原,最終命隕沙場,算是沒有辜負他們年輕時那一腔抱負。

諸葛亮早年失去父母雙親,十幾歲時跟隨叔叔去南方逃避戰爭來到荊州,叔叔因病去世後不久,他就不得不親自謀生,而在閒暇時間努力學習,他很有天賦,無論是是儒家經典、兵法典籍還是奇門遁甲之書,他都能夠融會貫通,深解其中的奧義,併發誓要成爲像管仲、樂毅這樣的傑出人才。但是他周圍的人只覺得他是誇誇其談,只有他最好的朋友徐元直等人認可他的能力和志向。

諸葛亮爲何沒有除掉劉禪身邊的小人黃皓呢?

諸葛亮遲遲等到27歲出山,主要是因爲他在觀察和尋找合適的人。憑着他的志向,如果是出山,必須成爲主公帳下的第一謀士,但這並不容易做到。當時,他本來可以憑藉與劉表的血緣關係直接進入荊州的權力層,但一來劉表手下人才濟濟,二是劉表是個昏弱之主,所以他不想去。除了劉表,當時也可轉向曹操和江東兩大陣營的人,但這兩個陣營的主公都非常能幹,在這兩個謀士如雲陣營中,諸葛亮必定會有一席之地的,然而做不到人中龍鳳,所以他最終選擇了劉備,因爲劉備是個能幹的人,又是一個缺乏人才輔佐的潛力股。

正因爲兩人因爲相互需要,因而真誠團結,他幫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作爲回報,劉備也順理成章地讓他成爲蜀漢爲第一功臣,兩人的關係也可謂是君臣楷模。劉備死後,他接管了朝廷的大局,一面治理內政,一面厲兵秣馬,由於國力的限制,他五次向曹魏挑戰,但都失敗了,他也因爲過度勞累而死在了前線。我們知道諸葛亮臨終時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如指定接班人、安排退兵等,計殺魏延等。

諸葛亮爲何沒有除掉劉禪身邊的小人黃皓呢? 第2張

我們知道魏延死於謀反之罪,但事實上,這是欲加之罪,如果他想造反,早就可以投降曹魏,而且戰敗後也不會向漢中方向逃跑。而他守護漢中十多年,這場戰鬥,是蜀漢的一大支柱,他的死實際上讓劉禪損失了很多,而且後來的歷史也表明,對政權最有害的是宦官黃皓,而不是魏延,那麼他爲什麼要殺魏延卻放過宦官黃皓呢?原因讓劉禪很膽寒。

首先,魏延是不得已才除掉他,雖然諸葛亮也相信他的忠誠,但是魏延的的脾氣十分暴躁性如烈火,而且和他的同僚一直都相處不好,當時他表示不願撤軍,如果軍權掌握在他手中,他肯定會帶領軍隊進行北伐,結果是蜀漢最後一批精英輸了,所以孔明不得不設計殺其次,黃皓當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內侍,並沒有像後來那樣禍亂朝政,即使諸葛亮真的足智多謀,也不知道後來的劉禪會不會寵幸這樣一個被宦官。

諸葛亮的人生是完美的。他作爲一個臣子盡了自己應盡的職責,也得到了他作爲一個臣子所能獲得的所有榮耀,幾千年來一直受到後世人們欽佩和推崇。但他畢竟也是人,總會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比如他設計除掉魏延就是一個大敗筆,因爲實際上有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魏延的問題,不至於讓蜀漢失去這樣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將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