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馬嵬驛兵變的時候士兵爲何要逼死楊貴妃 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誰

馬嵬驛兵變的時候士兵爲何要逼死楊貴妃 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馬嵬驛之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馬嵬驛之變的時候,士兵爲什麼要逼死楊玉環?這幕後的主謀又是誰?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事件,千百年來它被包裝成悽美愛情故事,被無數文人墨客反覆吟誦,然而它的背面,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權利鬥爭,那就是發生在公元756年的馬嵬驛兵變。

公元755年十一月 ,安祿山以討伐奸相楊國忠爲由,趁機對唐王朝發動叛亂。叛軍安祿山從河北起兵,一路勢如破竹,直搗長安。

馬嵬驛兵變的時候士兵爲何要逼死楊貴妃 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誰

次年七月,長安城的門戶潼關失守。唐玄宗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保護下,帶領楊氏姐妹,宰相楊國忠 太子李亨等人,匆匆逃往蜀地避難。期間行至馬嵬坡驛站,禁軍士兵因不滿奸相楊國忠誤國,發動兵變,將楊氏一族誅殺殆盡,就連李隆基最愛的寵妃楊玉環,也被逼着自縊身亡。然而隨着當代人對於歷史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便發現這倒黴的陳玄禮,極有可能是給李隆基李亨這對父子,背了一千多年的鍋。這並非是禁軍們自發的兵變,而是父子間的權力之爭。當然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瞭解,楊玉環死後 禁軍怒火平息,陳玄禮一路護送唐玄宗平安到達蜀地。而太子李亨則在此與大部隊分道揚鑣,以討伐叛軍爲名,一路倉皇來到朔方軍的大本營靈武。與郭子儀等人會和後,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籌劃一番後在靈武登基,遙尊遠在蜀地的李隆基爲太上皇。從結果來看,李隆基在父子之爭中失去了對大唐的實際控制權。因此不少人從結果反推過程,認定這是一場由太子李亨,策劃發動的兵變。

然而倘若事實真是如此,李亨又爲何要與軍隊分道揚鑣,狼狽逃往靈武呢?

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太子李亨意圖謀朝篡位,於是聯合對禁軍有絕對控制權的陳玄禮,將楊氏一族通通逼死,並順便讓老爹李隆基就此禪位。但沒想到的是,陳玄禮這個二五仔雖然做了,卻只做了一半。將楊國忠等人逼死後,陳玄禮又倒戈於李隆基的麾下,向李隆基表起了忠心,這把李亨整得就很尷尬了。李隆基這種人精,豈會不瞭解誰纔是真正的幕後推手?因此李亨只好匆匆逃離大部隊。據史書記載 ,他倉皇北上,但凡身後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恐慌不已,一路連眼睛都不敢合上,直到逃到朔方軍營裏,才總算是鬆了口氣。這種說法雖然說得通,卻有兩個致命的疑點。首先是李隆基對陳玄禮的態度,假如陳玄禮真的背叛了他,以李隆基多疑的性格,怎麼會允許陳玄禮繼續待在自己身邊。要了解,一年後李隆基返回長安,身邊仍是陳玄禮這位忠心耿耿的保鏢。其次,陳玄禮真的會如此輕易地背叛李隆基嗎,要了解陳玄禮和李隆基間的交情,可是比太子李亨的年紀都要大。早在李隆基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成爲上一屆李唐宮鬥冠軍的時候。陳玄禮就是他手下的一員大將了,更別說李隆基繼位後,陳玄禮爲他掌管了整整四十四年的宮中禁軍。兩人間的這份交情,怎麼都不是李亨能夠撼動的。往往最不可思議的纔是事實真相,而這一切的疑點 ,都指向了當時最高掌權人——李隆基。

馬嵬驛兵變的時候士兵爲何要逼死楊貴妃 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誰 第2張

上文我們提起,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馬嵬坡之變明面上的主人公,背後有且只有一個主謀李隆基。但偏偏事情的詭異之處也是在這,李隆基發動兵變 ,導致自己寵妃被殺,皇權旁落,他到底圖啥呢?要揣度明白李隆基的心理,還得從楊國忠說起。潼關破後,長安危在旦夕,李隆基當然想着要逃跑,那到底去哪呢?楊國忠便在此時跳出來,鼓吹李隆基說,要不就去四川吧,那裏山高水美姑娘多。四川蜀道崎嶇,易守難攻,自然是個好去處。但偏偏 四川還是楊國忠經營多年的老巢,楊氏一族全是四川出身,這些年來在那裏盤根錯節,幾乎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了。

馬嵬驛兵變的時候士兵爲何要逼死楊貴妃 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誰 第3張

李隆基要是就這麼毫無準備地前去,搞不好就是羊入虎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在歷史上可謂是屢見不鮮。因此,李隆基最初逃亡的時候,根本就沒打算帶上楊國忠。再者說安祿山扯的大旗就是楊國忠,帶上這個禍害,無疑成了叛軍的活靶子。但唐玄宗沒想到的是,他纔剛出城門不久 ,楊國忠便自己貼了上來,並且他還幹了兩件李隆基無法原諒的事情。首先一行人途經國庫的時候,楊國忠提議爲防叛軍搶劫,不如率先燒掉。被李隆基阻止後,禁軍前進途中,衆人路遇一小橋,他們前腳纔剛過橋,後腳楊國忠便私自派人將橋燒燬,理由是爲了防止被叛軍追上。但此時逃亡的百姓何其之多,李隆基命高力士撲滅大火後,深刻意識到。楊國忠這是在斷他的後路,逼着他不得不繼續往蜀地西行,因此 李隆基纔想出這借刀殺人之法,除去楊國忠 保蜀地無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