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匡胤曾擬遷都洛陽長安 羣臣反對埋下亡國隱患

趙匡胤曾擬遷都洛陽長安 羣臣反對埋下亡國隱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爲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遭到羣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

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軍事、經濟、地理位置三方面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內,又利於御外;經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經濟發達,能基本解決都城的物質需要,只需少量仰給於遠處;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於王朝管轄範圍的中心地區,或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面八方。

開封府主要的優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羣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爲如繼續以開封爲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果不幸而言中。

趙匡胤曾擬遷都洛陽長安 羣臣反對埋下亡國隱患

網絡配圖

宋太祖曾擬遷都 欲西遷據形勝之地

開封位於黃河中游的南岸,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它北據燕趙,南通江淮,西峙嵩嶽,東接青齊。河流在這裏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接南北河流。

因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後期,都曾建都於開封,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就地理環境而言,自古統治者擇都大多選取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很少選擇地勢平坦、難以防守之地。而開封偏偏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統治者看中,關鍵在於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衝”,交通方便,經濟富庶,有利於“居中御遠”。

早在戰國後期,縱橫家張儀曾對魏哀王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漢相爭期間,謀士酈食其對劉邦說:“陳留(今開封一帶)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於是劉邦置陳留郡。唐末和五代時,羣雄逐鹿中原,開封的地理位置顯得更加重要。唐人韓宏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後唐郭崇韜說:“汴州關東衝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對後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兩年後便以汴州爲東京開封府,定爲首都。

隨後,後漢、後周相繼建都於開封。宋太祖趙匡胤登上帝位時,沿用後周舊制,以大梁爲東京開封府,洛陽爲西京河南府。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在基本平定南方諸國及地方割據勢力後,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爲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這一打算遭到羣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

 反對遷都理由之一: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在衆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趙匡胤曾擬遷都洛陽長安 羣臣反對埋下亡國隱患 第2張

網絡配圖

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後,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束後,當地父老說:“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經過重建後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並當面獎勵建設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

兩天後,趙匡胤大宴羣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爲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羣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爲遷都之事可如願進行,卻不知羣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

反對遷都理由之二:開封漕運四通八達

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羣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閒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後樑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尤其是後周世宗柴榮,屢次下詔開挖運河。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詔疏導汴水北入開封五丈河,使齊魯舟楫都能到達開封;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詔開挖汴水口,引導河水達於淮水,使江、淮舟楫暢通無阻;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開封東面疏導汴水入於蔡水,“以通陳穎之漕”,又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着手在開封周圍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他首先下令開挖蔡河,使河流直達許鎮,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調集數萬民工,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使蔡河經陳、穎直達壽春。同年,又在開封城北進一步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趙匡胤曾擬遷都洛陽長安 羣臣反對埋下亡國隱患 第3張

網絡配圖

經不斷疏浚和開鑿後,基本形成以開封爲中心的運河系統。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使開封便於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首都開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所以趙匡胤認爲李懷忠的意見確實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