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喪葬是人類生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重要表現。作爲一個傳統社會的中國,死後如生前的觀點根深蒂固,認爲死後人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靈魂不滅,換一個活法,換一個世界,但是生前的東西還是要帶過去的。那麼,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唐朝是爲什麼流行厚葬,對此有反對之聲?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

墓葬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2張

考古現場

一、爲什麼唐朝逐漸有了厚葬之風

初唐時期,經濟仍處於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整個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人們還沒有多餘的經濟來對親人甚至自己的身後事進行厚葬安排。所謂經濟決定意識形態,隨着唐朝經濟恢復和發展,民間開始出現厚葬的風氣了。這是其一。

第二,厚葬之風與唐朝政府的制度有關係,政府規定不同級別的人去世要有相對應的要求,墳墓的大小與官品高低有關係(這是有詳細規定的),要是超越了。百姓的埋葬屬於沒有要求的,那這些富商們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對着當官的標準埋葬,這也是家族經濟和實力的表現,於是出現了向官員攀比、富商與富商之間攀比之風。根源在政府。第三,風水學對埋葬之風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唐朝的風水學尤其對墓葬的研究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理論水平了,據記載,唐朝初戀的,陰陽葬術達120多種。你想想,風水先生會說什麼?選位置+多禮儀+多投入,以上實現對於子孫後代都有幫助。這是意識反作用於經濟。其實,在當代,雖然有了火葬,但是在農村或者偏遠地區,墓葬的風水學已被老一輩人看重。經濟能力推動厚葬,攀比之風和風水之術助長了墓葬之說,這些都爲唐朝的厚葬問題埋下了一個大雷,這個時代的墓葬成爲了突出問題。

唐朝爲什麼流行厚葬?厚葬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3張

墓葬

二、厚葬有什麼表現呢?

第一:罄竭家產,多至凋敝

厚葬之風的出現,屢禁不絕,導致“罄竭家產,多至凋敝”(唐玄宗《誡厚葬敕》),爲了辦好親屬的身後事,爲了彰顯孝子孝孫的天倫孝順,社會上出現“罄竭家產而修葬儀”、“盡力竭財”的情況,一場喪事辦下來,基本家破人亡了。第二:墓葬制度越發豐富唐代中原地區的墓葬的形體以土洞或磚室墓爲主,達官貴人一般使用後者。從初唐到盛唐一般流失墓地有壁畫,壁畫的內容和規格要根據墓室主人的身份有所區別。唐朝的隨葬器物也非常豐富,除了實物,還會有陶俑明器,有時還會有死者生前的日常用品。第三:花費越來越大。除了墓葬的費用,還有盛大的墓葬禮儀,送葬、祭奠、“七七齋”佛事、歸葬習俗、招魂葬、拜掃等。這些都是需要人力和財力支撐的,一場喪事過後,很多家族就出現衰弱的情況。三、唐朝厚葬有反對之聲嗎?

我們知道,厚葬作爲一種陋習,也受到了上至統治者、下到有識之士的反對,薄葬之呼聲也較爲強烈。唐代禁止厚葬的詔書就有其實,分別是貞觀、龍朔、天證聖元、開元、天寶、大曆、元和年代,其中玄宗開元年間就下了2次詔書。統治者決心之大可見一斑。但是,收效甚微。民間的反對之聲也較多,如,唐代初期的名相蕭瑀(575~648年,字時文,今江蘇武進人。唐朝初期宰相,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西樑靖帝蕭琮異母弟,隋煬帝蕭皇后之弟)遺囑就要死後一件單衣、一張草蓆就夠了,還叮囑晚輩不要占卜下葬。又如高宗朝刑部尚書盧承慶囑咐自己兒子在他死後不要厚葬,並提了一些薄葬的要求。但是,收效也甚微。收效甚微的原因無外乎,少數人改變不好大部分人,一旦風氣形成就會挾裹歷史的潮流向前,這是歷史趨勢和唯物主義決定的;此外,還有,厚葬的根本原因是帝王和高官的影響,沒有改變他們就沒有辦法改變這樣的風氣。我們研究唐朝的厚葬之風,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一是風氣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以史爲鑑就是歷史研究者的最終歸屬。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在於找出它的根源,釜底抽薪纔可以,唐朝厚葬之風無法改變。三是生前孝順遠比死後奢侈要強上百倍。事死如生,即是如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