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背後有哪些故事?

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背後有哪些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日常聊天,還是平時寫作,加入一些恰當的成語不僅能使語言更加豐富多彩,還能使文章在結構上更加完整,表達上生動突出。人們喜歡引用成語還是因爲成語自身所持有的多種特性,即形式簡潔性、結構固定性、語言文言性、意義完整性和語言書面性。

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背後有哪些故事?

其實對於成語來說,自身特性固然令人喜愛,然而它們背後的歷史出處和典故纔是更加精彩的部分。現在很多常用成語大家都能瞭解其意,也能正確地引用到書面和言語之中,但是其真正來歷卻很少有朋友能夠知曉。如此,掌握了精華,卻遺失了精彩不免讓人覺得惋惜,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兩個常用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看看它們背後的故事有多迷人!

十惡不赦

“十惡不赦”是一個貶義詞,在句中作謂語、定語來使用,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能瞭解,是說一個人罪惡極重以致不可饒恕,那麼十惡究竟所指是什麼呢?其實,十惡在古時所指乃是十種重罪,是封建刑法制度的產物,十惡者乃重罪犯人也。最開始的十惡歸類只在一條刑法罪上,便是我國西漢時期的“大逆不道不敬”罪,這條罪責很重,而且涵蓋範圍太廣,在判決罪行時,很難把握刑罰尺度。

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背後有哪些故事? 第2張

因此,發展至北朝北齊時,便將“大逆不道不敬”罪細分成了十條重罪,即“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內亂”,這便是十惡的原型。再後來到了隋朝,封建統治者重新修改了十罪並命名爲“十惡”,同時將其編入《隋書·刑法志》中,從此“十惡”之名誕生,它們分別爲:

一惡:謀反,就是陰謀造反,企圖推翻當朝統治者;二惡:謀大逆,謀劃毀壞皇室宗廟、祖墳、宮室、嚴重侵犯皇家權威、藐視皇帝尊嚴者。三惡:謀叛,暗中策劃背叛朝廷,歸降敵方者。四惡:惡逆,對直系和旁系尊親屬或兄、姊、夫及其直系尊親屬的殺害行爲或毆打祖父、祖母,父、母者。;五惡:不道,滅絕人性,違反封建倫理道德者。六惡:大不敬,不尊敬皇帝言行,有違皇帝意願者。七惡:不孝,對直系親屬有忤逆行爲者。八惡:不睦,謀殺、毆打、出賣、控告親屬者。九惡:不義,違背封建仁義道德者。十惡:內亂,違反封建人倫綱常者。

以上便是成語“十惡不赦”中,“十惡”的源自出處。這十惡罪行,除了元朝略有修改外,從隋朝到清朝一直被相沿而用,並且嚴厲規範指出,凡犯此“十惡”者堅決不予赦免。“十惡不赦”本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其“十惡”中部分內容已經不是現今社會所能接受得了。然而,這個成語能沿用至今還是因爲它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力,當人們在現實中一接觸到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的人或事物時,不由自主的便會想起這個成語!

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是一個褒義詞,它還有個近義詞“八斗之才”,這兩個成語出於同一時期,都是形容一個人才華出衆的,“才高八斗”在句式中可作謂語、定語也可作賓語。那麼才高爲什麼只有“八斗”呢?它的出處和歷史背景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講到這個成語的出處,就必須要講一講它背後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狂傲的有才之人,他便是南朝時期非常有名的詩人謝靈運,也就是山水詩派的開山祖!話說此人曾是一個爲政者,然而時運不佳,在政治上屢屢遭到重創,失意後便開始遊山玩水將心思全都用於山水詩的創作之中。由於他的山水詩藝術性極強,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一旦有詩問世,這些追星一組便競相抄錄,它們的追捧倒是爲謝靈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於是他的詩篇滿世界橫飛,流傳甚廣!

終於有一天,謝靈運好運當頭,他的詩作傳到宋文帝的手中,宋文帝對他的才華很是賞識,於是又重新將謝靈運召回京都任職。從此謝靈運走入人生巔峯,宋文帝每每赴宴都要將謝靈運帶在身邊,並時常讓他當衆作詩。然而,謝靈運本人卻是極爲輕狂,又恃才傲物,在一次喝酒後便沒有把持住自己的嘴,席間長嘆“這天下間古今才華加起來共有一旦(旦,古時容量單位,一旦等於十鬥),曹植能分八斗,我獨自佔有一斗,其他人加起來佔有一斗”。

成語十惡不赦和才高八斗,背後有哪些故事? 第3張

此話乍一聽是恭維曹植的,但是細細品來卻是將古今天下才人,除了曹植以外的其他人都不放在他的眼中!簡直狂妄至極。不過還好畢竟還有曹植能讓他折服,而不是說他自己獨佔八斗。由此,後世之人便將才華出衆者形容成“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到此,“十惡不赦”與“才高八斗”的故事我們就講完了,大家是不是覺得成語背後的典故、歷史背景挺精彩,挺有意思的!對於這兩個成語,不知大家是怎麼看待的?是否還有需要補充的?歡迎各位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支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