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靖康之恥發生時,楊家將在哪裏去了呢?

靖康之恥發生時,楊家將在哪裏去了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岳飛在詩中所說的“靖康恥”指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靖康之變”,據《宋史》所載,北宋宣和七年,金軍兵分兩路,南下攻宋,危急關頭,昏庸無能的宋徽宗禪位於太子趙恆,是爲宋欽宗,自己則做起了甩手掌櫃。

靖康元年,金軍再度南下,宋欽宗又割地又賠款,好不容易“哄走了”金人,結果靖康二年,金人背信棄義,再度南下,一舉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妃嬪、文武百官等共計三千餘人!這便是“靖康之變”的全過程,此次事件也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一國前後兩任皇帝及大量皇室宗親、後宮嬪妃、文武百官,竟被敵國擄去,此等屈辱真是聞所未聞,前所未見,也難怪岳飛念念不忘要一雪“靖康恥”!看到這,有人要問了,聞名天下的楊家將爲何會在“靖康之變”中毫無蹤影呢?

很多人關於“楊家將”的印象都來自於《楊家將傳》等演義小說,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楊家將一共傳了五代,第一代是綽號“萬人敵”的楊業,第二代是楊業的八個兒子(其中七個是親兄弟),第三代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等人,第四代與第五代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的後代。例如楊金花等人,按照演義的描述,在“靖康之變”發生時,楊家還是有後人存在的,如此一來,精忠報國的楊家將竟然在“靖康恥”發生時無動於衷,這實在是太令我們失望了!

但是,以上所述都是演義小說中的描述,而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都是虛構的,《楊家將傳》也不例外,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只傳了三代,第一代是楊業,第二代是以楊延昭爲代表的楊業六子,第三代是以楊文廣爲代表的楊延昭四子。也就是說,楊宗保、穆桂英等人都是小說所虛構的,並不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穆桂英掛帥”、“佘太君點兵”、“十二寡婦破陣”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也都是虛構出來的!

總而言之,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雖然取材於現實,卻與現實有着很大的差別,我們不能將其當做正史來看,更不能將其中的人物、故事情節等與真實的歷史“對號入座”,否則就會產生一些“奇奇怪怪”,令人啼笑皆非的疑問,就像爲何“楊家將”在“靖康之變”中不出現一樣!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詳解真實的“楊家將”!

楊業原名楊崇貴,其父楊信爲後漢麟州刺史,楊信歸附後漢時,命楊業前往太原結交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此後楊業便留在太原,劉崇非常看重楊崇貴,收其爲養孫,爲其改名劉繼業。此後,楊業就開始了他在北漢三十餘年的征戰生涯,在這三十年中,楊業爲北漢守邊,與遼國作戰,因戰功彪炳,一路升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又因所向無敵,國人號稱“楊無敵”!北漢滅亡後,北漢主降宋,楊業依然堅持戰鬥,後來宋太宗派北漢主劉繼元親自招降,楊業才大哭卸甲歸降。

靖康之恥發生時,楊家將在哪裏去了呢?

楊業威名遠揚,宋太宗“仰慕已久”,因此在楊業歸降後,宋太宗立即對其委以重任,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此後楊業又爲北宋守邊,多次重創遼國,以致後來遼軍望到楊業的旌旗就不戰而逃!

雍熙三年,宋軍兵分三路,征討遼國,楊業所帶一路所向披靡,接連奪取遼國四州,後因中路失利,宋太宗下令遷移楊業所破四州之百姓班師回朝,主將潘美與護軍王冼等人與楊業不和,逼迫楊業出戰,楊業無奈之下與遼軍苦戰數日,王冼在得知楊業失利後又撤走援軍,致使楊業長子楊延玉戰死,楊業被俘,楊業被俘後寧死不降,絕食三日而亡!

楊業的事蹟與演義小說中所描述的還頗爲相符,不同的是演義小說中將害死楊業的主謀由王冼“更換爲”虛構人物潘仁美,大概是因爲王冼分量不夠,起不到戲劇效果吧!總而言之,楊家第一代還與小說描述頗爲相符,但楊業之後可就截然不同了!

楊業共生七子,其中次子楊延昭是楊家二代的領軍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楊延昭就是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楊六郎”,楊六郎並非是楊業第六子而是第二子,只因遼國對其畏之如虎,又相信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遼人便認爲他是那第六顆星轉世,因此稱他爲“楊六郎”!

楊延昭是楊家七子中最像楊業的,楊業多次贊到“此兒類我”,楊業絕食而亡後,楊延昭接替楊業鎮守邊關二十餘年,立下戰功無數,遼人對其敬畏異常!楊延昭生四子,其中三子楊文廣是楊家第三代領軍人物,曾在防禦西夏一戰中立下戰功,當時的皇帝下令嘉獎,任命他爲步軍都虞侯,後來他想效仿祖輩對抗遼國,特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欲攻取幽燕的策略,可惜他還沒等到朝廷的回覆就因病逝世,可謂是“壯志未酬身先死”!

楊文廣之後,楊家便淡出了歷史舞臺,而楊文廣逝世時是公元1074年,此時距離“靖康之變”發生還有53年,這就是“楊家將”在“靖康之變”中無動於衷的原因——實在是因爲當時大名鼎鼎的“天波府楊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