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盤點歷史上那些帶兵打仗的太監,他們是誰呢?

盤點歷史上那些帶兵打仗的太監,他們是誰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監這個職業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存在了幾千年,他們的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爲了保證皇帝血統的純正。因爲在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衆多妃嬪需要別人伺候,有的事情是體弱的宮女做不來的,所以太監這個職業在封建社會是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從根本上說太監也就是皇帝的專有家奴,因爲太監是最靠近皇帝的人,所以一般在王朝中皇帝爲了和大臣對抗,或者讓自己的皇帝位置做的更加舒適一些都會用太監製衡朝中的大臣。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樣就會有一些特殊地位的太監存在,在歷朝歷代宦官的權力都是非常的巨大,就不說早的漢唐時期的宦官都能夠被封爲朝廷的正式官職,比如高力士就被封爲大將軍。就是明朝的時候,雖然宦官屬於內臣和朝廷正是關於的外臣相區別,但是有明一代,任何皇帝當權的時候,都會有一批權力比較大的太監,比如秉筆太監等,特別是提督東廠特務機構的大太監,更是有名一代權力的巔峯,在太監當權的時候,朝臣基本都是要看他們眼色行事。

所以在正統文人所寫的歷史中,在加上太監本身就是閹割生殖器的身體殘缺之人,並且太監與正統的文人官員永遠都是屬於對立面,所以在大家對於太監的印象,都是陰暗、變態、貪贓枉法的壞人形象。太監之所以是這個樣子,筆者認爲應該是以爲作爲男性卻缺少了男性最重要的東西,再加上在古代的傳宗接代觀念比較強,太監這類不能傳宗接代的人是要被正統所鄙視的。但是也並不是每一個太監都是很壞,也並不是每一個太監都一無是處,今天筆者羅列出歷史上7位帶兵打仗的太監:前5位是真能打,後2位是真能作。

盤點歷史上那些帶兵打仗的太監,他們是誰呢?

第一位:楊思勖

楊思勖被譽爲歷史上最能打的太監,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爲楊思勖的個人經歷一點也不次於當世的名將。楊思勖是唐玄宗時期的著名太監。爲人殘暴但是很有軍事才能,在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一黨的宮廷爭鬥中,楊思勖出力很多,被唐玄宗提升爲掌管禁軍的將領。

開元十年,安南蠻渠首領梅叔鸞騎兵反抗朝廷,聲勢浩大,聚集二十三州兵馬,有何外國勾結,用兵四十萬。唐玄宗拍楊思勖討伐,楊思勖到嶺南之後就地招募十幾萬少數民族子弟和安南都護府都護一起沿着伏波將軍馬援開闢出來的故道進攻叛軍,叛軍首領梅叔鸞看見楊思勖帥大軍到來,只好束手就擒,被楊思勖斬殺。

開元十二年,五溪蠻叛亂,唐玄宗又任命楊思勖爲黔中招討使率領大軍6萬討伐五溪蠻叛亂,一戰生擒五溪蠻首領,並且斬殺五溪蠻叛軍三萬人,並且以軍功升任輔國大將軍,並且打破宦官最多三品的慣例,破格提升楊思勖爲二品。

開元十四年,廣西少數民族叛亂,唐玄宗又下詔楊思勖去鎮壓,經過數月苦戰,楊思勖俘獲少數民族叛亂首領三十餘人,斬殺叛軍兩萬人。

開元十六年,廣東少數民族叛亂,攻陷朝廷四十多個城池,聲勢浩大,並且自稱天子,想要割據嶺南,楊思勖再次出山,率領淮南十萬弓弩手前往平叛,生擒敵酋,殺死叛軍6萬人,繳獲無數。

第二位:秦翰

秦翰是北宋時期的宦官將領,是宋太祖時期入宮,在太宗、真宗時期,率兵屢次抵禦契丹的進攻,並且作戰英勇有謀略,官至節度使。並且秦翰在邊境屢立大功,但是不居功自傲,也不攬權,不謀私利,是難得好宦官。秦翰是北宋宦官最傑出的軍事人才,一點不比其它正常人將帥遜色。

太平興國四年,北方契丹改名遼國,大舉南下攻打北宋,最後被北宋打敗,取得重大勝利,殺敵萬餘人,秦翰也就是在這次的戰役中聲名鵲起,讓宋太宗看見了自己的勇武,並且被宋太宗稱讚爲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宋真宗時期,遼聖宗發動一場空前的南下入侵,一直達到北宋的澶州,宋真宗在寇準等人的勸說下,親自御駕親征,秦翰也被宋真宗安排主管大陣之事,當時主攻的將領曾經設伏擒獲楊繼業,在戰鬥之中被宋軍射殺,之後經過宋軍頑強的抵抗,宋遼最終簽訂澶淵之盟。秦翰在戰鬥期間,率兵日夜防守,七十多天不卸甲,直到澶淵之盟的簽訂。

鹹平三年益州叛亂,秦翰率兵平叛,五戰五捷,被弓箭射中依然指揮作戰,最終攻克益州。之後被秦翰被派往西面對付趙保忠,也是戰功赫赫,把趙保忠不能東進,沒有形成大害,並且佔領夏州,解決了這個心腹大患,之後坐鎮西陲抵禦西夏整整十五年。之後在祥符八年去世,享年64歲。

盤點歷史上那些帶兵打仗的太監,他們是誰呢? 第2張

第三位:李憲

李憲也是北宋的宦官,北宋時期出了好多領兵宦官,李憲主要活躍與宋神宗時期,數次參與宋朝對西夏的交鋒。李憲的成名站是宋神宗時期的河州大捷,當時西夏進犯河湟地區,當時的王安石等人認爲應該保存實力,放棄河湟之地。但是最後宋神宗還是派遣李憲和王韶率領大軍前往抵禦西夏的入侵,並且獲得勝利。

之後李憲一直經營西北,抵禦西夏,並且在元豐四年參與收復蘭州、靈州的戰役,但是沒有成功。並且在元豐五年永樂兵敗之後力保蘭州不失,但是由於李憲是一個宦官,朝廷文官全部都失敗了,就這一個宦官屢立戰功,讓朝中文官非常嫉恨,最後被誣陷罷職。最終李憲在五十一歲時去世,並且在死後還被追贈李憲諡忠敏。一個太監被上諡,也算是對他最大的榮耀。

第四位:鄭和

鄭和的大明在中國可謂是鼎鼎大名,在明成祖和明宣宗之時先後七次率領艦隊下西洋,完成了人類史上偉大的壯舉。鄭和雖是太監但是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隨着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並且在之後的七次出海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中也都是完美成功。鄭和的戰鬥經歷除了靖難時期,那就是在下西洋的過程中消滅盤踞南海的海盜頭目陳祖義。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真是耳熟能詳,筆者就在這裏不多介紹。

第五位:汪直

汪直是明憲宗時期的大太監,創辦了當時的一個特務組織西廠,當時因爲受到明憲宗的寵信,一時權傾朝野,並且汪直給人的印象就是禍國殃民的大太監。但是如果說汪直禍國殃民確實還是有點冤枉他。

從楊繼盛和秦紘的事情上來看汪直爲人還是比較大度,能夠辨別是非,楊繼盛和秦紘不買汪直的帳,汪直依然還像明憲宗推薦這兩位。在明朝軍隊出征一個特殊的案例,就是需要皇帝派遣一位太監監軍,並且在軍事重鎮還有鎮守太監的官職。

汪直是雖然是太監但是本人比較熱衷於軍事,成化十五年平定女真人叛亂,之後總督十二團營。成化十六年韃靼進犯河套,汪直以監軍的身份隨軍出征,大勝韃靼,並且還斬殺了當時韃靼的傳奇女英雄滿都海。成化十七年到成化十八年汪直鎮守大同,抵禦北方韃靼的入侵,和汪直打配合的王越也因軍功封爲伯爵,整個大明只有三位。

但是汪直作爲宦官並不能封爵,只能增加祿米,之後汪直被彈劾,被明憲宗發配南京,在汪直離開大同之後,大同守軍就打了敗仗,可見汪直的軍事才能還是可以的,主要是汪直熱愛軍事,積極防禦,比那些消極的官員要強很多。

第六位:童貫

童貫是北宋時期的宦官,這位宦官可謂是一個傳奇,《水滸傳》中率兵攻打梁山,後來平定方臘的軍事主官就是他。一個宦官能夠做到全國軍事最高長官樞密使,樞密使被稱之爲使相,是北宋宰相的一種。童貫是出自北宋另一個宦官將領李憲的門下,但是童貫的軍事才能明顯要弱於李憲,但是也都是宦官將領出身。

童貫一生南征北戰的軍功應該全都靠騙來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收復四洲之地,之後又平定方臘叛亂,但是此人在攻打西夏的時候戰敗但是隱瞞不報,並且還暗地講和,並且平定方臘也都是他手下人打仗他掛名。

後來北宋和金國結盟攻打遼國,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還被遼國打敗,並且最後還暗地裏用百萬貫買來被金國掠奪一空的燕京之地,還被宋徽宗封爲廣陽郡王。最後在金人背約南下的時候,逃回京城,沒有有效的抵抗,以至於最後纔有了靖康之恥的禍患。

靠騙最終是要暴露的的一天,童貫在金人南下之後被宋欽宗殺死。一個宦官能夠做到樞密使,並且還能靠欺騙獲得王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北宋用這樣的人滅亡一點都不可惜。

第七位:王振

王振,王先生的大名盡人皆知,因爲他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損失殆盡,因爲他大明皇帝淪爲敵國俘虜,也是因爲他大明差一點就亡國,如果不是有個于謙,大明在土木堡之變之後能不能存在還不好說。王振和以上六位相比實在是壞的流油,其他六位不管如何至少還是知兵領兵,而王振完全就是不知兵瞎指揮,以至於土木堡的慘敗,筆者不想多說他,把他列出了,完全是一五年土木堡太出名了,影響太大了。

總結:宦官雖然因爲身體殘缺,不發一些禍國殃民之輩,但是在這一個特殊的人羣中,歷史上還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比如前四位宦官都是比較有能力的軍事將領。除了領兵的之外宦官也不乏忠義之士,比如唐玄宗的高力士。筆者認爲看待宦官需要從兩面性去看,比如汪直罪大惡極,但是卻爲人大度,善於兵事,可謂有好有壞就看哪個角度去對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