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同樣是卑微出身,朱元璋和李自成結局爲何差這麼大?

同樣是卑微出身,朱元璋和李自成結局爲何差這麼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同樣是出身卑微,同樣是時局動盪,同樣是揭竿而起就能呼風喚雨,朱元璋做到了改天換日,李自成卻兵敗被殺,做了一年零五個月的皇帝便潦草收場,最後爲滿清做了嫁衣裳。朱元璋與李自成究竟有什麼差別,使得他們的結局能夠如此懸殊?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怪人認爲,朱元璋與李自成“創業期間”至少有以下幾點不同:

1.戰略根據

朱元璋起事於安徽鳳陽,帶着一大批淮西子弟在安徽站住了腳跟,又平定了陳友諒、張士誠,到後來,長江以南基本上全部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而且“創業期間”,長江以北還有一個擁立“小明王”的劉福通做牽制,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盡。

反觀李自成呢?漢中舉事之後便是跟着義軍打擊明庭,在曠闊無垠的江北大地上,別說是牽制的勢力,就連一個自然屏障都沒有,而且南方未定,四川有匪,後金又屢屢發難,將自己陷入到了腹背受敵的局面。

2. 階級轉變

如果說天時地利之時次要因素,那麼主要原因便是李自成階級轉變太慢了,或者是說他根本沒有想過要去轉變。

朱元璋有一定勢力之後是怎麼做的?首先嚴明軍紀,其次是賣給你地方鄉紳都牢牢的籠絡到自己身邊,使得朱元璋每到一處,秋毫無犯,美名傳千里。不僅百姓歡迎,就連鄉紳們也都支持朱元璋。朱元璋成功的從農民階級完成了向地主階級的轉變。

反觀李自成,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農民階級具有侷限性。闖王一進城,什麼都忘了。以前吃過的苦,受過的罪,好像都要在入京城的那一天得到回報與滿足。見小利而忘大義,這就是對大順政權的完美概括。李自成對部下約束不嚴,對鄉紳態度惡略,這樣的朝廷還能得到支持嗎?就來說吳三桂投降滿清,我倒覺得正常,畢竟大順政權是爛泥扶不上牆。

3.軍事策略

同樣是卑微出身,朱元璋和李自成結局爲何差這麼大?

軍事策略這方面,不得不說朱元璋是更勝一籌。當朱元璋接回“小明王”,在安徽匯聚一定勢力之後,便採取了“先優後劣”的軍事戰略。陳友諒作爲當時義軍之中勢力最大的集團,朱元璋變首先對他下手,在鄱陽湖大戰之中,全殲陳友諒部。張士誠守着個安樂窩不思進取,最終脣亡齒寒,被朱元璋輕鬆蕩平。剩下一個奄奄一息的北元朝廷,豈不是囊中之物,都不用御駕親征,派徐達前去就夠了。

李自成呢?他崛起於西北大地,進駐中原,再拿下河南等地之後,因該好好想想下一步是不是應該直擊北京。我認爲這並不是絕佳之策。爲何?

因爲明庭雖大,但是四面樹敵:北邊的滿清、中原的李自成、西南的張獻忠,就算有實力也已經被瓜分徹底。此時的他並沒有“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治覺悟,而是直搗黃龍。這樣一來是徹徹底底的將自己送入衆矢之的,就應了那句老話:“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爛的早”,滿清、張獻忠都會將你當成心腹大患。

李自成的舉動,就好比是先將弱的吞併了,再去面對強敵。這一過程中,強敵的勢力不僅沒有削減,但而在不斷增長,以逸待勞,待時機一到,百年一句殲滅李自成部,事實也是如此,滿清不就是就是撿了這麼一個大便宜嘛?這就叫做:爲他人做了嫁衣裳!

4.格局觀念

朱元璋早有帝王之心,從他每到一處的態度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嚴明軍級是爲了安撫民心;拉攏鄉紳是爲了獲取更多的政治資源;廣招賢士是爲了擴充智囊。朱元璋在佔據金陵之後,曾經修善國一個“禮賢館”,就是爲了請天下名士爲其效力,而且還勤勉好學,提倡儒教,就是因爲朱元璋他自己明白:打江山靠刀槍劍戟,但治江山卻得靠孔孟之道!

李自成呢?以爲佔領了北京便有了稱帝的資本,殊不知,自己毫不在意的野蠻行徑已經將政治資本浪費的一乾二淨,迎接他的只有滅亡,因爲他已經將自己的勢力塑造成一個“孤家寡人”的形象。既然仕族們對你不滿,又何必爲你效命呢?

結束語:記得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內部流傳這一句話:“我們不能做李自成,進了北京什麼都忘了。”這一說便是領袖對手下各級別軍官直接的約束。不能用單純的軍事觀點看待問題,只有深耕與民衆並與他們打成一氣,這個國家的建立纔是有希望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