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對王爺一向比較嚴格,爲何醇親王能有三座王府?

清朝對王爺一向比較嚴格,爲何醇親王能有三座王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入關之後,封了相當多的功臣爵位,當然,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宗室子弟。在古代的皇室當中,一般只有皇帝的兒子才能夠被封爲親王、郡王,被稱爲王爺,顯赫一時。但是清朝吸取了明朝王爺勤王的教訓,爲了防止王爺到以後有威脅朝政、起兵造反的威脅,清朝對於王爺的權力分管相當的嚴格,一律只封王不封地,而且所有的王室成員都只能在京城居住,想要離開京城必須上報朝廷,批准了纔可以。

清朝對王爺一向比較嚴格,爲何醇親王能有三座王府?

所以朝廷在京城的各個地方都給王爺們分封了封地,讓他們建造自己的府邸,基本上都是相當的富麗堂皇的,尤其是親王府,更是其中的翹楚,其豪華程度和建設精巧,都是其他的王爵沒有辦法相比的。但是一般來說,王爺府再豪華,也只能有一座,一個王爺不可能在京城到處買地置辦物業,不然別人怎麼住呢?不過清朝的醇親王府在這個方面卻有點特殊,它和別的王府比起來,並沒有更大或是更加豪華,而是更多。

清朝對王爺一向比較嚴格,爲何醇親王能有三座王府? 第2張

醇王府一共有3座,分別位於北京西城區的太平湖東,北京西城區後海北和中南海的西北角。其中位於西城區太平湖東的醇王府是最早修建的一座,它的前身是康熙皇帝時期的武英殿大學士明珠的宅院,明珠的長子很有名,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詞人納蘭性德。不過到了乾隆皇帝時期之後,明珠一家漸漸敗落,當時的權臣和珅對於他們家的宅院是早有覬覦,想辦法弄到了手。但是嘉慶皇帝沒多久就把和珅給收拾了,因此這座宅院就充公了,後來被上次給當時的成親王,變成了成王府。

因爲是親王,所以成王府獲得了擴建,佔地達到4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精巧,還有庭院,很是豪華。直到同時皇帝時期,這座庭院被賞給了醇親王奕譞,從此就成爲了醇王府。醇親王的第二個兒子載湉被慈禧選爲社稷的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清朝的規定,皇帝登基之後,他出生的地方或者是居住地將被改造成宮殿或者是廟宇,來保留龍氣,因此醇親王一家子不得不搬出來,在後海的北沿修建新的醇王府。

清朝對王爺一向比較嚴格,爲何醇親王能有三座王府? 第3張

因爲位置靠北,這座新的醇王府又被稱爲北府,1891年奕譞逝世,他的第五個兒子載灃繼承了醇親王爵位。載灃也是個比較有名的晚清貴族,當時清朝政府與外國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第一條就要求清朝政府派遣親王級別的貴族去德國向德國皇帝道歉,當時就是由載灃負責這個事情。載灃很有骨氣,堅決不肯向德國皇帝下跪,贏得了朝廷的好評。

載灃的長子被慈禧再一次看中,成爲了後來的宣統皇帝,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由於家裏又出了一位皇帝,因此載灃等人又不得不重新從北府裏面搬出來,於是朝廷又在中南海的西北角劃了一塊地給載灃用來修建新的醇王府。慈禧在當時還讓載灃任攝政王的職位,因此第三座醇王府又被稱爲攝政王府。

醇王府終究是親王府,規模和建制都是不能低於之前的兩座王府的,因此也是一項非常好大的工程,一直到清朝滅亡都沒有修建完工,也可以看出來一直到清朝覆滅,滿清貴族們對於物質上的享受都是沒有一個下限的,修建一座親王府,需要消耗的錢財豈止數十萬,醇親王一脈就擁有3座醇王府,所以封建貴族在很大程度上是導致了中國在近代歷史上落後捱打的原因,爲了滿足他們的私慾,國庫當中大量原本要用來促進社會發展的資金都被用來當作了修建宮殿、王室活動的經費等,他們的滅亡也就不奇怪了。這就是晚清歷史上數量最多的一個王府:醇王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