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李廣最後什麼結局?

“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李廣最後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元二年(675年),唐代文學家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哀嘆命運之不順,路途之艱險。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李廣難封”,古人傾注了很多的感情。從王勃文字中,可以窺探一二。“李廣難封”是一道永遠嚼不爛的梗,乃至成爲古代人才感嘆生不逢時的範式。

李廣是漢代最爲知名的漢朝將軍之一,其名氣可以和衛青和霍去病相提並論。然而,與兩位少年英才相比,李廣勤勤懇懇拼殺了40餘年到死都沒有封侯,讓人倍感惋惜。

李廣爲什麼沒有被封侯,歷來是人們談論最爲激烈的話題之一。

《史記·李將軍列傳》給出了我們第一手的答案:

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爲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吾嘗爲隴西守,羌嘗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朔曰:“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相面之人王朔斷言,李廣沒有封侯和殺降有關,殺降自古不詳,直接影響了李廣的封侯。這種論斷充滿違心色彩,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

“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李廣最後什麼結局?

除了一手資料外,世人對於李廣不能封侯也給出了具體的推測,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軍功不夠。李廣有其名,也有其實,但並無其功。怎麼說呢?漢代封侯的標準,相對於秦朝時難度增大不少。除了捕斬敵軍重要將領之外,還要斬敵千級以上。李廣前期對匈奴作戰以防守爲主,後期出擊戰中只取得了三次不見敵人和二次覆沒的尷尬戰果。

二是運氣不好。李廣年輕時,打出了很多以少勝多,驚世駭俗的經典戰役,但西漢的國力有限,並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對匈奴的作戰;及至漢武帝時,漢朝扭轉被動,主動出擊,此時李廣已經垂垂老矣,漢武帝並不同意他去進擊匈奴老巢,後來勉爲其難,讓他做了前將軍。李廣固執己見,在漢軍出塞後,又迷失道路,最後落得自盡的下場。

三是治軍不嚴。一方面,作爲主要將領,李廣喜歡單獨行動,常常使自己處於險境,很多次都是僥倖生還。用兵並不是逞個人之勇,李廣所起的作用並不正面。另一方面,李廣的軍隊管的非常寬鬆,這與治軍嚴明的程不識形成了鮮明對比。

“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李廣最後什麼結局? 第2張

綜合來看,無論在硬件上還是在軟件上,李廣離封侯都有一定的距離。既然如此,爲何人們時常爲李廣鳴不平呢?

一方面,李廣名氣太大,以剽疾迅猛、騎射精絕著稱,是匈奴最爲害怕的漢代將領之一;另一方面,李廣爲人非常正直,而且體恤士兵,但李廣不善言辭,只懂得做事,並不知道表功。李廣的行爲感動很多人,正如司馬遷所寫“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爲一個有遺憾歷史人物,李廣其人是受到司馬遷高度認可的。司馬遷寫李廣,着墨很多,突出了很多細節,其感情可見一斑。不過從落寞英雄論,司馬遷筆下的李廣,不是李廣,而更像不得重用,甚至被折辱的一類人,這無疑暗合了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的心境。這是“李廣難封”持久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