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司馬懿爲什麼會中空城計?他真的沒看穿嗎?

司馬懿爲什麼會中空城計?他真的沒看穿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懿爲什麼會中諸葛亮的空城計?

小時候聽大人講諸葛亮擺“空城計”的故事時,心裏就一直納悶:那個絕頂聰明的司馬懿,他爲什麼竟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呢?難道他真就那麼傻?

後來一天天長大,讀《三國演義》了,這個問題仍舊作爲一個巨大的問號,一直都懸在自己的腦子裏面,久久不去。 近日無聊,再看《三國》,想想三年間的個人工作情況,終明白其中道理。

似乎不能僅僅用“多疑”二字作爲司馬懿突然撤兵的惟一理由。那樣,似乎總顯得過於草率了,況且也難圓其說。是啊,連一箇中等智商的人,只要他稍微地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隊先行攻入城去試探一下;或乾脆派大兵先將空城包圍起來再說(反止他司馬懿手下帶着十五萬大兵,而當時蜀方正遭慘敗,已不可能組織起任何強大的反擊了),倒要瞧你諸葛亮這琴,究竟能彈到幾時?

司馬懿爲什麼會中空城計?他真的沒看穿嗎?

然而沒有!這些措施一樣都沒有!這些個連我們普通人都能想得到的、顯而易見的現成辦法,那一向以能征善戰且老謀深算著稱的司馬懿,竟然全都沒有想到。面對眼前的那座小小空城,司馬懿所做出的惟一反應竟是——退兵!太反常了!而這反常行爲的背後,莫非竟隱藏着什麼不爲人道的玄機?

司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舉措,或許只有在那小小“空城”之外的更大空間裏,我們才能尋找到合理的解說。

我們知道,司馬懿這個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滿着艱險的。他時常遭人嫉妒,政敵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牽制。曹操在世時,就對司馬懿一向很有戒心。他曾對華歆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爲國家大禍。”曹丕即位後,司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青雲直上,做官做到了驃騎大將軍。後來到了曹睿做皇帝時,司馬懿領兵與諸葛亮對壘,在戰場上成爲諸葛亮的勁敵。戰場上的數度交鋒,諸葛亮是充分領教過司馬懿的厲害的。但中國人的“聰明”就體現在,打仗也好,競爭也罷,不喜歡憑“實力”,不喜歡靠“真本事”。好比這諸葛亮吧,他就不太願真刀真槍地去跟司馬懿幹。這諸葛亮每每遇到強勁敵手時,通常更喜歡跟對手搞陰謀。這不,他僅是利用曹睿對司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麼點兒壞,就把這堂堂的司馬大將軍給拉下了馬!

諸葛亮使出的壞點子叫“反間計”。他派人到洛陽等地散佈司馬懿謀反的謠言,同時又四處張貼司馬懿興師廢君的榜文告示。曹睿果然信以爲真。而朝中司馬懿的那班同僚們,像很多中國人這種時候通常都會表現的那樣,紛紛地對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真正肯替他求情說話的,極少。幸虧大將軍曹真可惜他司馬懿是個難得人才,上奏力保,司馬懿才僥倖撿了一條命。但那顯赫的職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他便只得回家去養老了。

風雲變幻,諸葛亮出祁山伐魏,屢敗曹軍,曹魏全軍上上下下,沒有人能是諸葛亮的對手。眼看着,曹魏的江山就危險了!

事情有時就是這樣的耐人尋味,國家的危機,對某些人來說,往往卻反而倒是好事,是機會。這說法看似荒謬,卻被中國的歷史與現實,一而再、再而三地證明着。司馬懿的復出,就正可做個極好的例子。魏國面臨着的嚴重危機,使魏主決定重新起用司馬懿。而那本來已打算着要老死家鄉的司馬懿,在這曹魏國難當頭之際,竟然戲劇性地時來運轉了。

司馬懿爲什麼會中空城計?他真的沒看穿嗎? 第2張

司馬懿是何等樣人。經此大起大落,他何嘗還不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能臨危授命被任命爲“平西都督”,在某種意義上講,竟全靠的是諸葛亮的“功勞”。因爲滿朝的文武,此時只有他司馬懿可在疆場上與諸葛亮去一較高低。有諸葛亮一天在,他司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敵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哪天諸葛亮一旦不在了……

在“空城”裏虛張聲勢的諸葛亮雖然勢單力孤,此時雖正是殲之滅之的大好時機,但老於世故、深謀遠慮的司馬懿,這時候卻不能不去考慮許多戰場之外的東西,比如,在一旦魏軍大獲全勝滅掉蜀國後,自己個人的生死存亡。很顯然,一旦抓住了諸葛亮,魏國面臨的大敵也就不復存在了。既然魏國不再有致命的死敵,自己也便失去了獨特的價值,就很可能會在動不動就激烈地“內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敵們置之死地。

中國的事兒往往就是這樣,很多東西不是幹不成的,而是當事人出於各自的某些切身的利害考慮,有意地設置障礙,成心地不願去幹成它!而在中國的傳統與現實中,形形色色的“內耗”,也向來都是一道異常可怕的“風景”。老於世故的“人精”司馬懿,又如何敢無視之?斷然地決定不進“空城”,放宿敵諸葛孔明一馬,豈不是同時也就爲自己留出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我想,這或許纔是司馬懿最終沒有派兵去拿下那唾手可得的“空城”,眼睜睜放走夙敵諸葛亮,那難以向人明言的苦衷吧?朝中殘酷的傾軋與“內耗”,或許不能不成爲這位“平西都督”作出一項決定時,無法不時時去反覆掂量與考慮的重要因素,因爲,這些是他的“工作環境與背景”。他司馬大將軍雖已趕到了“空城”的城下,雖已眼看着勝券在握了,但就在此時,我們看到的卻是,書中的司馬懿,竟突如其來地下令撤兵了!

大凡是讀過一點點“三國”的人,對“空城計”的這段情節,當然都肯定是熟知的。這一明顯反常的決定,若稍稍去加以思索,你便會發現很多的疑問。正是這種種蹊蹺和疑問,引起了我對此進行探究的強烈興趣。而隨着這一探究的逐漸深入,我的目光,也漸漸由那座小小的“空城”,進入到了瀰漫着重重迷霧的中國文化傳統中,進入了這一傳統中那黑黢黢的深層結構……

司馬懿中諸葛亮空城計的真正原因

郎鹹平曾說:司馬懿縱然多疑,但既然已經兵臨城下,向城牆上的諸葛亮發射一陣箭雨,應當沒有任何風險。如果司馬懿這樣做了,諸葛亮恐怕早成了“刺蝟”。這一點實在很讓人疑惑。所以司馬懿是怕“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功臣亡”。

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司馬懿的扮演者魏宗萬演繹得非常傳神,司馬懿微閉雙目,凝神細聽,聞絃歌而知雅意。直到諸葛亮琴絃驚斷,司馬懿恍如夢中驚醒,惶惶退兵。那麼,司馬懿在這琴音中到底聽出了什麼?

他聽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彷彿看到了文仲,看到了韓信。司馬懿知道他大軍衝進西城,諸葛亮斷無生路,蜀漢柱石崩塌。鼎失一足,天下傾覆。從此魏國西路再無憂患,司馬懿將再無用武之地。而彼時他立足未穩,遲早遭到曹氏迫害。而諸葛亮在一天,朝廷就需要他一天,他的生死存亡竟繫於這位對手身上。

果然,隨着諸葛亮六次北伐,司馬懿漸漸篡奪了曹魏的軍權政權。如果他當年生擒了諸葛亮,哪來的三家歸晉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