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末五代時,由於皇權衰微,兵權旁落,因而兵變不斷,不僅禍亂朝政,而且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發展。"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造成了先秦以來的儒家文化受到很大的衝擊,使得當時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發生改變。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自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來,宋朝以文治國的基本基調就算是定下了。儘管軍事上宋被周邊國家暴揍了個遍,但在經濟、文化、科技上都達到了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無法企及的高度,所謂"登峯造極於趙宋一世"就是如此。

雖然宋的滅亡要一定程度上歸咎於他的"重文輕武"的國策上,武將的地位堪比看門狗,簡直慘不忍睹。但是以武立國的宋也不一定見的國祚長久,看秦、隋兩代,均是以武治國,結果二世而亡,大漢延綿數百年也是內亂不斷。因此可見延長國祚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崖山之後無中華"大宋的滅亡令無數人惋惜,有人認爲丟了燕雲十六州的大宋是瘸了腳的大宋,也有人說大宋是生錯了時代,在大宋弱,而是當時的蒙古、金、遼太猛,宋的強在與他們相比之下反而是一種弱。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第2張

在以往,中原王朝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不過是一羣尚未開化的遊牧民族,戰鬥力有限,基本就是靠着搶劫式的打法來中原王朝搶一波就走,而宋面對的是一羣已經漢化了的,有着自己固定領土的農耕國家,他們也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也有着完備的戰爭機器。他們對待戰爭的方式也已不再是搶了就跑,而是攻一城,佔一城,然後消化其資源,同化其人口。

在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亂後,"兵強馬壯者爲天子"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趙匡胤看着皇帝像走馬燈一樣換的同行前輩們,不禁問自己,今天我造別人反,別人以後就不會造我的反嗎?那該怎麼辦?只要武將沒兵就可以了嘛,宋太祖於是"杯酒釋兵權",徹底解除當初的老下屬們的兵權。

不僅作爲皇帝認爲五代十國這個亂世容易莫名掛掉,文人、武將、百姓也是這們認爲,文人覺得大亂之世不僅自己的身家性命難以保障,而且齊家治國的理想根本難以實現。別以爲刀口上舔血的武將們很樂意處於亂世之中,武將們打仗的目的世什麼?還不是榮華富貴嗎,而現在的皇帝願意給自己榮華富貴,那麼誰還想膽戰心驚的過日子不是?百姓們更是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所以重文輕武是社會各階層的共識。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第3張

宋朝重文輕武是因爲之前的五代十國是重武輕文,所以宋朝有些矯枉過正了,因此形成了重文輕武的局面。

因爲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尤其是開國皇帝,在開國以後,就會總結之前朝代尤其是前朝的亡國原因,借鑑之前朝代制度上的優勢,以參考其失敗之處,來完善本朝的制度,所以越到後面,往後的朝代參考的越多,制度自然越完美,因此明清被稱之爲君權高度集中朝代。

而在這個借鑑過程中,一般來說前朝對於本朝影響最大。以明朝來說,明朝爲什麼有剛明之稱呢,很大原因在於明朝開國以後,主要借鑑了唐宋的得失,雖然前面是元朝,但主要借鑑了宋朝的利弊之處,因爲宋朝對外太過軟弱,所以明朝對外是絕不讓步,寧死不屈。

自古以來新朝皆以前朝爲殷鑑,所以秦始皇以春秋戰國的同袍混戰而推行郡縣制,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漢高祖劉邦又戒秦亡之孤立而大封劉姓王,讓漢雖亡國,但不失天下。所以在讀史實切記不可專注於一個朝代,而是可以多個朝代一起看,眼光放長遠一些,如在讀宋史之前,多去讀讀晚唐、五代史,這樣對於宋崇文抑武的做法就會理解許多。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第4張

宋是根據科舉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步入仕途的。於是出面了所謂宋真宗在《勸學詩》所描寫的"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局面,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風氣。士人們對科舉考試的狂熱追求,讓這些士人知識分子傾畢生精力專注於追求科舉功名,根本無暇顧及其他,這樣底層平民階級就不會對統治階級造成威脅。

根據《寶佑四年登科錄》所記載:寶佑四年錄取進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184人,平民階級就有417人。可見,在當時社會,平民百姓如果要進入仕途,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科舉考試。

儘管終宋一世,不失武將,也不失儒將。很多行軍打仗的將領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化素養,如辛棄疾、岳飛等。但是宋的重文輕武的國家意志,把送人的三觀都改變得很徹底,在五代當兵是一種光榮的事,而到了宋朝以當兵爲恥,以靠功名爲榮。這要是放五代,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連墳都找不到。

但是宋之不振,並不能全歸因於重文輕武,因爲這種國策不過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種糾正。具有很強的進步意義,也適應了時代的發展。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第5張

雖然宋朝因爲重文輕武,在今天被很多人罵的狗血淋頭,但就當時的五代十國重武輕文的背景來說,宋朝如果不重文輕武,那麼恐怕又是一個短命王朝,結束不了五代十國大亂世,還不知道五代十國又要亂到何時。可以說重文輕武還是有着其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限制了武將的權力,使武將不能犯上作亂,宋朝不至於走上之前老路,因爲武將謀反成爲短命王朝。宋朝也因爲自身的穩定,方纔結束了五代十國大亂世,大致統一了中國。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有三大發明"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發明於宋朝或在宋朝得到實際應用的,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也是在那時發明並使用的,寫《夢溪筆談》的那位科學家沈括,就生在宋朝,被稱爲"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宋朝百萬人口的城市達到了五個,城市化率達到了30%,出現了一大批世界首創的製造廠與加工廠,經濟總量達到了全球的75%。宋朝是最接近現代的封建王朝。如果你選擇穿越,是不是願意生活在這個世界經濟第一、文化第一、科學技術第一的超級大國呢?

宋朝爲何會“重文輕武”?如何評價宋朝“重文輕武”的局面? 第6張

不過宋代對武將們的限制、束縛,讓帶兵打仗的將領們的水平往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例如岳飛北伐時,宋皇在後不僅沒什麼幫助,反而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飛回京。讓岳飛不由大泣:"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重文輕武政策,爲宋朝的穩定和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沒有什麼政策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一味抱守殘缺,必然陷於失敗。對於宋來說:興也"重文輕武",亡也"重文輕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