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廷爲什麼不選擇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呢?

明廷爲什麼不選擇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明朝,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其實明朝已經在事實上放棄了遼東,從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在遼東戰場已經喪失戰略主動性,最後只剩下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寧錦防線,第二道防線是山海關防線。

現在很多人對山海關有一個誤會,認爲吳三桂如果不放開山海關,清軍可能根本無法入關,作爲“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人們對山海關的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這是因爲明朝時期對山海關的“投資”太大,從明朝洪武到成化、嘉靖、萬曆、天啓、崇禎六朝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明朝防禦東北的重要軍事要塞。即使是現在來看,山海關也是相當雄偉壯麗,是旅遊的絕佳去處。

明廷爲什麼不選擇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呢?

在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在遼東的領土接連淪陷,天啓二年,後金軍隊開始有向遼西運動的趨勢,當時袁崇煥一個人到山海關外查閱地形,後向天啓帝上疏“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對於穩定當時明廷的恐慌情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袁崇煥不久被破格提拔爲兵備僉事,督關外軍。

可以說,山海關這個如此重金打造的軍事城防系統,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尤其是在心理方面,但是如果說直接放棄寧錦防線,然後固守山海關,那真是很愚蠢的方式。

實際上,如果縱觀整個明末清初的戰爭中,山海關壓根就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就連最後的山海關大戰的雙方也主要是明朝在遼東的殘餘勢力與李自成之間的戰爭,而並不是以防禦滿洲爲目的,說吳三桂開關放清軍入關,本來就是無稽之談。

真正決定明清之戰的主戰場,其實還是寧錦一線。

寧錦一線是哪裏呢?其實就是以錦州與寧遠爲中心設置的一條防線,寧遠城也就是現在的葫蘆島興城市,如果沒有寧錦防線,也許明朝在遼東早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光憑藉山海關,一旦被清軍突破,後果十分嚴重。

在天啓元年,後金先後攻下瀋陽、遼陽等在明軍在遼東的軍事重鎮,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孫承宗被臨危受命,主持遼東防務,當時明廷就認爲應該把防守的重點放到山海關,直接放棄關外的據點,新擔任遼東經略的王在晉決定在山海關外八里鋪修築重關,派遣四萬兵馬駐守。

當時孫承宗詢問王在晉應該如何佈局,王在晉認爲應該新設立四萬軍隊,以重兵壓在山海關附近。

孫承宗卻認爲在新城駐紮四萬人,如果不能抵擋住後金,無法妥善處置,如果放新城士兵回舊城,後金軍隊也就跟着進來了,這是無法承擔的後果,王在晉的策略遭到孫承宗的激烈抨擊,孫承宗認爲王在晉是閉關自守,不足以守住遼東,後來孫承宗罷免了王在晉的遼東經略之職務。

明廷爲什麼不選擇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呢? 第2張

相比之下,孫承宗認爲守山海關還應該守關外,當時袁崇煥向孫承宗請示要在寧遠駐紮五千兵力,以圖取在遼東能夠有一個據點,進一步還可以奪取錦州。

孫承宗督師遼東四年,先後修復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寧錦防線得以築成,明軍也與後金形成對峙的局面,一直到孫承宗被罷官歸鄉,後金纔敢躍躍欲試,向遼西進軍。

事實證明孫承宗的策略還是比較靠譜的,在天啓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發動大軍來襲,遼東經略高第認爲應該將兵力收縮到關內,袁崇煥極力反對,據理力爭,強烈表示“兵不可撤,城不可棄,民不可移,田不可荒。”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寧遠之戰,袁崇煥將沉重的艦載炮架到城池上,而後金軍隊明顯不擅長攻城,在袁崇煥的強烈炮火攻擊下,後金軍隊最後不得不撤退,據說努爾哈赤在這次戰役中受傷,死於第二年。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後爲了鞏固自己的汗位,當即率軍再次來攻打錦州和寧遠,在袁崇煥等將領的固守下,皇太極不得不再次撤退,並且得出了不再與明軍打城防戰的經驗教訓。

在此後,皇太極選擇以輕兵繞過寧錦防線,從遵化入關進行縱掠,而不攻堅。

而在明清國運之戰的鬆錦大戰中,主戰場還是以寧錦防線爲主,儘管在這場戰爭中,明軍精銳盡失,但是清軍還是沒有突破寧遠城。

一直到1644年初李自成農民軍從西北向北京進發,崇禎下令吳三桂入關勤王,吳三桂纔將軍隊調出寧遠城,開赴關內。

也就是說,在明朝滅亡之前,清軍始終沒能從正面突破寧錦防線,這足以說明寧錦防線的重要性。

事實上,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中,錦州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東野拿下錦州就標誌着遼瀋戰役已經勝利一半。

所以,如果明廷放棄寧錦一線而固守山海關,實際上是相當愚蠢的行爲,如果被清軍長期針對,山海關可能根本抵擋不住,這也是爲什麼山海關依然雄偉壯麗,那是在戰爭中受的損傷比較小,說到底,山海關的象徵性意義要大於實際軍事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