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來看看朱元璋如何評價

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來看看朱元璋如何評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七國之亂,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朱元璋與太子朱標在文樓進行了一次對話,內容如下:

朱元璋:近與儒臣講說經史何事。

朱標:昨講《漢書》七國叛漢事。

朱元璋:此曲直孰在?

朱標:曲在七國。

朱元璋:此講官一偏之說。宜言景帝爲太子時,常投博局殺吳王世子,以激其怨,及爲帝,又聽晁錯之說,輕意黜削諸侯土地,七國之變,實由於此。

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認知中,“七國之亂”的根源是景帝對諸侯過於薄情寡義,以致於諸侯心生不滿,所以才導致叛亂的發生。而且朱元璋進一步告誡朱標,作爲一個太子,要懂得和睦九族,多施“親親”之恩,這樣就能避免藩王之亂。

更進一步分析,朱元璋認爲,“七國之亂”並不是藩王制度的問題,也不是藩王自身的問題,而是皇帝在落實藩王政策中出現了問題,沒有能夠正視藩王的需求,對給藩王的待遇不夠。

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來看看朱元璋如何評價

自以爲找到藩王作亂根本原因的朱元璋,便無視歷史的教訓,更不顧羣臣的勸阻,執意施行封藩制度。因爲他很自信,自己一定能夠克服封藩制度制度的弊端,比如說提高諸藩王的待遇。

事實上,洪武年間的藩王,無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待遇,都比其他朝代高很多,尤其是坐鎮北方邊境九鎮的九位藩王,不僅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在很多時候還可以干預地方政務,已經是實質上的國中之國。

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來看看朱元璋如何評價 第2張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四月第一次實行分封,一口氣就封了10個親王,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也是在這次被封爲燕王。在封地,這十位親王,每個人都具有十分大的權力,尤其是軍事權力,“護衛甲士, 少者三千, 多者至萬九千人”,朱棣這樣負責戍邊的藩王則只會更多。

眼看漢朝、晉朝藩王那樣的尾大不掉之勢就要形成,洪武九年,葉伯巨上書朱元璋,從“七國之亂”分析到“八王之亂”,最後得出結論“分封逾制, 禍亂立生”,因此希望朱元璋能夠“及諸王未就國之先, 節其都邑之制, 減其衛兵, 限其疆理”。結果朱元璋勃然大怒,大喊道:“小子間吾骨內, 速逮來, 吾手射之”。就這樣,葉伯巨被逮捕,並死於獄中。

當然,事實最終證明葉伯巨的看法是正確的,朱元璋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封藩制度的弊端,明朝還是因此陷入了三次動亂,尤其是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直接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走向。只不過這種結局,朱元璋看不到,葉伯巨也沒法看到,只能留給後世去評說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