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北周政權是怎麼一步步被權臣篡奪的?

揭祕:北周政權是怎麼一步步被權臣篡奪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北周。

人類社會最初的權力非常樸素,誰跑得快、誰力氣最大、誰能夠帶着大家打到最多的獵物,誰就是老大,就有權力。這種樸素的權力能管的人不多,撐死一個幾百上千人的部落,而且權力來源清晰可見,完全屬於自身素質,還是不能保證終身萬世享有的素質,權力隨時可能被競爭者取而代之,更別提順利傳給後代。

但隨着部落擴大到幾萬、十幾萬乃至上百萬時,最高權力就不可能樸素了,一是大多數部落成員都不能再直接接觸到首領,距離產生美,也產生神祕感,成員們不再瞭解首領;二是首領自身也越發需要鞏固權力,會極力編造權力神聖、神祕的謊言,使得反抗者減少;三是首領憑藉自身威望和權力支配最多的資源,往往能夠擊敗反對者,殺雞儆猴之後,反對者自然少了。

揭祕:北周政權是怎麼一步步被權臣篡奪的?

反對者少,首領就能安穩地坐着位置,實現終身制,接着能夠對後代進行培養,如果後代夠爭氣的話,世襲制也就順其自然了。

當然,肯定有人能夠直接接觸到首領的,對應於帝制時代,這幫人就是大臣、宦官、后妃、宗室以及外戚等勢力,他們跟老百姓不同,他們是清楚皇權交替過程的,不會鬧出皇帝用金鋤頭的笑話,皇權的最主要敵人就是他們,但皇帝統治天下的幫手也是他們,這就是權力的矛盾。

放到北周,楊堅原本是北周的大臣,最後卻奪了宇文氏的權,就是因爲皇權衰弱,一旦有大臣獲得絕大多數大臣的助力或者默許,皇帝根本無力阻攔改朝換代。

皇權衰弱是那個時代各個政權共有的問題,不過北周的問題又有些特殊,因爲北周從建立伊始皇帝的威望就不夠。

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是西魏八柱國之首,可跟北齊奠基人高歡相比,他並不是一路從首領身份打上來的,他與其他幾位柱國的關係並不是首領與臣屬的區別,只是勢大首領跟勢小首領的區別,因爲宇文泰成爲老大本身就是諸將權宜的結果,作爲回報,他勢必要給諸將足夠大的權力。

八柱國中,宇文泰總領百官,督中外軍。廣陵王元欣是西魏宗室代表,本人並無多大才幹,是皇族在軍隊中的門面,地位僅次於宇文泰。剩下六位柱國各督兩位大將軍,加起來就是十二大將軍。

這些柱國跟大將軍跟宇文泰的關係是同僚而非臣子,爲此宇文泰晚年對他們進行拉攏分化、排異打壓,逐步提升自己的威權。

但宇文泰五十歲就去世了,這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既沒登上帝位,也沒安排好後事,畢竟他的威權不等於宇文家族的威權,他的嫡長子宇文覺才16歲,在諸將朝臣中根本毫無威望,爲了家族延續,宇文泰把後事託付給了侄子宇文護。

宇文護一直跟着宇文泰南征北戰,威望肯定是比宇文覺高的,卻也比不上宇文泰,儘管他在勳貴於謹等人的支持下穩定住了局面,並推堂弟宇文覺完成禪代,但北周的皇權弱勢就此定基,還難以彌補。

宇文護爲了加強皇族權力,不斷採取措施對付勳貴,削弱異己勢力,單柱國就滅了好幾個,三朝岳父獨孤信就是被他收拾的。可宇文護集來的權不會上交給宇文覺,這樣又不可避免地出現君臣矛盾,結果就是宇文護接連廢掉宇文覺和宇文毓,最後被宇文邕幹掉。

宇文護專權屬於兩邊不討好,被他打壓的勳貴自然是憤恨不已,被他架空的宇文邕也極其不滿,偏偏宇文護在軍事上極少建樹,憑藉軍功進一步提高地位乃至奪位的路子被他自己堵了。

宇文邕則是北周典型的強勢君主,在位期間誅殺權臣宇文護,對內推行種種制度,甚至爲隋唐描繪了藍圖;對外滅北齊,伐突厥,武功赫赫。

憑藉一身文治武功,宇文邕壓住了國內的勳貴勢力,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楊堅就是其中一員,其父楊忠是西魏十二府兵大將軍之一,屬於高級勳貴,再算上勳貴間的聯姻,他的勢力盤是比較廣的,尤其這些勢力普遍對皇室不滿。

此外宇文邕的滅佛政策爲北周集聚了大量財富,同時也引發信奉佛教的各階層的不滿,如果高壓政策能夠持續,這種不滿自然可以隨着時間推移而消弭,但這時候,北周又出了兩項意外,一是宇文邕英年早逝,二是繼位的宇文贇是徹頭徹尾的昏君。

經過宇文邕的強力滅齊,北周的領土和人口都大爲擴張,可大規模戰爭的消耗也是很恐怖的,如果宇文贇是那種休養生息、慢慢消化北齊的皇帝,北周皇權說不定大有起色,然而昏暴無能的宇文贇對羣臣採取無差別打擊,父親留下來的託孤班底如宇文神舉、宇文孝伯、王誼等人,還有宗室長老宇文憲等人,都遭到打壓甚至處死。

揭祕:北周政權是怎麼一步步被權臣篡奪的? 第2張

另一方面,勳貴們也沒能獲得多大關照,宇文贇信任的只有那些諂媚之徒,無論是關中勳貴還是河北豪族,他都不予重用,想殺就殺,就是楊堅也收到過他幾次死亡威脅,要知道楊堅還是他的岳父呢。

再讓宇文贇鬧下去,皇權越來越衰弱,估計他最終的結果不是被廢就是被殺,一如南北朝歷史上的那些弱勢君主。

結果宇文贇暴斃了,導致北周幼主在位。宇文贇再廢也是個成年君主,說話肯定比小孩管用,有君主天然的勢,但幼主沒有,他只有一個皇帝的名頭,無威無權,無德無義,一旦有大臣具備這些,取代他就成了輕而易舉的事。

楊堅代周,一是北周宗室無人,他搶先當上了輔政大臣,繼而大權獨攬;二是憑藉勳貴的支持,以府軍瓦解三總管之亂,穩固地掌握局勢;三是北周皇族人望喪失殆盡,楊堅通過出身(勳貴)和信仰(佛教)兩方面迎合了各個階層,奪得人望,皇位已如囊中之物。

總的來說,楊堅代周,原因就是北周皇權衰弱,一旦皇帝不再強勢,皇位的選擇權就落入到勳貴手中,勳貴選中了楊堅,楊堅就取周而代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