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歷史上太子謀反的事件怎麼那麼多?

揭祕:歷史上太子謀反的事件怎麼那麼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這時候,封建王朝正式出現在了歷史上。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的功績是後世皇帝無法相比的。話說回來,秦朝建立後,問題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說秦始皇沒有確立皇位的接班人。

這就給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皇帝登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確立太子。不過在歷史上,隨着朝代的不斷髮展,每一個朝代確立太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太子一旦確立,就相當於未來的皇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揭祕:歷史上太子謀反的事件怎麼那麼多?

太子一詞,最早的時候,指的是大兒子,並沒有其它含義。根據《周易》記載“太子,太者,大也,至大無極,太上貴德。”,正因如此,太子纔沒有其它特殊含義。到了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被明確稱爲太子或世子。

此後太子一詞就代表了君主或者皇帝的接班人。漢朝的時候,皇帝的繼承人稱爲“皇太子”,諸侯王的繼承人則稱爲“王太子”。從漢朝之後,太子一詞就成爲了皇帝繼承人的專用稱謂,諸侯王的繼承人稱爲“世子”,這樣的規矩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

揭祕:歷史上太子謀反的事件怎麼那麼多? 第2張

封建王朝兩千多年,除非特殊情況,只要是皇帝就會有太子,那麼皇帝的位置就是太子的。皇帝必須在自己的直系男親屬裏尋找繼承人,自己的兒子自然而然是首選。可是奇怪的問題出現了,就是太子是皇位的接班人,爲何還會出現謀反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就是按照西周時期延續下來的嫡長子繼承製,皇帝的嫡長子一般會是太子。這一點是西周時期的規矩,但是在每一個朝代來說,都是不固定的。隨着朝代的更替,這個制度是會發生變化的。

皇帝的兒子實在太多,而爲了穩固朝局,太子又往往冊立得很早。可問題是隨着太子長大後,問題就會不斷出現。太子年齡越大,缺點越多,皇帝看太子越來越不順眼,想要換其他兒子的現象。比如說隋文帝得太子楊勇不夠節儉穩重而廢掉了他,改立了楊廣。

揭祕:歷史上太子謀反的事件怎麼那麼多? 第3張

太子作爲儲君,在封建社會其權力只會受到皇帝一個人的制約,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本人也經常會成爲違法亂紀的源頭,如果搞的太過頭也會令皇帝失望。於是太子就會鋌而走險。第二個原因就是太子作爲朝局的重要力量,會被政敵算計。

遇到膽大包天的政敵,甚至會爲了避免太子日後登基會秋後算賬,想盡各種辦法整垮太子。太子如果被政敵逼迫到走投無路,忍無可忍,起兵造反自然就是他唯一的選擇。這種例子的代表就是漢武帝的太子劉據。這就是漢武帝晚年時期的巫蠱之禍。

《資治通鑑》記載:“江充自以與太子及衛氏有隙,見上年老,恐晏駕後爲太子所誅,因是爲奸,言上疾祟在巫蠱。於是上以充爲使者,治巫蠱獄。”根據這樣的記載來看,江充因爲之前跟太子劉據有矛盾,害怕太子即位以後清算自己,便將巫蠱的禍水故意引到太子身上。

最後一個就是太子與皇帝既是父子,又是天敵。古代真正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實在是鳳毛麟角,太子即位時如果不能壓制住朝堂上的那些舊貴族和官僚集團就極有可能被篡權奪位。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是數不勝數。

皇帝在位時間越長,太子越危險。這是一個無論皇帝與太子父子關係有多親密,都無法解決和避免的問題。最爲典型的案例就是康熙皇帝與其太子胤礽。康熙帝在位時間達到了61年,這讓太子的缺點暴露無疑,更爲重要的是,太子對皇位產生了“着急”的情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