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偏心母親武姜與兒子爲敵,最後爲何還留下千古美名?

偏心母親武姜與兒子爲敵,最後爲何還留下千古美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武姜。

武姜,是申侯之女,她嫁給了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國君,即鄭武公。我們在春秋時期的文獻中,經常會見到名字帶有“姜”字的女性,這個字表明她的孃家姓姜,另外一個字,則大多是他夫君的諡號。

偏心母親武姜與兒子爲敵,最後爲何還留下千古美名?

鄭國夫人產子,本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然而,因古代人的封建迷信思想作祟,這樁喜事被蒙上了一層陰影。武姜生產的時候遇到了難產的情況,胎位不正,胎兒的腳先出來。女人難產是一件很受罪的事,即使以現代的醫療條件而言,遇到難產的孕婦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更何況是春秋時期了。那個時代並沒有剖腹產,所以,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作爲母親只能忍受痛苦。

對武姜而言,她恨這個孩子的理由,不僅因爲難產給她造成了巨大的身體痛苦,還因爲封建迷信思想對她的思想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封建迷信思想在現在看來,是不可取的,然而,在春秋時期,卻是主流思想,古人無法解釋難產這種自然的生理現象,而會主觀臆斷地產生排斥的心理。腳先出來的孩子會被稱爲“寤生”,就是倒着生的意思,不僅如此,難產的孩子還會被人們扣上“不吉不孝之子”的帽子。

寤生出生時的難產事件,在他和母親之間形成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武姜的厭惡之情油然而生,讓母子之間的感情產生了隔閡。

如果沒有對比的話,人與之間的隔閡和恨意,就不會那麼強烈。武姜又懷孕了,而這一次的生產十分順利,產下的兒子也是脣紅齒白,十分可愛,不像寤生那樣,呱呱墜地之時就瞪着大眼珠子,怪嚇人的。正因如此,武姜格外寵愛小兒子姬段。

武姜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要爲自己的小兒子姬段爭取更多的利益。她“亟請於武公”,屢次向丈夫請求立姬段爲太子。這在春秋時期是違背“禮法”的行爲,上一個違背“禮法”、廢長立幼的人就是周幽王,有他的事例作爲前車之鑑,鄭武公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倘若貿然行事,必會造成鄭國的動盪不安,自己的稱霸事業也會付之東流。鄭武公是英明的人,每當武姜和他提起此事,他都果斷地拒絕了。最終,寤生被立爲太子。他即位後,是爲鄭莊公。

武姜和鄭莊公,這母子二人自此更是離心離德、漸行漸遠了。面對着無法挽回的局勢,武姜仍舊不甘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爲小兒子姬段索取封邑。

首先,武姜索要的是,鄭國的戰略要地“制”。此地是嚴峻險要的邊境要塞。本來虢國據守在“制”,但因虢公不修道德,所以被鄭國滅掉了。鄭莊公拒絕母親索取的理由是,讓姬段去這麼危險的地方實在是不妥。鄭莊公又表示,如果索要其他地方,他都可以同意。

結果,武姜又爲姬段索要“京”。“京”是鄭國最重要的封邑,因爲它是鄭國的重要經濟來源。此時許多大臣都表示反對,但鄭莊公認爲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之前已經許諾了,那麼就不能反悔。於是將“京”給了姬段。

自此,姬段自稱“京城大叔”,修整城池的規模眼看就要超越鄭國都城了。此時的姬段,儼然與鄭莊公形成了“二王並立”的對立局面。

偏心母親武姜與兒子爲敵,最後爲何還留下千古美名? 第2張

一般來說,解讀這段歷史之後,人們會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第一個是鄭莊公確實既孝順母親,又關愛弟弟,他一直以包容之心對待他們,直到姬段大肆“作死”,他才忍無可忍;第二種是鄭莊公其實是一個心機極深的謀略家,他故意放任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其目的就是縱容此二人的謀反之心,最終讓自己動手除掉他們的行爲名正言順。

鄭莊公此舉,是真心實意也好,是心機設局也罷,我們暫且不談。事已至此,母親武姜應該是心滿意足了,她寵愛的小兒子有了如此權勢,她的偏愛之心暫時得到了滿足。

然而,姬段卻不知內情,以爲哥哥鄭莊公並沒有什麼本事,他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他藉口修城池,將士兵聚集起來,準備偷襲鄭國。武姜更是準備作爲內應,打開城門迎接姬段的到來。鄭莊公得知此事後,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動手先發制人。最終成功“克段於鄢”。

值得一提的是,鄭莊公在作戰期間,屢次可以痛下殺手除掉姬段,但最終選擇了放他一條生路。

鄭莊公把母親武姜安置在城潁,併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說了狠話後,他又後悔了。便在潁考叔的建議下,挖了一條隧道,表示自己已經到了“黃泉”,並最終與母親武姜相見,“遂爲母子如初”,此事傳爲千古美談。

這一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甚至連武姜也沒有預料到鄭莊公竟然不計前嫌,原諒了自己。

無論此事是“亡羊補牢”,還是“粉飾太平”,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種美好的結局,承載了人們美好的願望。由此可見,你所厭惡的事物,也會有對你有利的一面。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世界自然會大不一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