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太監都是被閹割過的 他們上廁所是站着還是蹲着呢

古代太監都是被閹割過的 他們上廁所是站着還是蹲着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上廁所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會做的一件事情,這是屬於正常的排泄,對於現代人健全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題。然而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古代的太監身上,那就不太一樣了。我們知道太監是被閹割過的,這種情況下的人,他們上廁所的時候究竟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是應該站着還是應該蹲着呢?

古代太監都是被閹割過的 他們上廁所是站着還是蹲着呢

古代的太監被閹割後是怎樣上廁所的?畢竟是男人應該站着上嗎?其實不然,他們隨時都可能小便,自己也控制不了。據清代筆記《宸坦雜識》記載,願意淨身入宮做太監的人,必須要由有地位的太監援引,然後憑證人立下“婚書嫁”到皇宮裏。那“婚書”必須是自願具結,這才請來刀子匠,進行施手術的準備工作,選上一個好日子,把淨身者關在房間裏。 那房間必須密不透風,讓淨身者先清理糞便,然後鎖在房裏。

在這段禁閉期間,絕對不能飲食,免得有排泄的穢物沾染手術後的創口,致使傷口惡化,危及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風,也是爲了淨身者的安全。這樣,經過三四天之後,就正式閹割了。

手術師有特製的銀製手術刀具,手術完畢後,手術師用白蠟油塗在冒血的傷口上,並在蠟油上撒些胡椒粉,以起止痛作用,再將一根細麥杆插入了兒童尿道,起導尿作用,也是作爲避免尿液觸及傷口的一根導尿管。

以後數月,就要用它作爲導尿的尿管。閹割後的太監,就好比出水系統被割掉了水龍頭,水也就不會順順當當地流出來,也許會不規則地流出來,水花四濺!所以太監是尿失禁的,坐廁也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否則,他們經常會尿的到處都是。

如果是等級高,有閒暇的太監,當然可以隨時更換衣褲來保持清潔,可是,宮中的太監們大多都是雜役,每天忙得要死,根本沒時間換衣服,只好任它自己陰乾。所以,大多數的太監身上隨時有一股臊氣,所以說,平民罵“臭太監、臭太監”的,是對太監們很大的侮辱。

古代太監都是被閹割過的 他們上廁所是站着還是蹲着呢 第2張

擴展閱讀

宦官(俗稱“太監”)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官宦則全爲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人。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到了明朝,對於老年的太監又稱伴伴。

《楚漢傳奇》記,宦官(huànguān),是中國古代專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自東漢時期開始,均爲被閹割失去性能力的人。

宦官,也稱太監、內官、內侍、中官、中涓、中貴人,是指古代宮廷中替皇室服務並閹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到了明朝,對於年紀大的太監又稱伴伴。宦官是負責宮廷雜事的奴僕,不得參與國家政務,但因與皇室朝夕相處,遂能博取信賴或有可乘之機,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國家政務大權的情況。中國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閹人,在東漢之後才完全使用閹人做宦官。

別稱

“宦”,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而用以爲帝王近幸者的名稱。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

古代太監都是被閹割過的 他們上廁所是站着還是蹲着呢 第3張

太監

而太監本爲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爲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被稱爲“太監”。後宦官亦通稱爲太監。巡、元官署以其爲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監,“大”或作“太”,亦與宦者無關。明內廷有十二監,主官均稱太監,由閹人擔任,主官以下宦官,無太監之名。清始以太監加諸所有宦官,宦官與太監遂爲同義詞。

宦官稱“太監”,是隋唐以後的事。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爲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後宦官亦通稱爲太監。到了明代,宦官權勢日增,人們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稱“太監”,太監也就稱爲宦官代名詞了。

影響

黃宗羲於《明夷待訪錄》表示明朝宦官之失:“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傳,後有票擬。天下之財賦,先內庫而後太倉,天下之刑獄,先東廠而後法司,其它無不皆然。則是宰相六部,爲奄宦奉行之員而已。

所以說做奄宦是賺錢的最好方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