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宋爲何嚴重缺馬?原因到底是什麼?

北宋爲何嚴重缺馬?原因到底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北宋。

賜貢是我國古代政權對外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番邦對中原王朝上貢以示臣服,中原王朝則回賜禮物以示友好。此外,賜貢行爲出會出現在皇帝與臣屬之間,官員爲了政治目的,會向皇帝進貢,皇帝也同樣會爲了政治目的,而給大臣賞賜。賜貢的物品,通常都是一些名貴或者有價值的特產,比如珠寶、馬匹、茶葉、絲綢等。

不同的朝代,賜貢品的偏重也會不一樣,比如北宋,馬匹就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賜貢品,原因是北宋先天不足,缺失北方以及西北一帶的產馬地,導致馬匹保有量嚴重不足,終北宋一朝,馬匹一直都是稀缺品。

北宋爲何嚴重缺馬?原因到底是什麼?

北宋馬匹稀缺,甚至連騎兵都無法做到一兵一馬

自唐中葉以來,我國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便開始強勢崛起,等到北宋建立之時,北方以及西北的產馬地,幾乎全被契丹、党項以及吐蕃等族掌控。產馬地的缺失,就直接導致北宋的馬匹供應不足,更有甚者,契丹以及党項和北宋之間,還時有交戰,一旦戰爭生起,就連正常的馬匹貿易都會受影響。缺失產馬地,再加上與異族關係緊張,這兩大因素一疊加,就導致北宋異常缺馬,嚴重的時候,甚至連騎兵的馬匹都沒有保障。

通常來說,騎兵應該做到一兵兩馬,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機動性以及戰鬥力。可是北宋的騎兵,別說一兵兩馬,很多時候甚至連一兵一馬都保證不了。仁宗皇帝在位時,名臣宋祁就曾上書反饋,聲稱:今天下馬軍,大率十人無一二人有馬。這種說法,被後世的一些學者認爲有誇張之嫌,不過著名的宋史專家王曾瑜卻表示,宋祁所謂“十人無一二人有馬”雖有誇張,但“十人有三四人缺馬”卻是屬實。即便按照王曾瑜的說法,北宋的騎兵也是嚴重缺馬了。

連保家衛國的軍隊都缺馬,可見北宋的缺馬程度,正因如此,馬匹作爲一種貴重以及稀缺的戰略資源,在北宋的賜貢體系中佔據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北宋中前期,有很多馬匹賜貢的記錄,既有北宋與周邊政權的賜貢往來,也有皇帝與臣屬的賜貢往來。

與北宋有馬匹賜貢以及貿易往來的周邊政權,主要是北方的契丹、女真、高麗,西邊的党項、吐蕃以及南邊的大理、占城等國,前期還有江南國(即南唐)以及吳越國。

北宋與江南、吳越的馬匹賜貢往來

北宋初年,江南以及吳越這兩個政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故而與北宋朝廷有過馬匹賜貢往來。乾德元年,趙匡胤就曾“賜江南及吳越戰馬駝羊有差”,趙匡胤這樣做,其實是爲了拉攏這兩個政權,以便在穩固了北方之後,再對這兩個南方割據政權採取行動。開寶七年,趙匡胤指派宋軍攻佔江南國,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吳越國主動“納土歸宋”,自此以後,兩地皆屬北宋領土,這兩個政權與北宋之間的馬匹賜貢也就宣告結束了。

北宋爲何嚴重缺馬?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2張

不算江南以及吳越這兩個北宋初年短暫存在的政權之外,剩下的契丹、高麗等七國,其中的五國與北宋政權有馬匹賜貢往來,剩下的吐蕃、大理兩國,則與北宋有馬匹貿易往來。

北宋曾賜馬給高麗、占城二國

高麗、占城二國不產馬匹,但與北宋有賜貢往來。宋真宗時期,占城國曾派使者向北宋上貢,北宋朝廷就回賜了“馬及器甲”;宋哲宗登基時,高麗王派使者致賀,哲宗也回賜了高麗王“名馬三匹”。這些記載,都證實了北宋與高麗、占城等周邊政權的馬匹賜貢往來,不過對於這兩個周邊政權來說,馬匹的賜貢更偏向於賜,通常是北宋賜馬給對方,而不是對方進貢馬匹給北宋。

契丹、党項以及女真都曾給北宋進貢馬匹

真正進貢馬匹給北宋的,是契丹、党項以及女真等周邊政權,原因不必多說,這些政權佔據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產馬地,當然是不缺良馬的。宋太祖開寶八年,契丹國主就曾派大將軍耶律霸德等人獻“玉帶、御衣以及名馬”給宋帝,以示對宋友好。但北宋與契丹之間的馬匹賜貢往來,僅僅存在於兩國和平交往時期,一旦出現戰端,這種往來就會被打斷。

與北宋有頻繁馬匹賜貢往來的,則是党項政權。党項原本弱小,立國後就一直採取拉攏甚至臣服北宋的政策,故而常常進貢馬匹以示友好。宋仁宗嘉佑年間,西夏國主曾兩次向北宋上貢馬匹,其中嘉佑七年那次,西夏國主向仁宗皇帝進貢“馬匹五十”,爲求《九經》、《唐史》、《冊府元龜》等典籍,仁宗皇帝賜其典籍後,仍將西夏進貢的馬匹歸還。類似這樣的例子,宋神宗在位時也發生過,史載西夏國主爲求《大藏經》而向神宗皇帝進貢馬匹,神宗也是賜予經書並還其馬匹。通過“賜經還馬”的舉動,可以看出北宋對党項政權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態度,這也是中原王朝對臣服番邦的常見態度。

女真崛起之初,爲了拉攏北宋對付契丹,也曾以進貢馬匹來示好,早在宋太祖建隆二年,女真國就曾派使者來宋上貢名馬,這也是女真與北宋之間馬匹賜貢往來的最早記錄。自那以後,女真國更是頻頻派使者給北宋進貢馬匹,後來爲了方便這一行爲,北宋朝廷還下令“蠲登州沙門島居民租賦,令專治舟渡女真所貢馬”。

雖有契丹、党項以及女真等周邊政權不斷地進貢馬匹,卻也無力扭轉北宋缺馬的現狀,甚至還一度出現大臣舉債上繳貢馬的情況

北宋馬貴,許多大臣爲繳納貢馬而負債

除國與國之間的馬匹賜貢往來之外,北宋的皇帝與臣屬之間,也有馬匹的賜貢往來。由於馬貴,皇帝賜予大臣馬匹,就被視爲至高無上的獎賞,而另一方面,大臣爲了繳納貢馬,也使出了渾身解數,甚至還因此負債。

三朝元老韓琦,就曾因爲無錢購置貢馬而不得不舉債,還因此驚動皇帝,親自出面免除其債務。仁宗年間,大臣借錢貢馬的情況非常嚴重,以至於仁宗皇帝不得不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凡羣臣假官馬進奉者,置籍報左藏庫,償直四十千,其後多負不償。乃詔借馬者先輸直,久逋不償者克其奉料。——《宋史.兵志.馬政》

連官員都買不起馬,還要借債或者剋扣其俸祿才能上繳貢馬,可見北宋的馬匹是有多麼稀缺。這也可以說明,缺失產馬地之後,即便有馬匹賜貢體系的存在,也無法彌補北宋的馬匹需求。事實上,北宋的馬匹,除一小部分由周邊政權以及官員、民間進貢而來,其中的大部分,還是通過馬匹貿易獲得的。

買馬社以及鹽馬貿易,支撐着北宋馬匹的保有量

北宋馬匹的主要來源,還是依賴貿易,由於北宋與契丹、党項之間頻繁交戰,故而馬匹的貿易,主要是與吐蕃之間進行。早在太宗年間,民間就興起了“買馬社”,北宋馬軍的馬匹來源,幾乎完全由買馬社提供。正因如此,買馬社雖是民間組織,卻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北宋朝廷甚至還直接對其進行補貼。通過這種補貼行爲,朝廷也漸漸控制了買馬社,使得買馬社成了披着民間團隊外衣,實際則由官府掌控的社會組織。

北宋爲何嚴重缺馬?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3張

然而隨着北方局勢的不斷惡化,通過買馬社從民間買馬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以至於朝廷不得不馬目光轉投南方,去兩廣甚至大理國等地購買南方馬匹。南方雖產馬,可是馬匹的體格較小,戰場表現差,因此並非絕佳選擇。然而由於北方馬路幾乎斷絕,北宋朝廷還是不得不從南方買馬以作補充,這種轉變,也直接催生了所謂的“鹽馬貿易”。兩廣普遍缺鹽,於是朝廷就用食鹽從當地人手中換取馬匹,這種貿易形式,也與著名的“茶馬互市”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缺失北方產馬地,直接導致北宋普遍缺馬,進而導致騎兵戰鬥力下降,拉低北宋整體的軍事實力。然而另一方面,北宋軍事實力的下降,又會導致北方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其後果,就是靖康之變了。

事實上,北宋馬匹賜貢的發展,也與這個過程息息相關。北宋中前期,北方局勢相對穩定,馬匹賜貢往來就比較頻繁,無論是與周邊政權之間的,還是皇帝與大臣之間的,都是如此。等到北方局勢惡化,馬路幾乎斷絕,不得不轉向南方購置劣質馬匹時,馬匹賜貢往來也就變少了許多,史籍中也罕有記載了。

所以說,北宋馬匹賜貢體系的發展史,就正好應對了這個政權的興衰史,馬匹賜貢越頻繁,政權也就越興盛,對應的則是北宋中前期;馬匹賜貢越少見,政權也就越衰弱,對應的則是北宋中後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