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美人魚爲何頻頻出現在古墓中?而不是在水裏

揭祕美人魚爲何頻頻出現在古墓中?而不是在水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美人魚”的身影頻頻出現於墓葬中,通過近年來的考古發現看來看,墓葬中的美人魚透着詭異,成爲古墓中的一道奇景。

最早提及人魚與墓葬的資料,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史記》中說秦始皇陵“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用人魚膏做的燈燭,長久不滅,這就是傳說中的“長明燈”了,有人認爲此處的人魚膏屬於“小說家言”,渲染秦始皇陵的神異而已,不足取信,但這裏說的人魚,並非神話中半人半魚的怪物,而是自然界實有的動物——鯢魚,俗稱娃娃魚,一種大型的兩棲動物,類似於蜥蜴,最大的體長可以達到兩米以上,《山海經·北山經》提到了這種“人魚”:“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所謂的“音如嬰兒”,指的是娃娃魚的叫聲像嬰兒啼哭。娃娃魚有肥碩的四肢和扁圓的頭部,給人帶來了“半人半魚”的錯覺。在原始社會,先民們就掌握了提煉娃娃魚油脂的技術,用來照明。遠古長夜裏的搖曳的光明,爲娃娃魚增添了幾多神性,同時也導致其活體數量的銳減。每一盞長明燈的光影之下,都藏匿着一頭娃娃魚矯然躍動的肥碩身影。

《山海經》的人魚體系之外,古代墓葬藝術中又多見人魚的身影,這是上承《山海經》傳統的一條暗線。比如漢代墓葬中的畫像石中,就常見半人半魚的怪物,這些人魚的功能,在於導引墓室主人的靈魂昇天,是墓主人的一種美好願望。人魚的這一功能,也可以上溯到《山海經》,《大荒西經》曰:“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爲人,人面而魚身,無足。”《大荒西經》中又有互人:“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於天。”清代學者郝懿行認爲氐與互二字相通,因形近而訛,氐人即互人。至於互人爲何“能上下於天”,則語焉不詳。

揭祕美人魚爲何頻頻出現在古墓中?而不是在水裏

漢畫像中的人魚

關於互人的神話爲數不少,據《古本竹書紀年》載:“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麪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此處的河精是典型的互人形象。在古人眼中,人面魚身者是河神的形象,水中精靈必然是魚形,才符合水神形象。在古人的地理觀念裏,地上有河,天上亦有天河,河中之魚可以往返於天地間,上游於天河,下游於地河。李白有詩:“黃河之水天上來”,河牀地勢的落差,造成了河水從天而降的錯覺,河中半人半魚的神也因此有了沿河道上下接通天地的特殊神性,因而有了導引靈魂上天的功能。墓葬中的人魚,也多配以波浪紋的背景,昭示其上下於天的特殊神通。

揭祕美人魚爲何頻頻出現在古墓中?而不是在水裏 第2張

南唐二陵中就曾出土多件人面魚身陶俑

除了上下於天的文化內涵,人魚還具有“死而復生”的隱喻,《山海經·大荒西經》還提到了一種半人半魚的“魚婦”具有死後復活的神力:“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爲魚,是爲魚婦。顓頊死即復甦。”該處古奧難解,從字面意思來看,魚婦的狀態似在半枯半榮之間,而且“死即復甦”,這可以看做是娃娃魚的冬眠習性在神話中的反映,“死”即冬眠,“復甦”即醒來。《淮南子·墮形篇》也承襲了這一說法:“后稷壠在建木西,其人死復甦,其半魚在其間”。死而復甦的故事對先民來說無疑是有吸引力的,在先民眼中,死後復甦是值得羨慕的神通,似乎跳脫了生死界限,輕捷遊弋於生死之間,因此後世墓葬中的人魚紋飾也可寄託墓主人永生的願望。

比如南唐二陵中就曾出土多件人面魚身陶俑(上圖),呈臥狀,魚身,身有鳥翼,此類陶俑置於墓中,既是對《山海經》中氐人和魚婦“上下於天”、“死即復甦”功能的復歸,人魚形象多見於墓葬,也就不足爲奇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