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項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末自從陳勝吳廣拉開農民起義的序幕後,天下英雄四起,紛紛爲推翻暴秦而展開了殊死搏鬥。而名將之後項羽也隨叔伯項梁加入了反秦洪流之中。起義之初,爲了更好地凝聚人心,項梁和項羽聽從了軍師範增的建議,找來了楚王“後裔”熊心爲名上主的主子,原本淪爲放牛娃的熊心搖身一變成了楚懷王。

有了楚懷王這個 金字招牌,前來投奔的軍民果然越來越多,其勢力發展壯大很迅速,甚至連在沛縣起義的劉邦在遭遇幾次“碰壁”之後,都“掛靠”在項梁麾下。

然而,就在順風順水之際,項梁卻在進軍途中犯了輕敵冒進和驕傲自大的兩個致命錯誤,結果被秦末第一悍將章邯偷襲而大敗,項梁也在亂軍之中被斬殺。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項梁死後,項羽還沒有從悲慘中緩過神來,楚懷王卻又在他背後捅了一刀。

熊心雖然年少,雖然是拜項氏的“厚愛”而成楚懷王,但他是個有雄心有壯志的人,他並不甘心做一位“傀儡”之王。項梁突然死亡,熊心覺得是自己擺脫項氏的控制,實現“飛躍”的最好時機,於是他與項羽展開了激勵的權力博弈。

熊心先發制人,首先上演“雙管齊下”的兩招。

第一管:黑虎掏心——奪兵權。

項梁屍骨末寒,楚懷王就逼不急待地要從項氏手中收回軍權。據《史紀.項羽本紀》載:..楚兵已破於定陶(項梁兵敗身亡),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爲司徒,以其父呂青爲令尹(楚國最高官銜,相當於丞相)。以沛公爲碭郡長,封爲武安侯,將碭郡兵。

楚懷王以“王者”的名義,對諸將進行了分封,項羽也就淪爲一“將”而已。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第2張

第二管:白鶴展翅——亮底牌。

楚懷王的底牌是想完全壓制項羽,讓其 “淪爲衆人矣”。於是想出一出別出心裁的苦肉計。他趁秦朝主力圍攻趙國這個絕佳時期,決定派兩路軍向西攻秦,同時,還定一下著名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爲王。

楚懷王打出了公平的牌子,但對項羽的不公卻明擺在那裏。首先,當項羽毛遂自薦地提出願意西向攻秦時,楚懷王義正嚴詞地拒絕了,而是沒來由地改派了劉邦西向攻秦。其實,楚懷王再派一路攻秦之軍,而這路的主帥卻變成了宋義,楚懷王把親信宋義立爲主將,而項羽只能屈居爲副將。這一路軍因爲是直線向關中進軍,肯定要遭遇到秦軍主力部隊,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宋義是這支軍隊的主將,就算這路軍奇蹟般地奪勝了,功勞也是宋義的,跟項羽也扯不上太多關係

總之,楚懷王想通過這個關中的約定,進一步打壓項羽,進一步收緊兵權,從而達到“魚龍轉變”。

然而,事實證明,楚懷王的想法太過於一廂情願了。因爲項羽並沒有甘心“屈服”,在他隨宋義的行軍途中,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斬殺宋義。理由是10個字:宋義延誤軍情,通敵賣國。

項羽出其不意地斬殺了宋義,奪回了軍權。先斬後奏,楚懷王接到信息後驚的雲裏霧裏,然而,此時項羽奪回兵權,軍中上下又都擁護項羽,他也不敢“硬來”,只好順水推舟地“安撫”他,並任命他爲主將。

楚懷王雖然默認事實,但他仍有如意算盤在後面,那就是讓項羽和章邯上演龍虎鬥。果然,項羽的大軍再向前,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救趙,二是入關中。而救趙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難於上青天,因爲鉅鹿的守將就是秦末第一驍將章邯。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楚懷王想等項羽和章邯兩敗俱傷後,再來收拾殘局,再來“蹂躪”項羽。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第3張

項羽也不傻,他知道他要想進一步鞏固兵權,就必須向上,他知道要想徹底擺脫楚懷王的桎梏,就必須戰勝章邯。如何才能打敗章邯,聰明的項羽想出了破釜沉舟之舉。

置之死地而後生,項羽應該是聽從了手下謀士范增的建議,而採納這一不成功便成仁之舉。

而事實證明,哀兵必勝果然是真理。因爲人一旦被逼到無路可退的險境時,爆發的能量是無與倫比的。

項羽在和章邯的鉅鹿之戰中,先是採取破釜沉舟之戰略,然後採取各個擊破之戰術,最後採取全力一擊之戰役,一擊打破了常勝將軍章邯。後來,章邯在昏暗的秦政府的“威逼”下,選擇了歸順項羽,而項羽也聽從范增之建議,接受到了有着“殺叔”之仇的章邯的投降。

項羽取得鉅鹿之戰大勝後,威震天下,天下諸侯無不唯他是從,後呼拉拉地隨他一起入關。

而楚懷王的如意算盤就此徹底落空了。但楚懷王並沒有就此“認輸”,繼續去當他的“傀儡”王,而是上演和項羽最後一博鬥。

當項羽率諸侯盟軍進入關中時,一路繞行的劉邦通過“柔”的戰術,已先一步入關中了。他因爲“懼怕”項羽的強大,而在佔領咸陽後,又主動退守灞上,以“迎接”項羽入關中。

揭祕:項羽斬殺宋義的理由是什麼? 第4張

項羽入關後,馬上派使者送了一封書信給楚懷王,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霸氣地告之,義軍已入關中,徹底推翻了暴秦。二是委婉地表示,天下諸侯都尊他爲“關中王”。

事情發展到這裏,按理說楚懷王應該識時務地“順從”項羽之意,封他爲“關中王”纔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的回覆只有3個字:如舊約。就是這3個字要了他的命。

楚懷王的信守承諾,是不甘向項羽認輸的具體表現。項羽自然也不想讓“不聽話”的楚懷王這個“隱患”一直存在,於是項羽開始亮劍,一方面明升實降。項羽在自作主張地分封十八路諸侯後,已自封爲“西楚霸王”的他尊楚懷王爲“義帝”。雖然尊楚懷王爲義帝,但實際上已完全架空了楚懷王。另一方面痛下殺手。據史書記載:“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催)義帝行,其羣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就這樣,項羽先把楚懷王往偏僻之地趕,然後派九江王英布扮成“江洋大盜”於長江江面截殺了楚懷王。

至此,項羽和楚懷王之間的博弈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雖然最終項羽大獲全勝。然而,弒殺義帝這件事究竟是紙包不住火的,後來在和他爭霸的對手劉邦的刻意“宣傳”下,使得項羽聲名掃地,弒君背義之罪名讓他一輩子也沒有翻過身來,爲其最終失敗埋下了隱患。可以說,這場博弈,真的是兩敗俱傷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