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中國古代經典戰役之赤亭之戰 赤亭之戰的歷史評價

中國古代經典戰役之赤亭之戰 赤亭之戰的歷史評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赤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因爲這次戰役具有典型性,所以大量歷史書籍都有關於赤亭之戰簡介、赤亭之戰經過等內容。通過赤亭之戰簡介得知,赤亭之戰發生在115年,當時西羌攻打武都,年僅十三歲的漢安帝無法處理國家政事,便由鄧太后執掌朝政之事,眼看西羌軍隊即將攻陷武都,並有向南行軍的形勢。

中國古代經典戰役之赤亭之戰 赤亭之戰的歷史評價

赤亭之戰

鄧太后爲了穩固朝廷統治,便讓足智多謀的虞詡擔任武都太守一職,並讓他率領三千名士兵前去迎敵。西羌軍隊早已聽聞虞詡是一位不容小覷的將領,聽聞東漢朝廷派他前來作戰時,內心不免有些緊張。

西羌軍隊首領爲了應付虞詡,便急忙集結幾千人的軍隊在大散關一帶駐紮,以此來抵禦虞詡的進攻。虞詡早已察覺到西羌軍隊會在大散關設下機關來對付自己,便派遣尖兵前去打探情況

尖兵查探的結果果然和虞詡設想的一致,爲了減少士兵的傷亡,虞詡決定智取。大散關一帶地勢險要,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如果硬取的話,只能增大損失。爲了保險起見,虞詡決定先分散西羌軍隊的兵力,再乘機突破大散關,進而佔領赤亭。

在虞詡的計劃之下,他採用了障眼法,順利矇蔽了西羌軍隊,讓他們誤以爲自己的作戰隊伍日益擴大。愛西羌軍隊不敢輕易妄動之時,虞詡率兵一舉攻破了大散關,收復了武都。

赤亭之戰的評價

赤亭之戰是東漢和西羌的一場戰役,最終以東漢取得勝利而告終。赤亭之戰作爲一場具有典型性的戰例,它對後來的戰爭形式產生了強而有力的影響,所以後世對赤亭之戰的評價也十分地高。首先,先從戰爭經過來看待赤亭之戰的評價。

中國古代經典戰役之赤亭之戰 赤亭之戰的歷史評價 第2張

赤亭之戰

赤亭之戰中,足智多謀的虞詡擔任總指揮一職,他客觀而全面地分析戰爭情況之後,決定採用智取收復武都。衆所周知,孫兵和龐涓對峙時,孫臏採取了“逐日減竈”的方法來矇騙了龐涓,在龐涓輕敵時,孫臏贏得了勝利。

而在虞詡對付西羌軍隊時,他採取了“逐日增竈”的方法來威懾敵軍。面對手下士兵的疑問,虞詡解釋到,如果敵人看見我軍的鍋竈日益增多,那就代表着他們以爲附近的州縣加入了我軍陣營,那麼敵人就不敢輕易地前來。

當年孫臏以弱示敵,如今虞詡採取了以強示敵的做法。從虞詡的策略可以看出,虞詡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他善於從問題本身出發而找出相應的方法和策略,這就是虞詡用兵有方之道。其次,從戰爭結果來看待赤亭之戰的評價。

虞詡最終以兩千多名士兵的隊伍戰勝了西羌軍隊,在兵少勢孤的情況之下,虞詡用以強示弱的方法成功矇蔽了西羌軍隊,最終戰勝了數萬西羌軍隊的士兵隊伍。從總體來說,赤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靈活作戰的典型案例,它爲後來的戰形式爭提供了借鑑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