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晉書•羊祜傳》,時間是在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前後,主人公是西晉名將羊祜。原文如下: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第2張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時正值西晉在秦、涼等地作戰連續遭遇失敗。羊祜又向晉武帝司馬炎上奏表示:“如果能夠平定東吳,則西北部地區的胡人之亂很快可以平定。因此,當今最應該做的便是迅速完成滅亡東吳的大業啊!”不過,朝中大臣在談論此事後,卻出現了衆多反對的聲音。聽到這個消息,羊祜感嘆道:“十件事情當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目前有些人當斷不斷,當予不取,這怎麼不讓日後的有識之士感到遺憾呢?”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第3張

本文要介紹的便是根據羊祜口中的“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所演變出來的一句成語,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意爲十件事情當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形容不合心意的事情太多,而志願往往難以實現。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第4張

說完了成語,再來說說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和主要人物。時值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天下大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氏的蜀漢帝國已在十餘年前滅亡,曹魏帝國亦被西晉所取代,維持了近八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已被打破。與國力強盛的西晉帝國相比,偏居江南的東吳帝國已是國力衰落,政局混亂。針對這一情況,羊祜多次上書,提出滅亡東吳的建議。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第5張

不過,羊祜的這一建議卻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對,最終也未能得到晉武帝司馬炎的同意。究其緣由主要有兩條。首先是西晉西北地區局勢不穩,長期遭遇少數民族的入侵;其次是部分大臣認爲東吳的水軍非常強大,即使出兵也難以突破東吳的長江天險。而這些觀點也極大地影響了司馬炎。故此,羊祜的建議一直遭到拒絕。

三國本可提前實現統一,只因此人建議未被採納 第6張

羊祜常年與東吳較量,深知東吳不堪一擊,對於自己的建議遭拒感到非常遺憾,因此才發出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嘆,這也變成了羊祜這位名將的終生遺憾,因爲在就在這個建議被拒絕後的西晉咸寧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就因病去世。而又過了兩年,西晉最終發動了滅吳之戰,其結果也正如羊祜預料的那樣,晉軍勢如破竹,很快便滅亡了東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