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如果劉備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又會怎麼樣?

如果劉備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又會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如果他當時選擇北伐秦川,結果又會如何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中,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親自率領七十五萬大軍伐吳。在現實中劉備並沒有這麼多的兵力,他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只帶了四萬多兵力。相比和他對抗的五萬吳軍,在數量上反而處於劣勢。在這場夷陵之戰中,劉備遭遇了慘敗。那麼如果他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一、劉備出兵目標之爭。

在蜀漢建立後,劉備就面臨着一個戰略選擇問題,那就是他出兵目標問題。劉備建立的蜀漢在三國中實力最弱,只能依靠對外擴張才能挽回頹勢。而當時劉備的戰略形勢不佳,他和其他兩個勢力都處於敵對狀態。以劉備的實力,他只能從這兩個勢力中選擇一個進行攻擊。因此,進攻目標的選擇,就成爲劉備當時面臨的難題。

當時以諸葛亮爲首的一批人是反對出兵攻吳的,他們認爲最佳的進攻方向是秦川。趙雲在向劉備勸諫的時候,把理由闡述得十分充分。他說國賊是曹丕,正是他顛覆了漢朝政權,討伐他是名正言順的。如果劉備出兵秦川,會得到心懷漢室的人們擁戴。這樣劉備就能夠奪取關中地區,爲下一步軍事行動奠定基礎。

如果劉備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又會怎麼樣?

黃權、秦宓等人也表達了同樣的意見。最終劉備沒有采納這些人的反對意見,發動了夷陵之戰。在夷陵之戰中,劉備遭到了意料不到的慘敗,將多年積累的軍事實力付之一炬。據史書中記載,“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如果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諸葛亮等人的意見是正確的。那就是在三個勢力中,弱小的蜀漢和東吳兩個勢力聯合起來,一起抗衡實力強大的曹魏纔是真正正確的選擇。只有這樣,蜀漢和東吳纔有生存發展的希望。劉備出兵秦川,纔是他在戰略上正確的選擇。那麼,如果劉備選擇伐魏,他會取得什麼樣的戰果呢?

二、劉備兵出秦川的準備。

荊州之戰讓蜀漢失去了最優秀的將帥關羽,還有他麾下的那支精銳大軍。不過蜀漢在益州依然還保留着一直精銳人馬。這支人馬是劉備奪取益州的時候,從荊州調入蜀中的。他們中間包括張飛、黃忠、趙雲、魏延等優秀將領,還有劉備多年糾合的精銳。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極強,在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親自率領的魏軍。

在主帥方面,在曹操去世之後,劉備就已經罕有對手了。劉備一生身經百戰,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軍事素養很高。曹操評價他和自己能力相當,只是得計稍遲。劉備面對曹操沒有勝算,可是對於曹營的其他將帥,劉備是看不起的。

在和曹軍的交鋒中,劉備對於曹操的手下勝率很高。他曾經對手下敗將劉岱、王忠說,像你們這樣的人,就算來上百個都不是我的對手,如果曹操親自來,勝負就未可知了。在博望坡,曹操手下的首席將領夏侯惇也被劉備打得大敗。如今曹操已死,曹營中就難有劉備的對手了。

至於說劉備出兵秦川,更是《隆中對》裏早就制訂的方案。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爲了爭奪漢中這個北伐的基地,劉備不惜投入益州全部的人力、物力,發動了漢中之戰。在奪取漢中後,劉備將魏延任命爲漢中太守,張飛安置在閬中,並且動員民夫大肆修建基礎設施,爲下一步北伐做準備。

如果劉備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又會怎麼樣? 第2張

從各方面的跡象可以看出,劉備對於北伐秦川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後來諸葛亮的北伐,只不過是因循了劉備的北伐方案,依靠着劉備事先做好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是劉備親自指揮蜀軍北伐,肯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戰果。

三、如果劉備兵出秦川。

首先,如果劉備兵出秦川,他的戰略態勢將會發生好轉。在荊州之戰後,孫權對曹魏的外交攻勢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爲了巴結討好曹操、曹丕父子,孫權無所不有其極。他主動擁戴曹操稱帝,並且在曹丕稱帝后,馬上就向他稱臣進貢,根本不顧及一方諸侯的臉面。

孫權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怕劉備對他進行報復性進攻。孫權深知他依靠背信棄義的手段,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引起了蜀漢君臣的憤怒。尤其是那些故鄉在荊州的人士,他們是蜀漢政權的主要締造者,更是贊成討伐東吳。如果蜀漢和東吳進入戰爭,曹魏再趁火打劫,東吳就會陷入滅頂之災。

如果劉備對秦川發動進攻,那麼東吳就解除了戰爭警報。在這種情況下,東吳就沒有必要去巴結討好曹魏,去和曹丕虛與委蛇了。曹魏和東吳的友好狀態,就會如同夷陵之戰後的情況一樣,很快就煙消雲散,甚至會轉入敵對狀態。這樣,劉備就拆散了魏吳聯盟,即便是不能和東吳重新盟好,也不會陷入魏吳對自己的聯合夾擊。

其次,劉備出兵秦川,會獲得更好的作戰形勢。在對東吳作戰的時候,隨着對東吳縱深的深入,曹魏對蜀軍側背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爲了防備曹魏的襲擊,劉備不得不把黃權這支軍隊放在江邊警戒曹魏。在夷陵之戰失敗後,這支軍隊被吳軍切斷了退路,只得投降了曹魏。由於這支軍隊中有劉備準備接收荊州的大批軍政人員,使得劉備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如果劉備出兵秦川,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在秦川的戰爭形勢十分明朗,只有蜀軍和魏軍的角逐。而解除了戰爭警報的東吳,是很難爲曹魏去火中取栗的。即便他們想要攻打蜀漢,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蜀漢在峽口的防禦。這對於東吳來說是十分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三,劉備出兵秦川,在將帥上會佔有優勢。不同於諸葛亮時期,以山地步兵爲主的蜀軍。在劉備時期的蜀軍,主力兵種是彪悍的騎兵。這些騎兵是劉備從起兵之時,就逐步收羅培養的。正是有了這支騎兵部隊,才使得劉備得到了多方勢力的青睞和拉攏。

和夷陵之戰中崎嶇險峻的地形不同,如果劉備出兵秦川,就可以讓這批精銳騎兵得到用武之地。廣闊平坦的關隴地區,正是這批騎兵最佳的作戰場所。再加上當時蜀軍中還有馬超、張飛、魏延這樣的騎兵猛將,更是讓蜀軍威不可擋。

如果劉備採納趙雲等人的建議,兵出秦川的話又會怎麼樣? 第3張

在劉備的戰略計劃中,馬超是他安排的一支奇兵。他將馬超安排在蜀中,直接給他下達了奪取涼州的任務。馬超爲報仇雪恨,一直在厲兵秣馬,企圖北伐涼州。以馬超在當地百姓中的威望,如果他出現在涼州,肯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劉備選擇了伐吳,使得馬超壯志未酬,最終鬱鬱而終。

第四,劉備出兵秦川,會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在關隴一帶,有着大批對曹魏抱有反對態度的百姓。這些人有的是漢室的支持者,有的是曹魏徵服當地時殘殺的倖存者。這些人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大規模響應蜀軍,給了曹魏統治者極大的震撼。

諸葛亮出兵北伐的時候,曹魏已經建立多年。即便那樣,依然有那麼多對蜀軍的支持者。如果劉備趁曹魏剛剛成立,就對關隴地區進行北伐,我們可以想象,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百姓簞食壺漿迎接劉備的場面一定會出現。在百姓的支持下,劉備的北伐會事半功倍。

第五,劉備出兵秦川,能夠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子午谷奇謀的戰例可能會成功。在劉備準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曹魏君臣曾經對此進行過討論。大多數人員認爲蜀國勢單力薄,關羽已死,不會出兵。而只有劉曄一人判斷劉備會伐吳。

由此可見,曹魏上下都有着一種自信,認爲自己實力雄厚,劉備根本不可能攻打自己。這樣劉備如果發動北伐,會給曹魏出其不意的打擊。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是抓住曹魏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能夠一舉佔領曹魏三郡地區。如果劉備能夠利用這種奇襲效果,他取得的戰果肯定會比諸葛亮取得的大得多。

如果劉備發動北伐,他的處境會比諸葛亮強得多。他手下有大批的精兵猛將可以使用。這時魏延如果向劉備進獻子午谷奇謀的話,劉備肯定會欣然採納。這樣,劉備就會派魏延奇襲潼關,自己則直插曹魏縱深。張飛、馬超輕鬆佔領雍涼。這樣,整個潼關以西的地區,就會落入蜀漢的手中。

結語:

在夷陵之戰前,蜀漢君臣曾經爲進攻的目標進行過長時間的探討。最終劉備力排衆議,選擇了伐吳。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因爲違背了戰略原則和戰術原則,遭到了慘痛的失敗。如果他選擇了北伐秦川,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如果劉備北伐秦川,解除了戰爭警報的東吳會和曹魏反目成仇,蜀吳聯盟可能會重新締結。而劉備早已做好了北伐的準備,他依託這些有利條件,率領精銳的蜀軍馳騁於關中平原,曹魏沒有人會是他的對手。這樣,劉備可以佔領潼關以西的地區,整個蜀漢的形勢將會大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