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程硯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滿族索綽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北京人,後改爲漢姓程,初名程菊儂,後改豔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程硯秋的故事

一、拳打特務

一九四二年,程硯秋從上海黃金大戲院演畢回平,路經天津,又應天津中國大戲院之邀,演出三天。演畢,程硯秋讓班社全體人馬先回北平,自己留津數日看望老友纔回到北平。

那天程硯秋身着青布灰袍,頭戴一頂深棕色土耳其式氈帽,下火車後走至出站口,有兩個特務對程硯秋進行搜身,他們又將程硯秋帶到一小房內,不問青紅皁白,先就一拳打在程硯秋左耳,程硯秋厲聲斥之曰“士可殺不可辱,你們要幹什麼?”他找到一跟柱子,立在柱前,以防後面受敵,便揮拳還擊,將這兩個特務打得狼狽不堪。

特務一看非程硯秋的對手,惡狠狠地對程說“以後碰見再說”,程說“好,後會有期”,便整整衣冠出站。回家後發現手上金錶遺失。次日左耳疼痛,後請耳鼻喉科專家徐蔭詳大夫治療方愈。此事梨園界立刻傳開,侯喜瑞聽了,高興地說“還是我們四弟有種,好樣的,替我們出了口惡氣!”。

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北平敵僞憲特突然搜查程宅,並將程硯秋帶走。當晚程夫人即電話告知李錫之(李錫之協助程硯秋管理一切事物,他是程硯秋三、四十年代最親密之友人,當時李錫之任僞實業總署總務局長),李錫之託部下庶務科長朱澤良(朱啓今之子),朱又轉託日本憲兵隊囑託吳泰勳(東北軍將領吳俊升之子),再託日寇充信的楊躍東向日本憲兵隊長三浦保釋,才得以免受牢獄之災。

此後不久,程硯秋便謝絕舞臺,銜恨歸隱西山,棄伶爲農,置身於青龍橋畔。

二、停演明志

程硯秋步入舞臺藝術巔峯之時,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領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接着日本侵略者逐步向華北侵蝕,此時國民黨政府卻採取不抵抗政策。面對國土淪陷,程硯秋滿腔義憤,即借《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創作出京劇新戲《亡蜀鑑》,以表達絕不賣國求榮,寧死不做亡國奴的思想。此劇一經公演即獲得巨大成功,引起觀衆強烈共鳴。

北平淪陷期間,日本人爲了籠絡人心,常常拉攏脅迫一些有影響的社會名流、學者、藝術家出來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日本人多次邀請程硯秋參加親日活動,每一次面對這樣的邀請,程硯秋都堅決拒絕。

一次,日本人指使梨園公會邀請程硯秋爲日本捐獻飛機進行“義演”,程硯秋義憤填膺,他說:“叫我們中國人演戲,得來的錢他們拿去買飛機炸彈,再來殺害我們中國同胞,決不能做這種助敵爲虐、屠殺自己同胞、沒有人性的罪惡勾當。”程硯秋堅決辭演。

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撕去僞善的面紗,開始對程硯秋處處刁難,不準電臺播放程硯秋的唱片,日僞特務尋機對程硯秋進行報復。程硯秋寧死不從,最終他下定決心

以“停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停演”就意味着程硯秋要捨棄眷戀的舞臺,捨棄優裕的生活,捨棄豐厚的票房收入,但是這些都沒有動搖程硯秋堅決不爲侵略者服務的決心。“停演”後的程硯秋離開了喧囂的市區,來到了北京西山的青龍橋,開始了務農生活。

他住的是土屋茅舍,吃的是粗茶淡飯。每天和農民一道下地種田。在北京市檔案館珍藏着程硯秋“停演”後在青龍橋務農的照片,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程硯秋一手牽毛驢,一手拿農具。此時的程硯秋雖然身處艱苦的環境中,但是避開了日僞特務的威逼,他的臉上流露出平和溫暖的笑容。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第2張

三、勝利復出

程硯秋歸隱兩年,1945年抗日戰爭終於勝利,他滿懷勝利的喜悅在北平廣播電臺做廣播演說,憤怒控訴日寇在華的種種罪行,因此,我寧死不從,他們只好在電臺上不準播放我的唱片。。。。。。”程硯秋講的慷慨激昂,聽者痛快。

程硯秋又重登舞臺,首先應遼、吉、黑復員協進會北平分會資助東北義民還鄉義演,又爲賑濟廣西水災義演,後做營業演出。一九四六年秋末,應上海天蟾舞臺之邀,赴滬公演,與譚富英、葉盛蘭合作,盛極一時,大飽滬上程迷耳福。

宋慶齡先生那時曾派中福會基金幹事江兆菊拜訪程硯秋,請他爲該會募集基金,程硯秋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爽快地答應了。因此,宋慶齡先生在上海住宅中接見了程硯秋。他又在上海,與田漢、黃佐臨成爲朋友。

不久,程硯秋又目睹國民黨之黑暗腐敗,感到非常失望,乃再度歸隱北平青龍橋,力田自譴。

程硯秋的代表劇目

程硯秋的演出劇目非常豐富,傳統戲有《武家坡》、《賀后罵殿》、《三擊掌》、《玉堂春》、《汾河灣》等側重唱功的青衣戲,也有《游龍戲鳳》、《虹霓關》、《弓硯緣》等側重於表演唸白和武功的花旦、刀馬旦戲。

他的崑曲戲《鬧學》、《遊園驚夢》、《思凡》等也極具功力。由於羅癭公、金仲蓀、翁偶虹等人輔佐,他編演了《紅拂傳》、《花舫緣》、《鴛鴦冢》、《青霜劍》、《春閨夢》、《荒山淚》、《文姬歸漢》、《鎖麟囊》、《女兒心》、《亡蜀鑑》、《碧玉簪》、《馬昭儀》、《玉鏡臺》、《賺文娟》、《聶隱娘》、《梅妃》、《沈雲英》、《孔雀屏》、《玉獅墜》、《龍馬姻緣》、《梨花記》、《風流棒》、《勘情記》、《陳麗卿》等一批新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還改編了《竇娥冤》,編演了《英臺抗婚》。

程硯秋的劇目有什麼特點?

程派的唱腔別具一格。他嚴守音韻規律,隨着戲劇情節和人物情緒的發展變化,唱腔起伏跌宕,節奏多變,要求達到“聲、情、美、永”的高度結合。他的表演非常細緻深刻,講究舞臺表現形式的完整與美感,同時注重貼近生活的真實。

程硯秋在藝術創作上,勇於革新創造,舞臺表演唱腔講究音韻,注重四聲,並根據自己獨有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了一種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唱腔風格,形成獨有的特點。他創作的角色,典雅嫺靜,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種清峻之美,後成爲“四大名旦”之一。

程硯秋在表演上無論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劍術等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創造和與衆不同的特點,作爲一個完整的藝術流派,全面展現在京劇藝術舞臺上。 程硯秋注重借鑑兄弟姊妹藝術,融合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是衆多藝術大師中較爲突出的一位。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第3張

程硯秋有哪些弟子?

一、新豔秋

新豔秋(1910-2008),京劇旦角,著名程派演員,祖籍北京,原名王玉華,受喜愛京劇的父親王海山影響,9歲便開始以“月明珠”的藝名學習梆子,11歲拜師錢則誠改學皮黃,15歲登臺以“玉蘭芳”(有資料記載爲王蘭芳)的藝名借臺演戲,同時拜榮蝶仙爲師。

1928年,她得一代宗師楊小樓提攜合演《霸王別姬》。之後,因酷愛程硯秋的藝術遂在1930年前後改藝名新豔秋而專攻程派戲。後再拜王瑤卿、梅蘭芳爲師。1949年後,新豔秋先後在江蘇省京劇團、江蘇省戲曲學校從事演出和教學。新豔秋與程硯秋本是同時代人,幾無年齡差異,因此也就看到了程派藝術從萌發到成熟的全過程,並盡畢生精力繼承和鑽研,因其受益於程硯秋的恩師王瑤卿和梅蘭芳,故對程派藝術的精髓瞭解得深刻而透徹,在實踐中的掌握和運用也嚴守規範。

她的嗓音與程硯秋酷似,無坤伶學程之斧鑿痕跡,不但立音鬆弛,腦後音壯實,胸腔共鳴也極好。不誇張地說,她的天賦條件比之程硯秋本人並不遜色。聽她的演唱,既能體悟到程腔的寓剛於柔、幽咽婉轉,又別具清香雅麗、情意蘊蓄之風韻。

二、李世濟

李世濟(1933-2016)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程派藝術私淑傳人當中的優秀代表,國家一級演員。女,祖籍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1933年5月生於江蘇蘇州,長於上海。專工京劇青衣。

1950年肄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爲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理事。她的丈夫唐在炘是著名琴師。李世濟通過舞臺實踐,從劇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做到精益求精,是繼承程派藝術又有所革新創造的一位藝術家。

她將程腔大衆化,普及化,更能爲當代觀衆所欣賞,給程腔增加了新的活力,被很多人冠以“新程派”的稱謂。她的韻味醇厚,唱腔委婉圓潤,情真意切,動聽感人,善於細緻刻畫人物。許多觀衆包括許多青年觀衆也喜愛李世濟的演出。

三、王吟秋(1925-2001)

男,京劇大師程硯秋的嫡傳弟子,1925年生於江蘇蘇州,12歲進北京投師求藝,從王幼卿學青衣,從諸如香學花旦,後得王瑤卿親傳,授之以《棋盤山》、《十三妹》、《蘇武牧羊》等劇。

1943年加盟馬連良先生的"扶風社",唱二牌旦角,爲馬配演《打魚殺家》、《桑園會》等戲,後又與譚富英先生合作演出,藝事得以長進。

1945年拜程硯秋爲師,因出身貧寒,且爲孤兒,由程收養,至1951年始離程家。在與程硯秋朝夕相處的數年間,受程悉心點撥,深得程派藝術之真締。

他演的《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金鎖記》《紅拂傳》《碧玉簪》等程派經典名劇,大多能保持程派的風格原貌。其弟子有遲小秋(北京)、陳靜秋(遼寧)、李佩紅(天津)、王鳳蓮、孫愛珍(上海)等。

四、趙榮琛(1916-1996)

1916年出生,安徽太湖人。少年時就讀於北京師大附中,1934年考入山東省立劇院,先學小生,後從孫怡雲、關麗卿、郭際湘、張善庭學青衣。因酷愛程派藝術,畢業後組織大風劇社在重慶演出。後以通信的方式拜在程硯秋門下,通過函授學習程派藝術,技藝大進,被譽爲“重慶程硯秋”。

1946年正式拜師,1949年參加東北戲曲研究院實驗劇團,1959年以北京市青年京劇爲基礎組建程派劇團。他對程派唱腔的發音吐字、四聲韻律精心揣摩,能以腔傳情,對程派的表演、身段、水袖,亦能傳承其神采,常演的劇目有《荒山淚》、《青霜劍》、《春閨夢》、《鎖麟囊》等。

他的嗓音清越高遠而不失沉鬱凝重,他的唱唸細緻入微、凝重沉厚,他的表演端莊大方、恬靜淡雅,在保持程派藝術精華的同時,還展示了自己的創作才能。其弟子有李文敏、呂東明、張曼玲、陳琪、劉秀傑、張火丁等。

揭祕:京劇大師程硯秋都收了哪些徒弟? 第4張

五、遲小秋(1965- )

當代京劇名家,被梨園行前輩譽爲“程派標準傳人”,當今京劇程派藝術的領軍人物。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965年生於遼寧省阜新市,1977年入遼寧阜新戲校學戲,1981年開始學習程派,1983年在北京拜程硯秋大師嫡傳弟子王吟秋先生爲師,宗法程派藝術。

她宗法程派藝術不折不扣,又能結合自身條件使自己音質之長得以發揮,因此在演唱上既有程派濃重的寓剛於柔,幽咽委婉的特點,又有雅麗清馨、圓熟優美的明顯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身段和水袖頗見功力,巧妙地運用身段和水袖表現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19歲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她演出的《鎖麟囊》是公認的程門經典之作,已拍攝成數字電影留存。曾任瀋陽京劇院副院長、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現爲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劇協副主席。

她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重大藝術活動,曾率團先後赴全國各地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和讚譽,在海內外戲劇界頗有影響。

六、李文敏(1938- )

趙榮琛的弟子,國家一級演員(教授),卓有成就的京劇程派教師。

1957年畢業於北京戲曲學校,同年拜京劇名家趙榮琛爲師,從此李文敏專攻程派。曾在當時的程派劇團——北京市青年京劇團工作,從1963年開始,李文敏專事教學,先後任教於北京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等戲曲院校。在40餘年的教學中,李文敏致力於戲曲基礎教學。在北京戲曲學校就職。

她多次榮獲全國及市級的藝術園丁獎,並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津貼。

當紅的程派青年演員如李海燕、張火丁、郭偉、隋曉慶、曹曼、劉蓓等均出自她的言傳身教。

七、張火丁(1971- )

當紅程派青衣,吉林白城人。原國家京劇院演員,曾成立張火丁京劇藝術工作室。現爲中國戲曲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理事。啓蒙老師王蘭香。

1989年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受業於李近秋,渠天鳳,張芝蘭,孟憲嶸等老師。同年考入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受業於李文敏老師。1995年調入中國京劇院。1993年經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推薦,拜在程硯秋大師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榮琛教授門下,成爲關門弟子。

1996年獲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表演獎和"五個一"工程表演獎;同年又被中國京劇基金會推薦爲"中國京劇之星"。1999年榮獲十七屆戲劇梅花獎。2001年獲文化部青年京劇展演榮譽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優秀青年專家,傑出青年,高級專家稱號。2004年中國京劇院成立了張火丁戲劇工作室。2005年入選<中國京劇百美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