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波斯帝國的阿鍥美尼德王朝,疆土從西邊的埃及到東邊的印度河。但是作爲第二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除了在西邊和羅馬反覆拉鋸只外,中亞和印度河地區的領土控制力也不如第一波斯。阿富汗地區先紅匈奴所有,後來被白兇奴重創。最後還有西突厥和唐朝的亂入。爲什麼,同樣是波斯的帝國,對中亞的控制力差距就這麼大呢?

因爲薩珊王朝雖然號稱要努力恢復祖上的榮光,其實離開過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加上中亞地緣政治形勢的改變,讓薩珊王朝很難擁有過去波斯帝國那樣的控制力。

波斯帝國雖然控制了大半個亞洲的領地,但其實其經濟命脈一直是在帝國的西部。除了靠近本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外,西面的敘利亞、小亞細亞和埃及,都是帝國的財富來源重心。無論是豐富的糧產還是商業貿易帶來的手工業與貴重金屬,都以西部經濟爲主。東部的中亞等地,除了一些有限的農業和貿易稅收外,總體上無法與西面相提並論。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 西部的各省賦稅收入支撐了財政的大部分

所以,長期牢牢控制帝國西部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有足夠的資源返過去控制中亞。除了一些駐軍和移民城市建設外,當時的波斯統治者,還依靠伊朗文化的親善,籠絡地方貴族。同時,給予地方貴族們,很大的自主權。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分化瓦解手段。波斯人甚至會爲當地的綠洲農業建立堤壩系統,但必須收到稅款後纔開閘放水,無形中也控制了中亞綠洲農業的命脈。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2張

控制兩河流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貴族

這也是爲什麼,波斯在滅亡前夕,還對當地的控制非常牢固。當時的中亞地區,城市文明的影響力有限,但廣大牧區不可能獨立的自給自足。因而控制了特定的城市、草場與水源,就控制了一切。相對寬鬆的地方自治,也讓治下的小民族團體沒有打破束縛的強烈動力。帝國西部只是投入了一些有限的資源,就基本做到了長期控制。但當帝國資源落入殺來的馬其頓希臘人之手後,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中亞的控制迅速瓦解。

控制兩河流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貴族

波斯帝國滅亡後,希臘化時代的中亞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先是亞歷山大與塞琉古兩個希臘帝國,在中亞建立了大量新城市。隨後更爲聯通的貿易網絡與成倍增加的灌溉系統,都讓中亞地區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希臘化時代的中期,更北方的帕提亞人南下,阿富汗地區的巴克特里亞希臘人獨立。這些紮根於中亞本土的地方勢力,又發展了相互依靠卻又可以自成一系的土生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3張

馬其頓軍隊在奪取了西部的帝國金庫後 波斯在中亞的控制迅速瓦解

公元1世紀後,貴霜帝國與帕提亞帝國均分中亞的主要地盤。當地的農業發展與灌溉系統面積,擴張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幾乎每個省份都已經具備了獨立自主的實力。

這些蠻族帝國的建立,本身也預示着一個新的發展方式:強大的綠洲城市經濟與半開化蠻族勢力的融合,形成實力遠超過往的半農半牧集團。

帕提亞帝國就是遊牧勢力與綠洲城市文明結合的產物

最後,再來看看心比天高的薩珊波斯帝國。在他們的戰略思維中,依然以帝國的西部作爲自己的經濟重心。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雖然已經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下,不再那麼獨一無二,卻還是非常重要的產糧區。但薩珊人的經濟命脈,也就僅限於此了。羅馬人長期把持了小亞細亞半島各地、敘利亞、埃及的土地和資源。薩珊王朝都只有短暫的擴張佔據,而從無長期經營規劃。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4張

大量中亞遊牧部落的騎兵 經常出現在薩珊軍隊之中

所以,薩珊波斯的國力相比阿契美尼德波斯來說,是差距很大的。這部分差距並不能通過發展起來的東西方貿易收入而得到根本性改善。也由於這個原因,已經發展起來的中亞地區,在帝國內所佔的資源比重遠勝之前。相應的,其在軍事力量上的貢獻,也開始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治訴求不被正視,那麼對薩珊波斯的認可,就會嚴重降低。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5張

大量中亞遊牧部落的騎兵 經常出現在薩珊軍隊之中

歷史上,薩珊對中亞的控制,也僅僅侷限於伊朗北部。更爲東面的阿富汗地區,則繼續由投降他們的貴霜地方貴族自治。這在強調中央高度集權控制的薩珊王朝,是非常罕見的。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只能說明薩珊統治者對當地不感興趣,控制力也非常不足。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6張

一度遠征到印度河流域的薩珊軍隊

薩珊波斯的失誤之處,在於一直沒有根據地緣形勢變化,調整自己對於國內戰略重心的取捨。

薩珊的國王們,一心加強集權,並削弱地方實力。爲了彌補高度集權所必須的資源不足,就定期組織軍隊去敘利亞打劫羅馬帝國。他們對於中亞的問題,並不上心。巧的是,羅馬帝國和後來的拜占庭,也出於錯誤的戰略重心,長期忽視東部領土的問題。結果,雙方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循環模式與默契。

對敘利亞等地的用兵 成爲了薩珊王朝的基本國策

但當羅馬人偶爾反抗強烈,波斯人的收入與付出就容易失去平衡。組成軍隊戰鬥力核心的地方小貴族與有錢人,並不能從頻繁的西征中收穫很多。波斯人只能定期從中亞邊區,招募遊牧部落的騎兵來增強兵力與戰鬥力。慢慢的,這些波斯人看不上的邊區,在帝國內的實際重要性,與日俱增。更有活力的經濟與相對寬鬆的環境,讓河中和花剌子模地區,反而成爲了更有活力的伊朗文明新中心。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7張

薩珊東部的武士與白匈奴貴族交涉

日益衰退的薩珊王室,面對這樣的新興地帶,已經很難做到牢牢控制。對於集權與控制慾的過度迷戀,也讓薩珊波斯核心區域的地方貴族們,實力大幅削弱。紅匈奴首先席捲了東部的貴霜自治區,隨後是白匈奴以河中等地爲基地,發展出更爲可怕的敵對勢力。

揭祕:爲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的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第8張

紅匈奴與白匈奴的向後出現 已經預示着薩珊對中亞控制的失敗

薩珊王朝的統治者們,這才發現問題有點不對。但出於思維慣性與路徑依賴,他們除了開始對東方用兵,就是採取以夷制夷的手段,吸引西突厥夾擊白匈奴。這種短視戰略,在不短的時間內,又給薩珊造成更大的災難。當波斯人最終決定與羅馬人展開最終決戰,羅馬皇帝希拉剋略就很輕鬆的從中亞招募來了西突厥援軍。以至於攻入兩河北部的羅馬軍隊,只遭遇到了比自己數量更少的波斯人。

白匈奴與身後的西突厥 最終成爲了薩珊中亞霸權的終結者

所以,從對中亞的控制,我們就能看出薩珊波斯的戰略失誤與視野侷限性。也足以看出他們相比過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來說,差距是多的大。這樣頭重腳輕,兩頭不着落的戰略佈局,最終耗盡了薩珊王朝的中堅力量。隨着阿拉伯人的崛起,這個帝國很快被輕易的幹翻了。中亞地區也就此門戶大開,成爲了阿拉伯與突厥兩夥征服者的戰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