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大雷雨計劃中蘇聯當時沒有行動的原因是什麼

大雷雨計劃中蘇聯當時沒有行動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41年3月,蘇聯最高統率部制定了“西線擴張戰略計劃”,斯大林5月批准該計劃,決定“6月12日開始進攻”德國,由於準備不夠,只得推遲;5月15日,通過了7月開始進攻的計劃——紅軍主力在克拉科夫卡托維茲方向發動進攻,切斷德國與巴爾幹半島的聯繫,之後撲向波羅的海沿岸,包圍駐紮在波蘭的德軍。在主攻方向上,蘇聯準備投入絕對優勢的兵力,用152個師對抗德國的100個師。只是德國6月22日發動巴巴羅薩計劃,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當時很多軍隊甚至在西進的火車上。如果該計劃按原定時間6月12日發動,就比德國早10天,那麼後面的事就很難說了。

大雷雨計劃中蘇聯當時沒有行動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很多人否定大雷雨計劃,認爲只不過是一個假想方案,還處於調研階段,根本沒可能實施。今天就分析一下。

首先,蘇德戰爭伊始,蘇軍成建制的被俘虜消滅,說明蘇軍在蘇德邊境也是長期駐守大量軍隊。剛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邊境德軍數量要遠遠少於蘇軍。那時蘇聯在西部軍區佈置了大約260萬人,坦克2萬餘輛,飛機5000餘架。這完全不是防禦的架勢,當時的指導思想也是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當德國在西歐攻城拔寨時,蘇聯也進軍芬蘭,就是爲了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其次就斯大林個人來說,他是個有野心的人,也根本不信任希特勒,他們都認爲條約只是延遲戰爭的一種手段,只是斯大林沒想到德國會撕毀條約,進攻的這麼早。他認爲至少德國擊敗英國後纔會向東轉移戰線,所以一直等待英德戰爭陷入僵局時從背後突襲德國。如此不但可以把東歐變成後院,西歐也可以變成與英美法的緩衝地帶。

第三蘇聯一直有擴張的傳統,每當周邊國家發生混亂時就會趁機撈取地盤。東邊蒙古就是這麼被蘇聯控制的。東三省當時有日本,爲了避免雙線作戰,只能採取對峙。最好的策略就是向西,待英德疲憊時拿下控制歐洲。波蘭芬蘭波羅的海3國就是這段時間的收穫。

大雷雨計劃中蘇聯當時沒有行動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那麼蘇聯當時沒行動是什麼原因呢?

一方面對希特勒的低估。斯大林是一個獨裁人物,對自己有着絕對的自負。一直看不起希特勒,對他的性格分析不足。

第二,德國的戰力讓蘇聯人吃驚。而蘇芬戰爭卻進行的很不順利,給蘇聯潑了一盆冷水。讓蘇聯重新審視自己軍隊的戰鬥力,重新修正對德國需要的策略,和人員裝備。

第三,蘇聯的組織能力還差點。經過大清洗後,軍隊缺乏優秀軍官,新任的軍官還沒怎麼經過戰爭的洗禮。戰略準備進度比預想的要慢很多,只能把計劃延遲1個月。

就是這1個月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五月”認爲也成功的挽救了蘇聯,把蘇聯置於正義的一方,在後來的戰爭中才能源源不斷獲得英美的軍備。如果沒有軍援,即使主動出擊,也不一定是德國的對手,更別提成爲戰後世界的領袖之一,獲得巨大的利益。

大雷雨計劃中蘇聯當時沒有行動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