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士大夫: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

士大夫: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士大夫是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他們既是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社會上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傳承者。

政治是絕大多數“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務;但同時,他們的文化素養也決定了他們是文學、書法、繪畫、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繼承者和創造者。

起源

形成

“士”的階層很早就出現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間人才。他們往往出身於貧寒之家,靠自己的才能依附於貴族,爲他們提供各種服務。春秋戰國羣雄割據,戰亂頻繁。各國有名有錢的諸侯貴族,如春申君、孟嘗君等,都以“養士”爲時尚,最多時可達數千人,還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薦”的典故說明,當時的“士”並沒有特別的標準,甚至是自稱有才,也可以說服貴族,成爲“士族”之列。

只要嚴於律己、忠君愛國的人就能稱爲“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時基本上是重疊的,若細分,則“士”的德行修養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說“士”是有志於成爲“君子”的人。

如刺殺秦王嬴政失敗的荊軻,在出發前就立下豪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種爲了君王託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豪邁氣概和高潔品質被作爲一種精神典範。也有隱居深山,關心朝政但並不插手,“坐山觀虎鬥”的“隱士”,隱士在老百姓眼裏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祕的。

士大夫: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

漢代的官員選拔制度還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貴族推薦一些品德高尚的人進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選拔爲官員就很常見。考試不是必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著名的“竹林七賢”。他們既有很高的文學、藝術造詣,又有高潔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羈,放浪形骸。他們中的許多人情願醉酒而死,也不在腐敗的朝廷中工作。這種精神氣質對“士”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麼因爲不願同流合污而遠離政治,醉心於文學藝術,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發展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畫”,由於宋徽宗個人的愛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繪畫創作。這進一步提高了繪畫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性。

宋代以後,一般歷代的大詩人、大畫家、大書法家,絕大多數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官員,如蘇軾、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樣,沒有太多政治經歷,全憑詩文著名的“自由知識分子”幾乎絕跡。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末。

士大夫: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 第2張

衰落

科舉消亡

清末以來,社會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着社會觀念的轉變,“士大夫”也漸漸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清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政治在內憂外患中已經面臨全面崩潰。科舉在西學東漸的風潮中也越發顯得落後,成了束縛人才的瓶頸。而開放,卻讓中國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的知識和新的獲得知識的方式。

士大夫:古代中國對於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稱 第3張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爲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這不僅標誌着科舉制度的千年絕唱,更對中國的教育、文化產生了重大改變。“士大夫”從此也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了。“士大夫”對知識、文化、藝術的壟斷也不復存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