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蓮詩云: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青蓮又詩云: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1.

古往今來,天下盡在掌握;抽絲剝繭,真相就在眼前。

如果看山是山,那麼天下大事,無非分分合合。撥開雲霧,方知蜀山也不難行。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有一個地方,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中,始終都在關鍵時刻扮演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角色。這個地方就是蜀地。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爲名字總有變遷,以前這裏被稱爲古蜀國,後來又成了巴蜀、四川等。

我們先從春秋戰國說起。因爲這個時期,是地球人類文化的軸心時代的開端。那麼說起戰國時期,秦國一統江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相信許多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來。見仁見智,咱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相信很少有人會提到一件看似無關痛癢的事件,就是佔領巴蜀。

大秦的興起和發展,有人的因素。比如: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等,他們在不同時期都提出了一些政策,讓秦國一步一步成爲強國。但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天命所歸。而真正讓秦國擔負起這個天命的,就是這看似閒筆的攻打巴蜀。

事實上,歷史從來就沒有閒筆。它的每一筆,看似閒庭信步,實則都是成竹在胸。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秦國在滅六國之前,完成稱霸的第一步,就是“挺進大西南”計劃。

挺進大西南?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就對了,因爲歷史,就是這麼驚人的相似。

當時的蜀地,有蜀跟巴兩個國家。就在公元前316年,蜀王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國求救。而此刻,韓國又在跟秦國鬧事。那麼,是先攻打韓國,還是先去攻打蜀國,秦國朝堂之上展開了一場辯論。

此時的秦國是誰主政呢?就是著名的秦惠文王贏駟。當時,朝堂之上,張儀主張是攻打韓國的。而秦國的另一位著名的軍事將領司馬錯則主張藉機滅蜀。他認爲,“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戰國策•秦策—》);同時他指出,巴蜀可從水道通楚,“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華陽國志•蜀志》)。

最後庭辨的結果,秦王採納了司馬錯的主張。

戰略方針定了,下一步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挺進大西南”的計劃了。

秦王命令,由張儀與司馬錯一起去攻蜀。精彩的過程,咱們簡單地敘述。總之一句話,蜀國被滅了。之後,司馬錯又順便把苴、巴一起滅掉。這樣,巴蜀之地盡歸秦國所有。

巴蜀之地,歷來是人口衆多,土地肥沃,有了這個“天下糧倉”,秦國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錢糧和兵源,爲秦國之後吞併六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秦國之後,雖然歷代統治者和史料都選擇性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得蜀國者,得天下!那麼,下一個得蜀地者,就是劉邦。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第2張

(圖)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

劉邦因爲攻入咸陽有功,項羽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封其爲漢中王。劉邦當時是非常失意,不過謀臣張良大喜。他說,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漢中之地,乃是天下糧倉。今我主得蜀地,將來必取天下。要知道,古代漢中乃是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碰撞融合之地。果然讓張良說中了,後來劉邦就創立了大漢朝四百年的江山。

時光如白駒過隙呀,轉眼又到後漢三國了。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定天下三分。在《隆中對》中他這樣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真是一語道破天機!高祖是怎麼成事的呢?就是因爲先佔據了益州沃野之地啊。所以後來劉備在稱帝之前,先是進位的漢中王!

那麼依靠巴蜀,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其依仗的就是這個地方人多、地多、糧食多。

三國歸晉,中國迎來短暫的統一,很快就又進入了南北朝對峙階段。那麼在這個時候,蜀國就又成了南北朝對峙的一個重要口岸。

這個時期,佛教傳入了中國。四川地區也開始了佛教造像運動。到了唐朝,造像運動幾乎達到了頂峯,著名的樂山大佛就是唐玄宗時期造的。之後,安史之亂爆發了。於是,四川就成了皇帝的避風港。唐玄宗入川避難,跟着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大波高僧和擅長造佛的工匠藝人。大家在這裏一邊避難,一邊造佛像。

到了唐朝晚期,黃巢又起義了。結果,四川再度成爲皇室的避難所。於是,僧侶和工匠們再次跟着皇帝來到四川。所以後來四川的佛教文化更多地保留了大唐皇室的風格和特色。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第3張

(圖)樂山大佛

3.

那麼後來,李克用起兵滅了黃巢,又戰勝了朱溫。接着,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建立了後唐。按照史學家們的分析,當時的李存勖最有希望重新延續大唐的輝煌和興盛。可是,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這就是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了契丹。

關於燕雲十六州,我們重點要說的是幽州城。這個地方對中國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這樣比喻。如果中國是一條龍,那麼幽州就是龍頭。龍頭被別人按住了,那麼這條龍還能飛起來嗎?果然,之後立國的宋朝,雖然經濟上很發達,但就像一個沒有肌肉的胖子,許多人都來欺負他。翻開大宋的歷史,我們發現,跟他同時並存大的政權居然有契丹、金、遼、西夏,另外還有南詔、大理等等一些小國。堂堂大中華這是怎麼了?原因就是羣龍無首了哦。

所以看,燕雲十六州的割讓,成了整個華夏中華最大的痛。但這事還沒有完,因爲羣龍無首了,蒙古大軍又橫掃過來了。雖然我們把元朝也寫入中國的歷史,但提起元朝,我們始終因爲沒有底氣而閃爍其詞。

但是,元朝留給中國最大的遺產就是,它把北方中國重新統一到了一起。那麼之後朱元璋的大明順理成章地接收過來。

當幽州重新迴歸華夏中心的時候,蜀地的重要性就又顯現出來了。於是我們是不是驚奇的發現,蜀地與幽州其實有一個連動的關係。龍頭被按住的時候,蜀地就顯得寂靜起來。那麼只有巨龍昂首之時,蜀地的血液纔會沸騰。這點在大明以後多次顯現出來。

明朝末年,皇太極兵圍北京。各路兵馬前來勤王。其中就包括袁崇煥部,滿桂部,李承宗部。另外,還有一隻名不見經傳、千里迢迢從四川趕來的秦良玉部。在這所有的勤王部隊中,秦良玉來的最晚,但卻投入戰鬥最早。她所帶的白桿兵僅僅兩千人。居然就敢直接跟多爾袞去邀戰。並且,她在與多爾袞的單挑中還打傷了他。也正因爲這在正史中都幾乎找不到蹤跡的一仗,才讓皇太極心生怯意而最後選擇了退兵。也正是在這一仗之後,崇禎皇帝做了兩件事。一件就是把袁崇煥下了大獄並最終凌遲處死,其中一條罪狀就是臨陣避戰。一件就是重賞秦良玉,並且爲秦良玉做了四首詩。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蜀錦徵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要知道,在這場北京保衛戰中,來勤王的都是吃國家俸祿的。而唯有秦良玉是自備糧草軍馬,跋涉千里自費來勤王的。那麼從此之後呢,川軍自費救國也成爲了一種傳統。

古蜀國:古蜀文化對中國有多重要 ? 第4張

(圖)秦良玉勤王圖,任率英(繪)

4.

轉眼就到了清末,一場保路運動在四川爆發了。關於保路運動,其實又是一筆糊塗賬,大多數人認爲這是同盟會領導的。事實上,領導保路運動的是光復會。同盟會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而光復會的口號是“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古蜀國,還是巴蜀四川,功成身退就是他們的標誌。國家有難的時候,他們衝在最前沿。該論功封賞的時候,他們則無聲無息地退隱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但最終結果都是這樣。

就比如說這領導了保路運動的光復會吧。反清的熱情已經被點燃,結果呢,一個青幫悟字輩的志清大長老暗殺了光復會的陶成章。那麼之後,光復會認爲他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於是宣佈解散,至此功成身退。

本來以爲,清帝也退位了,民國也成立了。可是,鬼子又打進來了。這時候,又該川軍出場了。據統計,8年抗戰,川軍前後出川350萬兵員,爲全國各省之冠,傷亡約佔全國的20%,共64萬餘人傷亡,其中陣亡26萬3千多,負傷35萬6千多,失蹤2萬6千多。有七位將軍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各部的官兵因傷亡換了幾茬,出現了無數的可歌可泣、慷慨激昂、悲壯英烈、令人熱血沸騰和肅然起敬的事蹟。

那麼說到這裏呢,我們就發現,在歷史上,蜀地的確是存在着一種神祕的文化,每次在華夏文明關鍵時刻,總會撐起乾坤。就像光復會所說的那樣,“以身許國,功臣身退”。

那麼如何判斷一種文化是否強大呢?我們認爲就是看這種地方的語言同化力。四川普通話非常有區域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容易學。最重要的一點是,說四川話的人總會讓人感覺有一種豪氣,這可能就是四川獨有的袍哥文化吧。

那麼,除了“佛像文化”、“袍哥文化”之外,四川還有三種獨有文化。

一種是麻將文化。四川人自己稱其爲“擺龍門陣”。貌似全國人都打麻將,但只有四川人深諳其精髓。那就是其中的時間停止。只要到了麻將桌上,時間就似乎已經停止了。這個概念,或許許多年以後,大家纔會恍然大悟。

第二種是都江堰文化。在都江堰附近的地下,深埋着四頭石犀牛。據說有一年,因爲施工,其中一頭石犀牛被挖了出來,結果當年就發了洪水。後來又把這頭犀牛埋回去了。

第三種是三星堆文化。其中有許多謎題至今未解。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終究能揭開古蜀文化的奧祕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