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生如白駒過隙,大好時光轉瞬即逝,排除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能活百歲者都堪稱罕見,短短几十年的光陰,在某一方面達到極高的成就,即可被後世人所銘記。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稱得上少有的全才,詩文、書法及繪畫無一不精,但他並沒有影視劇中的那般幸福,一生窮困潦倒。

或許正是因爲仕途上的不順,才激發了唐伯虎的潛能,他的代表作《桃花庵》(又被稱爲“桃花庵歌”),在古代詩詞作品中佔有一席之地。對於這首詩歌,每位讀者從中領悟到的東西各不相同,它究竟是唐伯虎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呢?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撥到明朝中期,蘇州一戶普通人家降生了一位男嬰,父親給他起名爲唐寅,字伯虎,之所以爲“寅”,或許是他出生在凌晨三四點鐘,朋友通常叫他唐伯虎。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唐伯虎小時候也非常調皮,掏鳥窩、捉蟋蟀之事沒少幹,但與衆不同的是,他有着超高的天賦。

童年的時光無憂無慮,卻又是那麼的短暫,少年時開始有了煩惱和憂慮,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唐伯虎發憤圖強,把考取功名利祿當作最高追求,儘管內心並不喜歡,但爲了家人的期望,爲了日後的生活,他必須這麼做。弘治十一年,二十八歲的唐伯虎在鄉試中位列第一,轟動了整個蘇州府,收穫了數不盡的掌聲和讚美。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第2張

更重要的是,他拿到了會試入場券的門票,可謂是羨煞旁人,沒有人能夠想到,這是唐伯虎人生的頂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從山巔帶入谷底。次年春天,唐伯虎本來已經金榜題名,就等着皇帝賜予官職,卻因科舉舞弊案的牽連,不僅失去了做官的資格,且被徹底取消了考試資格,也就是說,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踏入仕途。

唐伯虎非常的憋屈,抱怨過上天的不公,也埋怨過皇上的昏庸,但並不能改變什麼。想要借酒消愁、一醉方休,卻發現醒來之後更加憂愁,畢竟生活還要繼續,揹着僅有的幾件衣物,離開京城返回故鄉。妻子得罪他的遭遇後,非但不給予安慰,反而頭也不回的離他而去,唐伯虎的內心像是被掏空,體會到了人情冷暖。

經歷了連番打擊,唐伯虎差點沒抗住,好在他靠着過人的毅力挺了過來。從此之後,他像是變了個人,在別人看來是破罐子破摔,甚至是爛泥扶不上牆,但唐伯虎並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生活。沒錢了就變賣字畫,稍微好點便縱情山水,筆和酒成爲他最好的朋友。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第3張

轉眼間六年過去了,唐伯虎看起來蒼老了許多,嗜酒如命的他被看作不務正業。有一天,唐伯虎揣着一罈酒,來到了蘇州城外的桃花塢,當時恰逢桃花盛開之際,幾杯酒下肚,頓時詩意大發,寫出了通俗易懂、名流千古的《桃花庵》。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的詩句,表達了不願同流合污的心態;“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體現了放蕩不羈的性格,至今經常被引用。唐伯虎真的看透一切,視功名如糞土了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他無力改變現實,除了逼着自己適應別無選擇,毋庸置疑的是,此時的唐伯虎已經超越大部分人,不會被困難和挫折所擊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