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了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晚清,曾國藩絕對算得上第一流人物,不光是他的道德流傳一百多年盛行不衰,他的軍功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幾乎以一己之力打敗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起義。

這樣一位超級牛人,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但如果看看他的軍事生涯,實際上這位大牛人也並沒有多少驚豔之處,他的軍功,很大程度上只是來源於一個笨小孩的堅持不懈。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了

說曾國藩是一個“笨小孩”,應該沒有異議,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小曾同學就笨得要命,別人看兩三遍就能背下來的課文,他至少要看十遍二十遍,連考個秀才都考了七次才考上(比他爹強點兒,他爹考了十七次),離“天才”的標準實在差了十萬八千里。

在日後的軍事生涯中,老曾的“笨”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名揚天下的“湘軍”,實際上並不是由職業軍人組成的,而是老曾專門從讀書人和鄉下人裏挑出來的,挑選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樸實”,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絕對不能有花花腸子。

歷代軍事家都對曾國藩的選材大加讚賞,認爲他真正看清了軍隊的本質,從根本上提高了士兵的執行力和戰鬥力。但其實老曾這麼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他的能力不足。

我們可以來看看跟他同時代的另一位大牛人左宗棠。左宗棠的選材標準,可以說跟老曾正好相反,在老曾那裏,好勇鬥狠的武夫絕對不要,而且最好是所有的士兵都是我一家的,而在左宗棠那裏,卻最喜歡好勇鬥狠的武夫,而且生源不限,只要你有本事,任何地方的我都歡迎。

兩個人的選材標準,其實也是體現了兩個人的能力高低,正因爲老曾不善於管理部下、激勵部下,纔會更傾向於用老實聽話的自家人。不過,這也正是老曾成功的原因——自古兵無常勢,只有揚長避短,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部下,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了 第2張

在具體的軍事戰略中,老曾同樣是以“笨”著稱,比如在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藩的大軍正在圍攻安徽安慶,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攻陷江南大營,江蘇、浙江兩省官員聞風而逃。這時,跟老曾齊名的另一位大牛人胡林翼敏銳地看到了先機,就給老曾寫信,勸他趕緊放棄安慶,趁着江蘇、浙江兩省權力真空,立即派人前去接手,可以最大程度地從經濟上幫助湘軍,然後再兵分三路,分別從南、北、西三個方向,直接向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今南京)進發,只要天京一破,太平天國就會立刻土崩瓦解。

當時左宗棠聽了這個建議,也覺得非常好,雖然有點冒險,但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再說打仗本來就需要出奇兵、出奇招,冒這點險怕什麼?就力勸老曾趕緊實行這個戰略。

但老曾尋思了半天,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在他看來,這雖然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畢竟存在着一定的風險,萬一失敗了怎麼辦?而如果按照我的既定計劃,先打下安慶,再沿長江一路東下,一步一個腳印,總有一天會打到天京,踏平太平天國。這個計劃雖然慢了點,但可保萬無一失。

這就是曾國藩的戰略思想。他曾這樣總結自己說:“十餘年來,但知結硬寨、打呆仗,從未用一奇謀、施一方略制敵於意計之外。此臣之所短也。”——這確實是一個“笨小孩”的選擇。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了 第3張

不過,這也正是曾國藩的過人之處。在中國歷史上,好像特別缺這種“笨”的思想,每個人都在挖空心思地讓自己變得聰明一些,讓自己的行動變得更加快捷,甚至在最該講究穩妥的戰場上,竟然出現了最具奇思妙想的《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讓殘酷的戰場變得更加殘酷,沒有人能預料到自己的下一步在哪裏。

而曾國藩卻以一種笨到家的戰略思想告訴人們,世上還有另一種戰爭,或許留不下光彩奪目的戰爭藝術,但卻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戰爭的最終勝利。

正是這種笨到家的用兵之道,纔打敗了太平天國第一名將石達開,打敗了第二名將李秀成,打敗了第三名將陳玉成……

在關於曾國藩的故事中,有一個故事流傳甚廣,即改奏摺。那是1854年,曾國藩在湖南靖港打了敗仗,讓幕僚給皇帝寫了一封奏摺,報告一下自己跟太平軍作戰的情況。這時候就顯出曾國藩的選材特點來了,這位樸實的幕僚實在是太樸實了,把老曾歷次的失敗戰役也都寫了個一清二楚,最後還老老實實地加了一個成語——“屢戰屢敗”。

老曾一看,雖然有點彆扭,但也很欣慰,畢竟這位幕僚深得自己的“笨”之道,絕不偷奸耍滑,便同意了這份奏摺,只是在“屢戰屢敗”這個成語上略一尋思,給改成了“屢敗屢戰”。

這一改,頓時境界全出。

如果說“屢戰屢敗”還只是能力上的“笨”,那麼“屢敗屢戰”就成了精神意志上的“笨”了。打了敗仗怕什麼?“聰明人”才腳底抹油開溜呢,咱“笨人”要的就是絕不後退,堅持到底!

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笨小孩”,從爲軍隊選材,到具體的戰略佈局,再到戰鬥意志,無不體現着“笨”的精神。當然這個“笨”並不是一般的“笨”,而是樸實、紮實、一步一個腳印、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笨”精神。

正是這樣的“笨”,才成就了這位晚清第一人的豐功偉業。

正是這樣的“笨”,才讓中華民族能夠腳踏實地,穩穩地走過五千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