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豐樂亭記》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豐樂亭記》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豐樂亭記》除記述建豐樂亭的經過及與滁人共遊之樂外,還描繪了滁州從戰亂到和平的變遷,那麼此文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豐樂亭記》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八月,“慶曆新政”失敗,執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繼被斥逐。歐陽修因上書爲他們辯護,也被捏造罪名,由河北都轉運按察使降知滁州,十月到任。他在《滁州謝上表》中,猶憤憤不平地辯解:“謗讒始作,大喧羣口而可驚;誣閣終明,幸賴聖君之在上。”究其根源,實乃“嘗列諫坦,論議多及於貴權”,因之“若臣身不翻,則攻者不休······必欲措臣少安,莫若裏之閒處,使其脫風波而遠去,避陷阱之危機。”

《豐樂亭記》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第2張

歐陽修三次遭貶使他對當時冷酷的社會現實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官場的傾軋,使他希圖擺脫世俗紛擾,嚮往恬靜的歸隱生活。滁州在長江與淮河之間,正是“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的“閒處”,山高水清,風景宜人。這裏地處偏僻,民風淳厚。歐陽修被貶至此,倒也悠閒自在。在這裏,清山綠水滌除他心頭的煩惱,大自然觸發了他無拘無束的天性和豐富的感情。他幾乎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由於他把“與民同樂”看成是“刺史之事也”,雖然是“載評流徙”,遠離了政治鬥爭的中心,不能直接向朝廷指陳時弊了,其心倒也安然,作者這時的人生觀比較曠達的。《豐樂亭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