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東漢末年文學家:陳琳生平簡介 爲建安七子之一

東漢末年文學家:陳琳生平簡介 爲建安七子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琳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文學家:陳琳生平簡介 爲建安七子之一

漢靈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爲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以恐嚇太后。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虐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爲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

興平二年(195年)秋八月,曹操圍張超於雍丘,張超待臧洪來救。臧洪向袁紹請借兵馬,求欲救張超,但袁紹卻終不肯許。張超不得外救,遂遭族滅。臧洪由是怨恨袁紹,不與之相通。袁紹便興兵圍之,歷年不下。又令陳琳作書與臧洪,以禍福作喻,又責之以恩義,然而臧洪均回書以絕降意。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領軍北圍公孫瓚。公孫瓚遣兒子公孫續求救於黑山賊,自己則守城不出。不久救軍來到,公孫瓚欲內外夾擊袁紹。於是遣人致書於兒子,刻期兵至,便舉火爲應。不料袁紹侯者卻得其書。

《典略》載袁紹使陳琳更易其書以詐之,如期舉火。公孫瓚以爲救兵至,遂主動出戰。結果袁紹因設伏擊,大破公孫。

建安五年(200),袁紹伐許都,向曹操宣戰,使陳琳作檄以告劉備,言曹操爲人沒有德行,不堪依附,宜歸於袁紹。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陳琳爲曹軍俘獲。

曹操道:“卿昔日爲本初(袁紹字)作書(指〈與豫州檄〉),文章按理只可罪狀於孤而已,怨惡罪名止乎孤身便可,卿又何以辱及孤父祖輩呢?”」陳琳謝罪道:“矢在弦上,不可不發。」曹操因愛其才,赦之不咎。”

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爲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爲丞相門下督。

建安十六年(211年)陳琳約五十五歲,有預鄴中游晏事,作〈宴會〉詩,又作〈止欲賦〉。(俞紹初《建安七子集之年譜》)

建安九年至二十二年(204~217年)《典略》曰:陳琳作諸書及檄文,草成之後均呈獻曹操。曹操當時正苦於頭風,一日病發在牀,臥讀陳琳所作之文章,竟翕然而起道:「這些東西可以治癒我病。」於是對其數加厚賜。對於陳琳的作品,有時曹操竟不能爲之增減一字。

東漢末年文學家:陳琳生平簡介 爲建安七子之一 第2張

《古文苑》七章樵注引摯虞《文章流別論》雲:“建安中,魏文帝從武帝出獵,命陳琳、王粲、應瑒、劉楨並作賦,琳爲〈武獵〉、粲爲〈羽獵〉、瑒爲〈西征〉、楨爲〈大閱〉。”

陳琳又與王朗、江東張昭、張紘等有鄉友之誼,彼此常有魚雁往來。

《吳書》載張紘曾作《柟榴枕賦》。陳琳在北見之,以其賦示於人道:“這是我的鄉里張子綱的作品。”後張紘見陳琳作《武庫賦》、《應機論》,又致書陳琳深表嘆美。

陳琳答道:“自僕在河北,與天下隔絕,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爲雄伯,故使僕受此過差之談,非其實也。今景興(王朗字)在此,足下與子布(張昭字)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建安二十二年(217),陳琳逝世,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著有《陳孔璋集》十卷,本載於《隋書經籍志》,已佚。今有《陳記室集》。

陳琳,他在詩、文、賦上皆有建樹。

詩歌代表作爲《飲馬長城窟行》,描寫了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苦難,頗具現實意義

散文除《爲袁紹檄豫州文》外,尚有《爲曹洪與世子書》等。他的散文風格比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與吳質書》)的評論。

辭賦代表作有《武軍賦》,頌揚袁紹克滅公孫瓚的功業,寫得頗爲壯偉,當時亦稱名篇。又《神武賦》是讚美曹操北征烏桓時軍容之盛的,風格與《武軍賦》相類。

陳琳在漢魏間動亂時世中三易其主,先後侍奉何進、袁紹、曹操,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對功名的熱衷。這種熱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與“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詩、賦在表現“立德垂功名”一類內容上是較突出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