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絕句》該如何鑑賞呢?作者又是誰呢?

《絕句》該如何鑑賞呢?作者又是誰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絕句

杜甫 〔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着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創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結束。結束之後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賞析

《絕句》該如何鑑賞呢?作者又是誰呢?

黃鸝俗稱黃鶯,在中國爲夏候鳥。【集解】“鶯處處有之。立春後即鳴,麥黃椹熟時尤甚,其音圓滑,如織機聲,乃應節趨時之鳥也。”唐王涯《廣宣上人以詩賀發榜和謝》:“龍門變化人皆望,鶯谷飛鳴自有時。”唐羅隱《贈滈先輩令狐補闕》詩:“花迎彩服離鶯谷,柳傍東風觸馬鞭。”

翠柳:柳樹冬枯葉。初春柳葉是嫩黃色的。仲春柳葉是嫩綠色的。季春柳葉綠色變深開始發翠。夏天的柳葉纔是翠色的。盛夏不適合黃鸝交配,所以黃鸝鳴翠柳的時間就在春末夏初。那麼兩個黃鸝所鳴也就呼之欲出。新郎官亦是官。民間有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爲“官人”的。鶯鳴乃應節趨時,暗示官位升遷。

黃鸝相對白鷺是小鳥,小鳥應節趨時。則大鳥又將如何?

白鷺的腳很長。高腳與高潔在古代是諧音。所以白鷺又暗喻高潔之士。唐劉禹錫《白鷺兒》: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衆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白鷺:習性喜沿溪灘覓食。受驚擾,會依次起飛;故有一行而上的景象。聯想最後一句嚴武任成都尹、劍南東西川節度使。經嚴武推薦,杜甫被任命爲節度使署中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其中的連帶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彷彿在官場中也看見了“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場景。

這個“上”字非常妙。與天上飛一行白鷺的意境拉開了距離。“上”恰到好處地描繪了這一場景,並有拔高提升的感覺。更可以引發聯想到身處荒野的高潔之士被提拔高升了。突出了來船的重要性。杜甫因舉薦而要去做官,提拔高升就在眼前。其中的感恩之念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達。飲水不忘掘井人。一切都是因爲來船,這個“船”字突出了這首詩的中心以及重點。更在說明一羣高潔之士是被提拔高升的。

窗是房屋的配件,房屋表示有人存在。西嶺是山。窗含西嶺說明房屋不在山上,在山旁邊。

再聯想到前面所講“兩個黃鸝鳴翠柳”。暮春初夏時節,此時西嶺雪未化,足見雪存在之久遠。千秋這個漫長的時間概念卻影射了修煉的艱辛,更蘊含了多少失意與落寞。還表示歲月沒有荒廢,都快修煉成仙了。內中的邏輯是環環相扣並相互印證。表達的是有人在這裏寒窗苦讀、學成要出山的意象。這裏還包含另外一層意思:自己被別人提拔是主要是因爲自己修煉的結果。有一種自我的肯定。

門泊“萬里之船”言下之意,接自己出山的船已經停泊在家門口了。船:在古代又稱“舟”。《易·繫辭下》:“舟揖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船行於水,水映天。船猶如行於天上。萬里船更隱含了學有所成,要去縱橫天下的意味導向。

《絕句》該如何鑑賞呢?作者又是誰呢? 第2張

《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上了船也就是人生上了一個臺階,脫離了庶人階級,進入上層階級。這又強化了“兩個黃鸝鳴翠柳”所導向的要出山了的意蘊。更有“一行白鷺上青天”哪種被提拔高升的味道。

船的象徵意義十分濃重。杜甫因嚴武舉薦出來跟着嚴武做官共事,可以理解爲上了嚴武的船。而三國時期有個同名同姓的東吳嚴武是著名棋士。其字:子卿。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過該嚴武,所以有。官場如棋局。杜甫故意把這條船說成是東吳的,顯然是在借兩嚴武同名同姓把舉薦自己的那個人喻爲“棋聖”。

暗示一個政治家是棋士,還是“棋聖”;帶有一種崇敬與讚美的意味存在。或許還暗示作者甘願成爲一枚棋子。這可以理解爲作者一種感恩圖報的宣示。行萬里更有要做一番事業的寓意。而且坐船還意味着有一種要同舟共濟的表達。整首詩的旨趣圍繞着“船”字。所以這“東吳萬里船”意味深長。

“兩個黃鸝鳴翠柳”引發了“應節趨時”的話題,又從側面見證了雪存在的久遠、船來泊驚起了“一行白鷺上青天”,而又說明了學成要出山的事件。水中有天,人將坐船出行,暗喻將與高潔之士一同縱橫天下。“窗含西嶺千秋雪”暗示:“寒窗苦讀”、“修煉得道成仙”又應承了“應節趨時”功夫不負有心人的話題。而東吳之船更點明瞭全篇的關鍵,感恩之情溢於言表。所有的意象意境都在那裏有機地碰撞迴盪融合。一切都讓人回味無窮。

整首詩描繪的是以作者家爲事件發生的中心地,時間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樹上成雙結對的黃鸝鳥在卿卿我我地鳴叫,預示着什麼事要發生。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有船來接作者與一羣高潔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脈絡表達的非常清晰明確。

時間、事件、地點、情節、故事表述完滿。並且互相印證、更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感知、感懷、感恩還注入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人類最偉大的人生理想。更體現了文化人那種“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的做人境界。表面看上去寫的是優美的景物,實際上則寄託了作者此時此刻的志趣情操。

全詩以賦的方法寫作,且渾然天成,而又恰到好處不露痕跡。以至於外行人以爲杜甫這首詩是在描寫自然風景。上下兩句,兩兩相對,且那些明比、暗喻讓人浮想聯翩。是運用“賦、比、興”的經典之作。讓人見識到了什麼叫託物言志,什麼是詩的語言。讀這樣的作品幾乎是與讀福爾摩斯探案小說一樣引人入勝。詩詞之妙莫過如此。杜甫再一次向人們述說:詩是不可翻譯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