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聽雨》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聽雨》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聽雨

虞集 〔元代〕

屏風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暮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譯文

我的鬢髮已是斑白稀疏,獨坐於屏風之間,看着紅燭發出搖曳的光影照亮這寂靜深夜。

在京城多年性情盡改,忽然聽到春雨淋淋的聲響,又重新勾起對家鄉江南的思念。

賞析

《聽雨》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此詩描寫了作者獨處在屋子裏,獨坐屏風前的所感所思。詩中寓情於景,用平淡自然的言語,抒發了作者對於家鄉的思念和對官場的厭倦之情。

全詩較短,只有四句,大體上可分爲兩個層次。

前兩句爲第一個層次,主要寫詩人在殿內值夜的環境。頭一句寫詩人值夜時坐在屏風中間,兩鬢斑白,已經是五十多歲年紀的人了。人老頭髮首先從鬢毛白起,故日“鬢毿毿”。第二句寫紅蠟的燭光在夜深中搖曳跳躍。

以上兩句詩爲讀者描繪出一種死寂冷清的環境。從空間環境看,周圍是宮牆深院,身邊是“屏風圍坐”,身處“重重簾幔”之中。從時間環境看,詩人已進入了“鬢毿毿”的暮年,節令已是寒食前後,春寒猶在,時間是夜深。從亮度上看,也只有一點點絳蠟的搖光。如此一點亮光,很難抵禦夜深的漆黑,詩人獨自一人處在這樣一個時空環境裏,心情上必然產生一種重壓感。如此漫漫長夜,給詩人提供了一個反思的環境。

《聽雨》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詩的第二個層次由寫環境開始自然過渡到寫心境。第三句是全詩的過渡句,即由第一、二句的寫環境向第四句的寫心境過渡。詩人從26歲入大都爲朝官,在北方生活了近三十年時間。不難想象,“京國多年”,已經習慣了北方的生活條件,可以說是作爲一個南方人的常情盡改。但是,詩人的鄉音不會改。如唐代詩人賀知章,雖然“少小離家老大回”,最終還是“鄉音無改”。更爲重要的是,詩人的江南人意識不會變,詩人的思鄉情不會變。所以,詩人在“忽聽春雨”之後,自然會“憶江南”。“忽聽”二字不可忽略,極富感情色彩。從前三句看,詩人的反思是深沉的,心情是鬱悶的,鄉思是濃烈的。“忽聽”使詩人的感情來個大轉變,於寂寞中忽然聽到春雨來臨的驚喜之情躍然紙上,使其精神爲之一爽。色調也開始由暗淡變爲明快,這是給詩人帶來嚮往、希望、思念的春雨。

詩人“憶江南”,不僅僅是因爲春寒猶在的北國比不上“杏花春雨江南”,而主要是因爲詩人年紀老大、仕途坎坷。詩人在翰林時“承顧問及古今得失,尤委曲盡言”,“諫或不入,歸家悒悒不樂”。一些同僚“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間之”。讒言一時不能奏效,“則相與摘集(虞集)文辭,指爲譏訕”。在此種情況下,詩人時時想退出政壇,告老還鄉。

全詩言語平淡而自然,但卻含有豐富的底蘊,濃濃思鄉之情藏在淡淡哀愁之中。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時所作,具體時間不詳。公元1319年(虞集於延祐六年)時年49歲時,入翰林爲院官,一直到元文宗在至順三年(1332年)駕崩,詩人時年59歲,告病回鄉。從詩的內容看,當爲詩人任翰林官時的中後期作品。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