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整首詩篇寓意深廣,言辭酣暢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整首詩篇寓意深廣,言辭酣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鄭州滎陽,自述“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其先祖爲中山靖王劉勝(一說是匈奴後裔) 。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留下《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劉禹錫的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著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一起來看看吧!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整首詩篇寓意深廣,言辭酣暢

《西塞山懷古》

作者: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註解】:

1、王浚: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尋:當時吳國曾於江中鎖以鐵鏈,王浚用大火炬將它燒斷。千尋:古時八尺曰尋,這裏只是形容其長。

3、降幡:降旗。

4、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吳孫權時所築,唐武德時廢。

5、四海爲家:意即天下統一。

6、故壘: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來的戰爭遺蹟。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整首詩篇寓意深廣,言辭酣暢 第2張

【韻譯】: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

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

高山依舊枕着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着太平日子,

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評析】:

這是弔古撫今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的情感。詩的前四句,寫西晉東下滅吳的歷史事實,表現國家統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了事物興廢決定於人的思想。後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爲曾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最後寫今日四海爲家,江山統一,象六朝那樣的分裂,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全詩寓意深廣,言辭酣暢。但詩中不見詩人真情,也少頓挫沉鬱,卻是一大缺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