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古典名著《太平御覽》:四夷部·卷一·東夷一 全文

古典名著《太平御覽》:四夷部·卷一·東夷一 全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四夷部·卷一·東夷一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敘東夷

《尚書·堯典》曰: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東表之地稱嵎夷。暘,明也。日出於谷而天下明。)

又《大誥》曰: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三監,管、祭、商。淮夷,徐奄之屬。皆叛周。)周公相成王,將黜殷命,作《大誥》。

又《蔡仲之命》曰: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國又叛。王親征之,遂滅奄而徙之。)作《成王政》。(爲平淮夷徒奄之政令。)

又《費誓》曰:魯侯命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徐戎淮夷並起,爲寇於魯,故東郊不開。)徂茲淮夷、徐戎並興。(令往徵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並起爲寇。此夷戎,帝王所羈縻統敘,故錯居九州之內,秦始皇遂出之。)善〈米支〉乃甲冑,敿乃幹,無敢不弔!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

《左傳·僖下》曰:杞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杞,先代之後,而迫於東夷,風俗雜壞,言語衣服有時而夷,故言其夷也。)

又《成公上》曰:莒子曰:"莒闢陋在夷,其孰以我爲虞?"

又《襄公六》曰:杞,夏餘也,而即東夷。(行夷禮。)

古典名著《太平御覽》:四夷部·卷一·東夷一 全文

又《定公下》曰:以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菜人,齊所滅。菜,夷也。)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以兵擊菜人。)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裔,遠也。)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齊侯聞之,遽闢之。(闢兵,菜兵也。)

《毛詩》雲:《苕之華》,大夫閔時也。幽王之時,西戎、東夷交侵中國,師旅並起,因之以饑饉。君子閔周室之將亡,傷已逢之,故作是詩也。

又曰:《江漢》,尹吉甫美宣王也。能興衰撥亂,命召公平淮夷。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遊,淮夷來求。

《論語·子罕》曰:子欲居九夷,(馬曰:九夷,東方之夷,有九種。)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馬曰:君子所居則化。)

《後漢書》曰:《王制》雲:"東方曰夷。"夷者,抵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抵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

又曰:會稽海外有東鯷人,(鯷,達奚切。)分爲二十餘國。又有夷洲,及澶州。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代代相承,有數萬家人。歲時,至會稽市。會稽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來往。

《竹書紀年》曰:後方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幹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又曰:後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

又曰:仲丁即位於藍夷。

《白虎通》曰:夷者,蹲也,言無禮儀。

《史系》曰:天監五年,丹陽南山得瓦物,高五尺,圍四尺,上銳下平,蓋如合焉。中得劍一、瓷具十數,時人莫識。沈約雲:"此東夷罨盂也,葬則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則隨當時矣。東夷死,則坐葬之。"武帝服其博識。

《臨海水土誌》曰: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衆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爲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爲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歸男女,臥息共一大牀。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班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爲飾好也。其地亦出銅、鐵,惟用鹿矛以戰鬥耳。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刃斧,環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器中,以滷之,歷日月乃啖食之,以爲上餚。呼民人爲"彌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材十餘丈,以着中庭。又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木作器,如犭希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爲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嗥,以相娛樂。得人頭,斫去腦,駁其面肉,留置骨,取大毛染之,以作鬢眉發編,具齒以作口,自臨戰鬥時用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着首。還,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齒。

古典名著《太平御覽》:四夷部·卷一·東夷一 全文 第2張

又曰: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於棧格上,似樓狀。居處飲食,衣服被飾,與夷州民相似。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丞以盛屍。飲酒歌舞畢,仍懸着高山岩石之間,不埋土中作冢槨也。男女悉無履。今安陽羅江縣民,是其子孫也。皆好猴頭羹,以菜和中,以醒酒;雜五肉,臛不及之。其俗言:"寧自負人千石之粟,不願負人猴頭羹臛"。

○朝鮮

《尚書大傳》曰: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祿父,紂之子也。)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商之亡,走之朝鮮。(朝鮮,今樂浪郡。)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二祀來朝。

《史記》曰:朝鮮。張晏注曰:朝鮮有溼水、洌水、汕水,合爲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

又曰:朝鮮王滿,燕人也。自始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爲置吏,築鄣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爲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爲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餘人,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王險,地名。)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爲外臣,保塞外蠻夷,毋使侵盜邊。以聞,上許之,以故滿得以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裏。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真番旁衆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弗通。元封二年,漢使涉河譙諭右渠,終不肯奉詔。(師古曰:譙,夷讓也,才笑切。)何去至界,臨浿水,使馭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長,裨王名也。)即渡水,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爲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爲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兵,襲攻殺何。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軍楊僕自齊浮渤海,兵五萬人,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右渠發兵距險。天子爲兩將軍未有利,乃使衛山因兵威往諭右渠。右渠見使者,頓首謝:"欲降,恐兩將詐殺臣;今見信節,請服。"遣太子入謝,獻馬五千匹,及饋軍糧。人衆萬餘,持兵渡浿水。使者及左將軍疑其爲變,謂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將軍詐殺之,遂不渡浿水,復引歸。左將軍破浿水上軍,乃前,至城下,圍其西北。樓船亦往會,居城南。右渠遂堅城守,數月未能下。左將軍急擊之,朝鮮大臣乃陰間使人約降樓船,往來言,尚未肯決。天子使濟南太守公孫遂往徵之,有便宜得以從事。遂至,以節召樓船將軍,入左將軍營計事,即命左將軍戲下執縛樓船將軍,並其軍,以報天子。天子誅遂。左將軍已並兩軍,即急擊朝鮮。朝鮮相路人、韓陶、尼谿相參、將軍王唊,(師古曰:相路,一人也。韓陶,二人也。尼谿相參,三也。將軍王唊,四也,唊,音頰。)相與謀,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復攻吏。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子最告諭其民,誅成已。遂定朝鮮,爲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

《漢書·地理志》曰:玄菟、樂浪,武帝時初置,皆朝鮮、獩犭百、勾驪蠻夷。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樂浪、朝鮮,民犯禁八條:(如淳曰:有其四,其四不見。)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者以谷償;相盜者,男沒入爲其家奴,女子爲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雖免爲民,俗猶羞之,嫁娶無所仇。是以其民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不淫闢。其田民飲食以邊豆,都邑頗放效,吏及內郡賈人往往以杯器食。郡初取吏於遼東,吏見民無閉藏,及賈人往者,夜則爲盜,俗稍益薄。今相犯禁浸多,致六十餘條。可貴哉,仁賢之化也!然東夷天性柔順,異於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之不行,乘桴浮於海,欲居九夷,有以也。

獩犭百

《魏志》曰:獩犭百國,南與辰韓、北與高勾麗、沃沮接,東窮大海。今朝鮮之東,皆其地也。戶二萬餘。昔箕子既適朝鮮,作八條之教,無門戶之閉,而民不爲盜。其後四十餘世,朝鮮侯準僣號稱王,陳勝等起,略叛秦。燕、齊、趙民避地東入朝鮮數萬口,燕人衛滿魋結夷服,復來王之。漢武帝伐滅朝鮮,分其地爲四郡。自是之後,胡漢稍別。無大君長,自漢已來,其官有侯、邑君、三老,統主下戶。其耆舊自謂與勾麗同種。其人性愨願,少嗜慾,有廉恥,不請匄。言語法俗,大抵與勾麗同,衣服異。男女衣,皆着曲領。男子系銀花,廣數寸,以爲飾。自單單大嶺以西屬樂浪,以東七縣,都尉主之,皆以獩爲名。後省都尉,封其渠帥爲侯。今不耐獩,皆其種也。其俗,同姓不婚,多忌諱。每疾病死亡,輒捐棄舊宅,更作新居。布麻蠶綿,飲食亦有俎豆。曉侯星宿,豫知年歲豐約。嫁娶喪葬之法,有似勾麗。不以珠玉爲寶。常用十月節祭天,晝夜飲酒歌舞,名爲"舞天"。又祭虎,以爲神。其邑落相侵犯,輒相罰,責生口牛馬,名之曰:"責禍"。殺人者償死。少寇盜。能步鬥,作矛長三丈,至戰時,數人共持之。樂浪檀弓,出其地。其海出班魚皮、土饒文豹。又出菓下馬,漢桓時獻之。正始六年,樂浪太守鄧茂、帶方太守弓遵,以嶺東獩屬高麗,興師伐之,不耐侯等舉邑降。八年,詣闕朝貢,詔:"更拜不耐獩王,居處雜在人間,四時詣郡朝謁,二郡;有軍徵賦調供給役使,遇之如民。"

《風俗通》曰:犭百者,謹案,《春秋傳》:大犭百、小犭百。犭百者,路也,薄也。不知送往勞來,無宗廟粢盛,賦殿輕薄也。

○三韓

《後漢書》曰: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地與獩犭百接。弁韓在辰韓之南,亦有十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裏,東西以海爲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爲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馬韓人知田蠶作綿布,出大慄如梨。有長尾雞,尾長五尺。邑落雜居,亦無城郭。作土室,形如冢,開戶在上。不知跪拜,無長幼男女之別。少綱紀,國邑雖有主師,不能相制御。其葬有棺無槨。不知騎乘牛馬,不貴金寶錦罽。惟重纓珠,以綴衣爲飾,及懸頸垂耳。大率皆魁頭露紒,(魁頭,猶科頭也,謂以發{紥糸}績成科結也。紒,音計。)布袍草履。其人壯勇,少年有築室作力者,輒以繩貫脊皮,縋以大木,歡呼爲健。善用弓盾矛櫓。雖有鬥爭攻戰,而貴相屈服。俗信鬼神,常以五月竟祭鬼神,晝夜酒食,羣聚歌舞,輒數十人相隨踏地爲節。十月農功畢,亦如之。諸國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號爲"天君"。又立蘇塗,建大木以懸鈴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

《魏志》曰:馬韓。漢桓、靈之末,韓、獩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建安中,公孫康分屯右縣南荒地爲帶方郡,遣公孫模、張敞等收集遺人,興兵伐韓、獩,舊人稍出。是後倭、韓遂屬帶方。魏景初中,明帝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于嗣,越海定二郡。諸韓國臣智加賜邑君印綬,其次與邑長。其俗好衣幘。下戶詣郡朝謁,皆假衣幘,自服印綬,部從事。吳林以樂浪本統韓國,分割辰韓八國與樂浪。

又曰:有州胡,在馬韓之西,海中大島上。其人差短小,言語不與韓同。皆髡頭,如鮮卑。但衣韋衣,有上無下。好養牛豕,乘船往來,市貨韓中矣。

○辰韓(附)

《後漢書》曰: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爲邦,弓爲弧,賊爲寇,行酒爲行觴,相呼皆爲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爲秦韓。有城柵屋室。諸小別邑,各有渠帥,大者名臣智,次有儉側,次有樊祗,次有殺奚,次有邑偕。(皆其官名。)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以禮,行者讓路。國出鐵,獩、倭、馬韓並從市之。凡諸貨易,皆以鐵爲貨。俗喜歌舞,飲酒鼓瑟。兒生,欲令頭扁,(扁,音補典切。)皆押之以石。

《魏志》曰: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不得自立爲王,明其爲流移之人,故爲馬韓所制也。其俗男女有別,以大鳥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飛揚。其國作屋,橫累木爲之,有似牢獄。

○弁韓(附)

《後漢書》曰:弁韓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皆同,言語風俗有有異。其人形皆長大,美髮,衣服潔清,而刑法嚴峻。其國近倭,故頗有文身者。初,朝鮮王準爲衛滿所破,乃將其餘種數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爲韓王。準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爲辰王。建武二十年,韓人廉斯人蘇馬諟等,詣樂浪貢獻。(廉斯,邑名。諟,音是。)帝封蘇馬諟爲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靈帝末,韓、穢並盛,郡縣不能制,百姓苦亂,多流亡入韓者。

《魏志》曰:弁辰與辰韓雜居,亦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同,言語法俗相似,祠祭鬼神有異。施竈皆在戶西。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