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中的英雄很多,其中打死老虎的英雄就有好幾個,李忠便是其中一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但讀過《水滸傳》的人,往往對李忠的評價不高,覺得他徒有虛名。既沒有打過老虎,本領又不咋地,關鍵是人還長得猥瑣,做人辦事也吝嗇小氣,就是個江湖騙子。

即使當了桃花山的山大王,這種本性也是沒有改進,明明很有錢了,一方面拿出金銀碗碟顯擺,一方面又哭窮,要靠搶劫給魯智深湊盤纏,那麼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一、

既然提到了李忠,我們還是先介紹一下這個人,以及他的“打虎將”名號的由來: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李忠曾經是九紋龍史進的啓蒙師父,但並沒有教史進什麼真本事。最開始史進去渭州找師傅也不是找他,而是找王進,王進也曾經笑話李忠教的史進不過是花拳繡腿。

李忠前期沒做過啥驚天動地的大事,上了梁山之後,屬於地煞星,排行第八十六。武藝嘛,很一般,在人才輩出的梁山好漢中根本就排不上號,但名頭卻很響,叫“打虎將”!

其實打虎將這麼名頭本來應該是武松的,後來武松遇到孫二孃之後,孫二孃送了武松一套頭陀的行頭。當然,這套頭陀的行頭也是孫二孃把原主人給宰了做成肉饅頭之後,留下的,武松穿上之後很高興:

“我照了自也好笑,我也做得個行者。”

這時候書中有這麼一句描寫:

“打虎從來有李忠,武松綽號尚懸空。幸有夜叉能說法,頓教行者顯神通。”

也就是說,施耐庵老爺子也覺得,打虎將的名號不應該給武松,反而是“行者”更適合他。而且李忠是很早之前就有了“打虎將”名號,遠早於武松景陽岡打虎,等於是先佔下了。

至於原因,則在後來的書中有解釋:

“家中祖傳靠使槍棒爲生,人見他身材壯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將”。”

要知道梁山好漢哪一個不會使槍棒,哪一個身材不壯健,爲什麼獨獨李忠獲得了這麼威風的稱號?

二、

關於這個問題,《水滸傳》中除了上面的闡述以外,還有一句描寫的話,出現在李忠迎戰呼延灼時:

“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打虎將軍心膽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前一句是李忠的相貌描寫,所以電視劇《新水滸傳》中的李忠形象就不貼合實情了。如果前後一致的話,李忠應該是身體很壯,但是腦袋不大,而不是一個純胖子。

而後一句則揭開了李忠的身世祕密,原來他的祖上是“霸陵生”,那麼“霸陵生”又是誰?

“霸陵”實際上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寢,它的所在地是霸陵縣,如今的陝西西安市東北位置。

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曾經記載過一段故事:

說的是李廣李將軍被撤職之後,有一次喝酒了,晚上路過霸陵驛亭。當時這裏有一個霸陵尉,他也喝醉了,呵斥李廣,不讓他進,結果當天就真的沒讓李廣進。再後來李廣復職了以後,專門把這個霸陵尉調往了自己軍中,人一到就被砍了。

所以,“霸陵生”這個典故就是指李廣夜宿霸陵的故事,人們也就把“霸陵生”特指李廣了。

而李廣就更了不得了,他是真的射殺過老虎,也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

“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知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殺之。”

就這樣,打虎將這個稱號一代代傳到了李忠頭上,也可能是李忠街頭賣藝時自己給自己起了這麼個名號。

三、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第2張

言歸正傳,爲什麼有着這麼響噹噹名號的李忠,卻不怎麼受魯智深待見呢?

實際上魯智深瞧不上李忠這類人的,他們倆第一次相遇是在渭州的街頭,魯智深那時候還是個提轄,而李忠不過是一個江湖賣藝的雜耍。

雖號稱史進的師父,實際上知名度很低,魯提轄見到史進還驚訝萬分:

“你莫不是史家村甚麼九紋龍史大郎?”“聞名不如見!見面勝如聞名。”

而見到李忠,卻連個招呼都不打的,而且史進也沒有給魯提轄介紹,更沒有擡出“打虎將”這個名號:

“既是史大郎的師父,也和俺去吃三杯。”

魯提轄也是好面子之人,爲人豪爽,雖然打心裏瞧不上李忠,但畢竟是史進的師父,倆人要去喝酒,於情於理都得喊李忠一聲。

但李忠這小子卻不識擡舉,也正是後面的這兩個表現,讓魯提轄十分瞧不上他:

李忠說挺爲難,剛鋪開攤子,都沒開張呢,不好意思去啊:

“待小子賣了膏藥,討了回錢,一同和提轄去。”

這句話讓魯提轄相當不爽:

“誰奈煩等你!去便同去!”

實際上,李忠的表現很好理解,自己兜裏沒錢,徒弟來找了,說要一起吃飯,咋辦?去吧,讓人家掏錢,於情於理臉面上都過不去,不去吧,總得找個理由吧?

所以,人窮志短,不信看看你身邊的朋友,但凡有點自尊心又家境貧寒的,基本很少參與酒場這種事。

四、

李忠這一猶豫,魯提轄心裏老大不爽,請你吃個飯還這麼磨嘰,又不讓你花錢,看你這慫樣!

見魯提轄有點怒,李忠當然得解釋一下:

“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提轄先行,小人便尋將來。”

意思就是說,你們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公務員,不愁吃不愁穿的,我不行啊,一天不開張,明天能填飽肚子都是奢望。

結果魯提轄把圍觀的百姓全趕走了,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沒得辦法,李忠只能收拾攤子跟着來了。

等到吃飯的時候,膈應人的事來了,因爲魯提轄遇到了一對賣唱的父女,還挺激動要替人家出頭。

你替人家出頭也就罷了,還把史進和李忠給拉進去,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魯提轄要給金翠蓮銀子,讓她跑路,但是自己就帶了五兩,剩下的錢得史進和李忠湊。此時,史進倒沒什麼,畢竟是富家子弟,李忠可就不一樣了,心裏面已經有一萬匹羊駝飛過:

“魯達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灑家。’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第3張

李忠心裏還不清楚,嘴上說的是借,其實就是要,這種人他早就見多了,而且也沒見魯達當提轄的時候給茶館和酒館結過賬啊?

實際上就跟捐款一樣,魯提轄覺得李忠捐的少,做人不爽利,豈不知這二兩銀子已經是李忠的全部家當了。也恰恰是因爲魯達拳打了鎮關西,害的李忠連街頭賣藝都沒法賣了,落草桃花山成了強盜。

五、

也就是說,最開始魯智深對李忠的印象相當差,甚至直接當着他的面把二兩銀子丟回去,說了句:

“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可想而知,當時的李忠得有多受傷,但沒辦法,人窮志短,多了也掏不出來,只能認了。

難道李忠就不好面子了嗎?

他也好面子啊,只是口袋撐不起他的面子,難道他也跟魯提轄學習讓酒館記賬,人家還得陪着笑臉歡迎他記賬:

“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轄不來賒。”

說實話,一個江湖賣藝的,一文錢一文錢攢了這麼二兩銀子,給一個只一面之緣的魯提轄。不過是被強行拉來吃了頓飯,就哆哆嗦嗦把這點存貨掏出來,已經相當可以了。

畢竟那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買“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和一對大雞”,當時阮小七拿着吳用給的一兩銀子就買了這麼多。

別說一面之緣了,別說他窮了,別說有借無還了,大家可以試試跟自己的同學、朋友、同事借點錢試試,看看有幾個人會掏出來?

也正是因爲第一次見面丟了面子,李忠纔會在桃花山熱情款待魯智深,想方設法把丟掉的面子掙回來!

但人啊,因爲窮慣了,即使當了山大王的李忠認爲已經很大方了,每天好酒好菜的供魯智深吃喝,但人家不領情啊:

“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李忠等人苦勸不聽,也只能作罷,並且講要去山下搶點錢來給魯智深當盤纏送行。

六、

這就很奇怪了,李忠明明知道魯智深嫌棄自己小氣吝嗇,爲什麼臨走了還不大方一把,非要去搶錢纔給盤纏呢?

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是個什麼樣的人?魯智深爲何不待見他? 第4張

其實不僅我們感到奇怪,當時的魯智深也是感覺很奇怪,你們又殺羊又宰豬的,還弄了一堆金銀酒器,這是啥意思,寒磣我?

“這兩個人好生慳吝!見放着有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得別人的,送與灑家!”

於是,魯智深也是豪爽之人,桌布一裹,揹着這些金銀酒器就跑了,事後李忠也只能苦笑一聲,畢竟人是自己招來的,讓周通把賬算在自己頭上。

至於李忠爲什麼非要搶了銀子纔給魯智深盤纏呢,主要原因還是這麼幾點:

一方面,自己落草爲寇時間並不長,並沒有多少積蓄,雖然是桃花山的大當家,但是他們的銀子也是分紅制的,參考最後他們搶了銀子的分紅比例:

“我們且自把車子上包裹打開,將金銀段疋分作三分,我和你各提一分,一分賞了衆小嘍羅。”

另一方面,他跟魯智深之間的交情確實不咋的,既然拉魯智深落草無望,那你就走唄。我不過客氣一下說給你搶點錢給你,你就識趣點快撤了唄,不,還真等着給錢。

就像你去別人家做客,一晃就中午了,人家試探着說了一句要不在這裏吃了飯再走,你一聽樂了,好啊,就真等着吃飯了。

第三方面,李忠確實是小氣吝嗇,或者講他的腦回路與其他人不一樣。畢竟當初在渭州丟了面子,這次想扳回來,但是山寨裏東西不少,錢卻真沒多少,就想着多搶點,也能大方一次。

結果沒等回來,魯智深就卷着人家的酒器跑了……

咋說呢,沒過過窮日子的人,是很難理解李忠的,但李忠卻代表着絕大部分人。倒是魯智深這種人,世上並不多,但也不少,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真沒錢了,也只能去偷,去搶,去騙了……

關鍵是,這種人回過頭來還罵那些過日子的人小氣吝嗇,一點都不爽快!

豈不知,人家李忠去搶錢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搶到的,那可是人家用命換來的,咋魯智深還不領情呢?

“那客人內有一個便捻着朴刀來斬李忠,一來一往,一去一回,斬了十餘合,不分勝負。”

在這件事情上,魯智深的所作所爲,確實不夠厚道,後來被李忠喊“花和尚”,也就順理成章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