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爲何第一個離開梁山的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這位公孫先生從七星聚義取生辰綱時就現身,也算是出場早的人物,可不知爲什麼我對這位公孫先生的印象始終難以深刻,除了剛出場時“正在莊門外綠槐樹下,一頭打,一頭口裏說道:‘不識好人!’”的一幕,便只剩下那些神乎其神虛無飄緲的“道術”。

公孫勝別的本事有限,武藝據他自己說是“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巧了,和介紹宋江的話怎麼那麼相似?這“多般武藝”估計也就是“把十幾個莊客都打倒”的程度,因爲以後公孫勝再沒使過一招半式,都使道術了。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公孫勝還是副軍師的角色,如林沖火併王倫後稱讚“公孫先生名聞江湖,善能用兵”,可除了芒碭山擺過一回陣法,那也只作爲道術的陪襯,真起作用的還是作的法,此外就沒見過公孫勝怎麼“善能用兵”。於是,公孫先生的本事名望,全着落在他的“道術”上。

就是這樣一個神乎其神的人,竟然第一個離開梁山,這不禁讓人對這位半仙兒提高了一些興趣。

公孫勝的的離開幾乎是必然的,因爲他歷史上曾經選擇主動脫離組織,歷史問題沒有交待清楚,此時組織上對他是否信任,這還是個大問題。不過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公孫勝離不離開的問題,而是公孫勝爲何是第一個離開的問題。

在宋江上山的第三天,公孫勝便着急着要下山,因爲以公孫勝的聰明才智,他已經看出來“一山不容二虎”的形勢,晁蓋只是一江湖上的義士,有匹夫之勇,而宋江纔是能成事的領袖,他們就像項羽和劉邦一樣,在梁山一把手的問題上,註定是要有一番不和諧的因素出現。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第2張

吳用爲了自己的理想,選擇脫離晁蓋,倒向宋江,而公孫勝則選擇脫離組織,以奉養老母爲名,遠離爭鬥,暫時離開,兩面不得罪。

面對戴宗的幾次邀請和梁山的危急關頭,公孫勝顧及舊友情分,第二次上山,師父羅真人的話值得玩味。羅真人道:“一清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如果說這裏的火坑是泛指人間的話,恐怕之前他也不會讓公孫勝下山做事了,所以火坑指的就是梁山。

臨去之時,羅真人說了八個字“逢幽而止,遇汴而還”。意思是打到幽州就停止,到了汴梁就可以回來了。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第3張

徵方臘前,公孫勝真的再次離去了,宋江當時的反應是“不敢翻悔”,按理說,公孫勝走了,宋江頂多是不敢挽留,爲何是不敢悔呢?悔的是什麼?是約定。說明公孫勝第二次上山的時候,已經不屬於梁山,他只是羅真人暫時借給宋江用的。

對於公孫勝和宋江之間的矛盾,刀叔總結爲三點:

一、作爲一個公務系統的人,宋江的理念是忠君保國,他的忠已經到了“愚”的地步,宋江曾說:“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衷心不負朝廷”可見一般,可見一斑,這也是公孫勝和宋江理念的矛盾;

二、其二是解救宋江後,宋江所帶的圈子也上了梁山,我們稱其爲宋江派,這與公孫勝所依附的晁蓋派又是一個矛盾,公孫勝作爲一個政治嗅覺靈敏的人,他感覺到了危機感;

三、宋江等人上山後日日飲酒作樂,而公孫勝是一個道教人物,這種生活方式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也就是和他本意相反。

基於以上三點,最終導致了公孫勝第一次離開梁山!

可能很多朋友對這樣的解釋並不滿意,因爲晁蓋集團還有其他人,比如三阮等。

第一個離開梁山的爲什麼會是公孫勝,而不是三阮 ? 第4張

如果再進一步解釋,就只能用宿命論了。從洪太尉到石碣碑,可以說羅真人同公孫勝早前就已經看了劇本,悲劇的命運已經從洪太尉解開封印的時候開始了,石碣碑只是順應命運的安排。

不管如何解釋,公孫勝都是擁有大智慧的人,審時度勢、急流勇退當是我輩學習的對象。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